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什么样的品德课才算是好课

时间:2022-10-16 12:00:07 来源:网友投稿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什么样的品德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我想用一个“凸显”、两个“促进”、三个“充满”来描述我追寻的小学品德课。

一、一个“凸显”:凸显目标意识

我追求的品德课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至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要能走进教师内心

前不久,我听了一年级的题为《送给新年的礼物》的《品德与生活》课,课堂教学中,老师设计了几个活动,分别让“老师、家长、同伴”夸夸“我”的进步,作为“我”的新年礼物。

课结束后,对照执教老师制定的“通过鼓励学生主动了解自己进步的情况,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这样的教学目标,不难发现,此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教学中只注意了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对“缺”点却一点也没有涉及,目标达成度不高,这是老师没有关注教学目标所致。如果教者能在备课时注意提高目标意识,指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这个任务是不难完成的。

2. 教学目标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与此相反,笔者走进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听了《隔海相望》这一课的教学,享受到了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的课堂的魅力。《隔海相望》一课的教材有三个板块的教学内容:“美丽富饶的宝岛”“历史告诉我们”“两岸情深”。教者执教的是第一课时,学习“美丽富饶的宝岛”这个版块的内容。教者没有照抄教参上“通过对台湾历史与现状的了解,使学生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因为对“历史”的了解、“使学生懂得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是第二版块“历史告诉我们”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教者根据第一课时的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了“通过对台湾风光、物产、人文历史的初步学习,提升学生探究台湾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样的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围绕“台湾风光、物产、人文历史”,让学生充分自学、交流、提问,有的放矢,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3. 教学目标要切实可行

在六年级上册《我的课余生活》一课中,有的老师这样把“养成合理安排自己课余时间的习惯。”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知道,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所能达成的目标,它是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的。习惯养成这个目标不是一节课的目标,而是整个品德课的目标,靠这一节课是完不成的。所以,我心中理想的品德课,教学目标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能切实可达到的。如果这一节课把目标定位在“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课后再安排一系列活动帮助习惯养成,则更切合实际。

切实可达到的教学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在《书包的一天》这节行为训练课上,老师制定了“让每个孩子都掌握整理书包的要领;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在学校如何摆放书本、换书”这样的全员目标。我们平时很少,也不敢去制定全员目标,认为人人掌握似乎不可能达到,于是,课堂上也常常不能做到关注全体学生。然而,在这节行为训练课上,我们不仅看到了老师的全员关注,全体训练,而且也看到了学生的全员达标。因此,切实可达到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能把握好度的。

所以,我心中的好品德课,活动设计前先理清目标,有什么样的目标,才决定有什么样的形式、活动,能注意克服内容和形式两张皮的现象,不会让教学目标形同虚设。

二、两个“促进”:促进观念内化,

促进行为外铸

(一)促进观念内化

我追求的品德课的规则、观念要能让学生懂,更要让学生信服,能在唤醒学生的内在需要的前提下,让学生在生活事例感悟中,在生活经验的体会中,在具体活动的体验中,一点一点地发现、感悟,从而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二年级的《我来试试看》一课,老师组织孩子扎辫子、刨瓜皮、量盆口等有趣的体验活动。体验之后,大家汇报尝试的感受,有的说,“多练习,辫子就越扎越好了”,有的说,“量盆口时我们有的扶着盆,有的拿尺量,靠合作完成的,成功需要合作。”

有的说,“量盆口时我们一开始不知道该怎么量,后来动脑筋、不怕失败,不断尝试,才找到办法的。”有的说,“我们一开始不会刨瓜皮,后来向老师请教才会使用刨刀的”……老师顺势总结:成功之花的盛开,需要勤于思考、反复练习、不怕困难和失败、适时请教、善于合作……而这些观点、策略,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被唤醒了需要、在有趣的体验活动中自己悟出来。

又如执教《隔海相望》一课,老师请学生打开课本到46页,找到台湾省,用红笔勾画台湾省的版图轮廓。只见学生勾勒的是台湾岛的版图轮廓,把钓鱼岛等周围的岛屿弄丢了。教师出示正确的台湾省的版图,学生恍然大悟,这样强烈的认知冲突,在学生的内心掀起了了波澜,强化了学生对台湾省、台湾岛不同概念的认知,内化了“钓鱼岛是台湾省的一部分,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的观点。

我心中的好品德课,教师能通过有效的教育影响作用,将道德规范要求内化,转化为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等品德素质,促使儿童德性内生,促使儿童的道德需要与道德价值自我生成、内在生成的,而不是老师通过灌输强加于学生。

(二)促进行为外铸

观念内化是实效性体现的第一步。真正体现德育的实效性是在行动的变化,即从德性转化为“德行”。德行”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标志。

例如教学三年级的《平安回家》一课,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位老师:

师(出示闯红灯的镜头):瞧!这些大人都怎么啦?

生:闯红灯!闯红灯!

师:哎呀,这些大人难道不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吗?谁来说说看。

生:不是他们不认识,而是他们不遵守。

师:赶时间,闯了红灯。但是,让我们静下心仔细的想想,这些就能成为我们闯红灯的理由了吗?

生:不能!

师: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一念之间的不经意的违章行为,或许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永久的伤痛。下面,老师带来了一份发人深省的真实案例,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视频播放)

师:同学们,仅仅为了争抢那几秒钟的时间,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我们想一想,如果那个人他知道今天要被车撞,他会闯红灯吗?

生:不会!

师:那是什么促使他这样铤而走险地过去了?

