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体验学习视角下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平台的设计理念研究

时间:2022-10-16 16:45:30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体验学习强调学习者在反复体验中学习与提升。国际贸易课程具有综合性、规范性、实践性的特点。国际贸易模拟实训依托教育技术,通过具体的情境化学习,辅助以兼具综合性与针对性的资源库,提供具有社会性的体验式学习,同时辅以形成性评估体系,有效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建构知识,提高其外贸从业能力。

【关键词】 国际贸易模拟实训  体验学习

《国际贸易》是我国各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等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以几所国家部属高校国贸专业与省属高校专业相关培养目标为例,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上都突出了实践性与应用性的特点,强调培养具备国际经济理论基础和外语能力,能从事国际贸易、经济、商务等相关领域工作的人才。国际贸易课程的开设目的:一是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学习者进行理论研究或其他相关领域的学习完成理论基础的构建;二是培养学生国际贸易领域的从业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贸易运作能力的国际经贸人才,各高校纷纷购买相关教学软件,开设了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课程。模拟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法也逐步在各高校推广起来。模拟实训软件的设计依托“做中学”的教学理念。1998年,上海对外贸易大学率先推出基于十套案例的“国际贸易模拟实习Teach Me Trade”课程(简称为TMT课程),经约十年的发展,实现了课程教学软件的转让,与面向社会的国际贸易实训公共平台的使用。同时期,先后出现了由公司或院校研发的SimTrade、南北外贸教学软件、POCIB(Practice for Operational Competenc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等国际贸易模拟软件。教育技术的应用旨在创造一个模拟的情境,这个情境创造了学习者的个人经验,而个人经验又促进了学习者质询与理解的过程。

一、国际贸易实务的特征

1、综合性

国际贸易涉及多个领域、部门,涉及知识面较广。从理论基础来看,涉及国际贸易理论、进出口业务、外贸英语、国际结算、财务管理、经济学、国际商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从跨领域角度看,涉及商检、运输、保险、金融、车站、 港口和海关等不同的行业和地域。从从业能力而言,国际贸易岗位涉及到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办公软件与电子商务网络运用能力、沟通与谈判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

2、规范性

国际贸易的开展涉及到国际惯例的实施与各种单据的使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与《UPC600》是重要的国际贸易规则,其中对各种贸易术语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国际贸易单证则用来处理货物的交付、保险、运输、商检、结汇等,以实现多个相关领域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同时,随着EDI进入商贸领域与电子商务,以及XML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单证的标准化与贸易程序规范化,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简化了贸易过程,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

3、实践性

国际贸易实务主要教学目标是能实际操作国际贸易流程,这就需要掌握国际货物买卖进出口业务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基本技能与技巧。如与客户建立联系;报价、还价;签订和履行进出口合同;办理运输、保险、报关、报检;以及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函电和各类单据的制单。所有这些都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

二、体验学习理论基础

在教育学领域,20世纪30年代,以杜威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做中学”的体验学习思想,认为学习的发生是基于人们的直接经验,以及人们的行为和反思。Kolb(2008)的“体验学习论”(Experiential Learning)对Dewey的经验主义做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四个阶段的“体验学习圈”,指出体验学习圈不是一个回到原点的“单纯的循环”,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并就不同知识结构本身的特点与学习者的个人风格对学习的影响,提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发散式知识、同化性知识、聚合性知识、顺应性知识,指出不同知识的学习中偏重不同学习风格,最终将体验学习程序化、科学化。

建构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体验式教学的心理学基础。皮亚杰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知与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与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维果茨基把学习者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经验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由概括向具体领域发展的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他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搭建合适的学习支架,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肯定了教学对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必要性。

三、国贸模拟平台体验学习教学设计

国际贸易模拟平台的设计符合倡导情景化学习理论的莱夫和温雅的“学习型课程”的理念,其理念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实践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者对学习目的有共同的理解;实践活动是学习者发展的源泉;教师不是学习资源的唯一拥有者,学习共同体本身(包括学习者)便是学习资源;为“学习而进行评估”。

1、体验活动的细化设计

国际贸易模拟课程设计兼具体验的完整性与各步骤的可重复性特点。TMT课程最初以案例为基础的设计理念是突出学习者能有国际贸易流程的完整体验。其后期的升级版软件与高校使用较多的SIMTRADE平台将贸易流程步骤化,使学习者通过国际贸易模拟实习平台建立一家模拟的进出口贸易公司,以公司的身份亲身体验仿真进出口贸易的全过程,亲自动手完成各业务环节的操作(包括单据填写),从而了解国际货物买卖基本流程,获得对国际贸易相关工作的系统性认识,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知识点与操作技能。

2、体验过程的管理

国际贸易模拟操作的课程管理起初突出任务式管理,学习者需要按照给定的贸易条件(交易术语、价格等)完成进出口任务。随着教学软件技术的进步,目前的课程管理实现更科学的过程管理,对完成任务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估”,注重学习者在多次模拟交易中的操作能力的进步,使得体验成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体验过程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评估,强调“为学习而进行评估”,评估是一个沟通机制。以POCIB课程为例,课程的评估体系分为业务能力、跟单能力与学习能力三大板块。其中业务能力与学习者利润率、报价核算准确性、贸易伙伴、产品与贸易术语等的选择有关;跟单能力与学习者填写单据的时间与正确率有关;学习能力与学习者多笔交易前后表现的变化有关。这种评价结合实践活动进行,可以及时给学生反馈。多个板块的设计对学习者在模拟操作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科学的评价,同时促进学习者在操作过程中积极反思,更深刻地理解与运用相关贸易理论知识。杜威认为经验包含了被动与主动两个要素。被动方面,经验是承受行为的结果;主动方面,经验是尝试。当教材被当作学习者经验之外的固定的和完成了的东西,学习者在被动的学习;如果学习者能将其现有的经验与理论知识结合,则完成了“做中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估体系是将被动体验变为主动经验的杠杆。如广西师范大学,有361名大学商务英语本科生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POCIB国际贸易模拟课程,人均使用系统时间约为80个小时。学生主要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操作,学生在第一周使用时间较少(人均10小时),到后两周,使用系统时间明显增加(人均25小时与34小时),体现了主动性的逐渐提高,第四周因模拟任务逐渐完成,使用时间又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人均11小时)。

