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高职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

时间:2022-10-16 14:35: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标准,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爱国敬业、服务社会的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在推动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时,要以把握树人、育人为基本理念,以政治性为引领,体现育人育德的一致性和职业内涵的特色性。

关键词 高职 课程思政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2.038

Research on the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EN Li

(Changjiang Polytechnic,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moral education as the standard, stick to the correct political direction, and train students to become technic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with both moral and talent, patriotism and dedication, and serving the society. When promoting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the major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basic idea of "cultivating people" and "educating people", reflecting the consistency of educating people and moral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urriculum politics; path study

黨和国家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高职院校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使思政教育的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好之外,还需要以专业为抓手,抓实专业教师育人育德的功效,抓紧专业课堂育人育德的时效,抓牢课堂思政教学的主渠道。

1 高职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高职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是指高职各专业在依照人才培养方案,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时,在课堂教学环节必须履行育人育德的教学责任。开展高职课程思政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过硬的技术技能,同时把爱国敬业、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等思想和意识自觉融入技能学习中,使学生能认可和赞同党和国家的政策策略,支持并在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自觉奋斗的强烈情感,从而自觉自愿地提高对专业学习的认识,进而促进专业学习,反哺技能训练。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热爱国家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内涵要体现出树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既有技能培养和品德修养的互相依赖,互为补充,又有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相互区别,各有主次,从而实现技能修炼和德育铸魂高度统一,全面提高。高职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外延则是通过各式专业课程形式和课堂渠道,探索和丰富专业课堂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式,使显性的技能培养和隐性的思政教育相结合,实现思想和价值的引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 高职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研究

高职专业实施课程思政,促进双向育人,可以从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推动改革落实责任、实施隐性教育等方面进行:

(1)营造氛围促进教师转变思想观念。高职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首先要分清实施的直接主体。专业教师是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直接主体,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需要通过软硬措施相结合,发挥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激发教师的创造力。自开办高等教育以来,本科及高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任务分配给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部或者公共课部。这种管理模式塑造了一支专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也造成了其他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知产生了误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政课部专职教师或者学生处行政人员及辅导员的职责,不需要也不能让专业教师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认识的偏差及误区极大地影响了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施,导致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开展消极甚至排斥。因此,专业首先要转变专业教师思想观念,通过专业氛围的构建,如集体备课,共同挖掘思政元素,同上党课等方式,转变专业教师的思想观念,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使专业教师明确即使是专业课程也具备育人育魂的功能,即使是专业课教师也必须完成德育树人的工作。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就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要求和美誉,品德教育最为重要,排在第一位。首先教师应该注重“传道”在讲解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及脑力的同时,更应该自觉用传统文化和人格精神吸引学生,使学生在文化浸润中改变自己的人格及品德缺陷,使“传道”和“授业、解惑”同时发挥育人功效,因材施教、因德施教,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去,培养本专业品德技能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

(2)由下至上推动落实主体责任。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专业、学校三个层面协作推进。专业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时,同时要得到学校决策层及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支持,解决政策、资源等方面的需求。学院及各行政部门的协作以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各专业可以通过说课比赛、座谈等方式,有效推进专业教师转变观念。通过比赛产生良性激励,通过赛后座谈使教师之间进一步沟通交流,达到相互借鉴、学习的目的,提高专业课教师做好课程思政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能力。专业还可以通过由下至上的建议明确实施主体的责任。通过座谈、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向学校反馈课程思政的推行实效,使学校在校纪校规制定、奖惩措施、晋级制度上对专业教师完成课程思政的职责做好规定和约束,促使专业教师按照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做好课程思政的设计。当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缺失后,学校进行相应的问责,确保教学主体落实教学效果。

(3)强化协同推进隐性教育。国外学者首先提出了“隐性课程教育”,其核心概念是指课堂以外的文化影响、环境影响、环节影响等可能产生的德育效果,包含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无意识、间接接触文化、环境、教育环节被影响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方式。由此可见,学生在学校无时无刻不受到影响和教育。教育的主战场不仅是课堂,还包括校园文化、寝室文明、社团活动等等。借鉴“隐性课程”的模式,高职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同样可以通过隐性教育对学生实现思想和价值的引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专业教师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般的课程思政教育,就需要在自身修养、党课学习、文史传统等方面下功夫,再对课程思政载体进行充分挖掘,做好教学设计,使课程思政教育发挥最大功效。在高职的专业课程教学比例远远超过思政课程的比例下,专业教师要用好课堂主渠道,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引导、讨论、主题讨论等形式,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改进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探索课程思政。

作为课程思政直接主体的专业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要把自己的政治觉悟、家国情怀融入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现价值引领。教师讲授专业课知识时,通过恰当的案例、点评或者讨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正面熏陶,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国家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工程产生激烈的情感,达到育人先育德,教书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具有德育隐蔽性、交流平等性、引领示范性和内容灵活性等特点,因此课程思政教学没有统一的模式,需要专业教师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际去探索,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适应调整。在实行课程思政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基本原则,以学生乐听愿听为原则,依据人才培养的特点,科学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乐于受到价值引导,这样才能最大效能地发挥课堂这个主渠道的作用,使学生的人格塑造更加完整。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很多课程可以挖掘思政元素,专业教师应该积极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探索,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不人云亦云、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具备创新创业创造精神,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人文科学精神,具有较强的协作精神、社交能力。

(4)完善检查和评估。检查评估既是管理手段,同时也能对课程思政的推进起到良好的促进和改良作用。借鉴PDCA的循序改进手段,既可以通过督导专家随堂听课的方式,检查专业课教师推行课程思政的课堂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进行改正;也可以通过同专业、同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互相听课,制定同头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改进后邀请督导专家听课再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5)探索科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检查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可以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较大比例的调研和邀请专家充分论证,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中学生的满意度所占分值比重最大,评价内容既要包含教师的主观层面,又要涵盖专业特点等客观层面,从课程思政实施的难易程度、成效等方面入手,评价对象既包括直接主体专业课程教师,还应该包括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及院级行政管理人员,评价百分比的构成可以上下浮动,以促进教师进步为主要依据,以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出发点。

(6)发挥带动示范作用。做好课程思政工作,提升全面育人的政治教育效果,实现铸魂育人,对专业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教师要有担当,有作为,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推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积极内省,将立德树人的观念入脑入心,时刻牢记传授专业知识与引导学生成才同等重要,“授人以渔”和“学做真人”相辅相成。同时,专业要积极作为,树立关键榜样,引导其他专业教师,以点带面,以措施鼓励,使教师在良性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良性循环。

3 结语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和社會发展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就要把思想政治学习工作落到实处,使教师牢牢树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理想信念,使学生的求学“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专业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推动者,要勇于探索技能培养与课程思政双向贯通的培养路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技能培养与课程思政有机契合,使技能提升与品德修炼有机融合,使专业课程教师与时代教育需求有机结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一般项目 “基于数字化课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研究——以《职场文化英语交际》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18JB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3] 沈娟凤.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若干思考[J].高教学刊,2019(1):180-182.

[4] 何恒.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境与突破[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27-32.

推荐访问:高职 路径 课程 教学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