学生讨论。

师:生活当中,类似这样的不经意间的一念之中的违章行为还有很多。你们瞧!(出示违反交通规则的图片)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出示一组数字新闻)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一幕幕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再听一听这一组组惊人的数字,现在,你想对他们、或是对我们同学、对自己,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交流。

师:行人车辆上街的时候靠右行驶。现在请全班的小行人们,看清信号灯,我们到直行到对面过一次马路。开始。

师:祝贺你们,顺利通过!

第二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出示十字路口图片】:“放学了,现在我们要到马路斜对面的家,该如何走呢?又要注意些什么呢?”(相机介绍:在人行横道的两边也有红绿灯,我们称为人行横道灯。)

第一次实践:指名一组学生示范练习过马路。

第二次实践:学生组内模拟,教师深入小组指导。

第三次实践【出示模拟展示图】:请一组到模拟十字路口前演示,其他组评价做得好的地方。

第四次实践:再请一组同学,加大难度:“师手举黄灯,这时我们该怎么做呢?”(我国的交通法规定,黄灯亮时,如果你已经在人行横道线上了,那就快速通过;如果还没有踩在人行横道线上,那就要等一等了。)

第一位老师非常注重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但是环节、语言不够紧凑高效,对道德行为的培养不够重视,蜻蜓点水,一笔带过,且课堂的行为训练仍停留在学生的认知起点上;而第二位老师注重课堂实践,课堂上通过富有层次的四次模拟实践,由易到难,帮助学生不仅知晓行人过十字路口的基本交通规则,而且转化为行动。

我心中的好品德课,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的培养和提高,能充分发挥道德情感的引发和调节作用,把内在德性转化为外部行为,达到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在生活中践行,才是品德课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学中教师在夯实道德认识这个基础的同时,要针对重要观点和行为规范,设计思维活动;围绕观点和行为要求,让学生开展实践性活动;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提升观点和行为要求……促使行为从他律往自律—自觉—自为的转化。

三、三个“充满”:充满生成精彩、充满教育智慧、充满文化气息

(一)充满生成精彩

六年级上册《金字塔下留个影》,有这样一个环节:建造金字塔的石块是怎样搬运的?向大家介绍介绍你赞成的猜测。

学生中有的说,通过尼罗河运送石块;有的说,搭建相同高的坡度,把石块拉上去;有的说,借助类似滑轮原理之类的器材等……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大胆地想象、探究、碰撞、动手尝试……几个班的孩子的猜测几乎没有雷同的,孩子的创造力被充分激发,生成了精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德性和生命在蓬勃发展。

所以我心中的好品德课,不能只是课前内容的展示,不能只是老师强势的灌输,要给孩子自主的权利、碰撞的机会,生成的空间,要让他们感悟、碰撞出火花。让孩子的生命蓬勃生长拔节。

(二)充满教育智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如围绕“责任”主题的班会课,两个老师是这样同课异构的:

第一位老师(执教二年级):

师【播放门长的自述视频】:这位门长在小小的岗位上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那么咱们班有哪些小事需要有人去做?

学生交流:每天需要擦黑板、窗台;每天需要开灯关灯;讲台要人整理;垃圾要有人倒;窗户要有人及时关;课桌椅要有人摆……(同学说得很全、很多、很细。)

师:这些事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需要我们每个人各司其职。

学生活动—选择岗位:门长、桌长、窗长、灯长、橱长、讲台长……老师根据岗位制作了岗位证并出示,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岗位,每人一岗。

师:小雄鹰领操员,谁来?

生1:我来,我本来就是体育委员,应该我带领大家做操,我有这个本领。

师:小蜜蜂图书管理员?

生2:我来,我本来就喜欢看书,还可以带领大家一起看书。

师:绿色小天使,教室植物角?

生3:我来,我特别喜欢植物。

师:谁来当小老师,解决同学学习中的烦恼?

生4:我来,我觉得我成绩还可以。

……

师:怎样做才能尽好自己的责任呢?

创设三种情境,让孩子表演,教师集中指导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如何尽好责任。

情境1:下课铃响了,好朋友喊我出去玩,这时候黑板还没有擦,怎么选择呢?

情境2:一学生回到家想起学校空调没有关,怎么办?

情境3:饮水机滴水了,怎么办?

活动【出示小贴士,提示竞选演说的方法】: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岗位准备竞选演说。

第二位老师(执教二年级):

师:播放孙莎莎孝敬母亲的视频,讲述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别人是如何尽责的;

师:作为子女在家庭、作为学生在学校、作为公民在社会分别如何尽好责任?

学生讨论。

对比两个案例,不难看出,第一个案例更贴近学生,每一个岗位都是孩子生活中需要的,孩子所选择的岗位也是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希望通过这个岗位实现自己价值的。这样的教学设计更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潜能;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关注生活实际,针对性强,可以预见,学生走出课堂就会有变化:黑板有人擦、讲台有人整理、电灯有人及时开关……这节品德课是富有实效的。

第二个课例:播放的视频、讲述的名人故事,相对第一节课来说离学生生活较远;“作为子女在家庭、作为学生在学校、作为公民在社会如何尽好责任?”话题空泛,课堂上学生也只能泛泛而谈,走出课堂很难实现孩子具体行为的改变。

所以我心中的好品德课,是不折不扣地贯彻“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能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心理、潜能,关注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所选的案例是从他们真实、普遍的生活中走来的,所设问题是在他们想说、能说、愿说的疑点上,所组织的活动能激荡出他们思维的涟漪,水到渠成地生成新观点、新规范。

责任编辑/齐 欣

推荐访问:品德 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