3、体验学习的环境设计

从根本上说,体验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否置身于学习环境中而建构自己的意义。体验环境可以归纳为:物化性的情境和社会性的学习共同体(邓鹏、王欢,2013)。

(1)情境设计。学习环境的真实性来自于感官经验的真实性,即通过物化或技术性要素,营造仿真的体验氛围。SimTrade与POCIB课程设计有仿真的动态与静态国际贸易环境。比如POCIB课程中设计有10个不同的国家,与包括海关代码与其他包装与运输信息的产品资源库,包括14个机构的机构导图,其中包括与国际贸易的相关部门或机构的建筑(如工厂、银行、海关、货运公司、税务局、航空公司、贸易促进委员会等),与60余种单据。在动态环境的设计上,首先,平台动态模拟了汇率、进出口税率、退税率、产品成本等业务信息;其次,各部门之间可以实现业务互动;最后,系统提供与贸易术语相关的成本核算与利润核算的动态运算系统,而且系统模拟了一个动态的市场环境。每个国家的出口商都可以从本国市场采购产品出口给另一个国家的进口商并从中获利,而这个进口商将产品进口之后,需要将其销售给本国的消费者以获得利润。出口商的采购价格和进口商在其国内的销售价格之间的空间是有限的,同时也受到各种成本费用或者利率、汇率、税率变动的影响,交易双方都必须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的情况下,作出尽可能准确的成本费用核算,并且互相博弈以获得更大的利润。这样的场景设计强调了客观性与仿真性。

(2)资源库。资源库相当于一个学习支架,可满足体验者个人学习的需要,体现其主观能动性。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兼具综合性与针对性的特点。以POCIB课程为例,其配套的课程百科提供了根据国际贸易课程体系设置的百科知识,其中包括宏观的如《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法规的介绍,也包括对各个术语的解释,具有综合性特点。同时,百科按照贸易程序,与理论的初、中、高级分段以及常见问题提供各个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讲解,并结合贸易术语组合呈现不同的案例。同时,实训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将具体的知识点与操作程序实现链接,更便于体验者学习与使用。

(3)体验的社会性。国际贸易模拟软件的改进体现在将社会性的特点融入到体验中,即营造一种社会心理氛围,加强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模拟情境之间及学习者与助学者之间的互动。首先,学习者需要选择其他同伴充当其合作的进口商或出口商,他们之间既是合作关系也是竞争关系。学习者在体验过程中可以分享市场信息,互相帮助寻找贸易伙伴,就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其次,有的模拟平台(如POCIB课程)将相关部门办理业务、付款与运输等时间也仿真化,设置了一定办理业务的时间,尽大限度的体现体验的社会性。体验者的参与热情与反思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的促进,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贸易术语的使用。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担任了助学者的角色,教师是相对更有经验的师傅,可以指导学生与老成员或其他较有经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能更有效地使用学习资源提供指导。

四、教学反思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在参加国际贸易模拟课程后,大部分学生(86%)表示通过实践方式学习理论,学习效率更高。学生实际能力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的提高上。实际操作促进了学习者对函电格式,如日期的处理、称呼语的使用等这些细节的掌握,在函电写作上更熟练,同时对贸易术语与贸易环境的理解更透彻。其中有52%的学生就表示愿意寻找贸易伙伴,因为有了贸易谈判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帮助他们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甚至让他们从同伴的模拟行为中体会到个人性格对贸易过程的影响。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成绩有两级分化现象。在四个档次的评级中,绝大部分同学取得了好成绩,47%优秀,39%良好,合格档次仅为1%,另有12%的同学不合格(不合格同学中80%操作时间为0小时)。数据反映,只要能参与实践,绝大部分同学可以很好地完成实践课程,达到学习目标。但因为模拟操作教学模式单一,需要一定的电脑操作技巧,对学习风格比较单一的学习者(如理论反思型学习者)来说学习障碍比较大。

国际贸易模拟实训依托教育技术,通过具体的情境化学习,辅助以兼具综合性与针对性的资源库,提供具有社会性的体验式学习,符合课程的特点。同时科学地形成评估体系,及时发挥向学习者反馈信息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建构知识。教育技术将在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促学作用,国际贸易模拟平台的设计对如何将教育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当中有着启发作用。

(注:该论文为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商务英语专业商贸课程建设改革实践与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号2014JGB116。)

【参考文献】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EB/OL].北京大学经管学院网站,http://econ.pku.edu.cn/displaynews.asp?id=1288,2015-01-30.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EB/OL].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网站,http://econ.ruc.edu.cn/more.php?cid=10801,2015-01-30.

[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EB/OL].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网站,http://site.uibe.edu.cn/xkjs/bks.htm,2015-01-30.

[4] J.莱夫、E.温格著,王文静译: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Jenny Leach,Robert McCormick,RobMoon,Patricia Murphy等编著,冯施钰珩编译:学习、课程与评估[M].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03.

[6] 邓鹏、王欢:“体验学习”教学设计研究——主题、环境与体验[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

[7] 熊川武、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胡冬梅)

推荐访问:设计理念 视角 实训 国际贸易 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