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面向师范生能力培养的CSCL系统设计研究

时间:2022-10-16 17:30:36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香۲�体会小组协作的优势。

4)任务流程。

①教师于课上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自由分组,3~4人组成一个小组,并讲解任务要求及相关评价方法,即通过在线协作,完成一门针对初中生的STEAM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同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②教师于BB平台上发布任务,设置提交作品的时间节点,并上传相关学习资料。

③学生自由讨论决定分组,并于BB平台上注册小组,推选出组长,编辑小组资料;建立QQ群,用于交流与文件上传。

④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确定分工与每一步骤的完成节点,完成计划书,并提交到大夏学堂所属小组的日志部分。

⑤教师查看各小组计划书并通过留言给予反馈意见。

⑥各小组依据计划时间,将阶段成果提交至大夏学堂,教师查看并留言反馈。

⑦各小组将文本分析工具连接至相应的QQ群,交流过程中,文本分析工具将自动记录各个成员的发言信息(时间、内容、频率等),并自动分析小组成员在小组中担任的角色,生成提醒报告,反馈至QQ群。小组成员可查看,以反思是否进行调整。

⑧任务成果以课程设计报告文档形式提交至大夏学堂讨论区,小组之间互相留言,并对其进行自评和互评匿名打分。

⑨教师查看各小组报告文档并留言给予评价。

⑩教师根据各阶段计划执行情况及最终报告为每小组打分,通过比例计算,将小组成绩反馈至BB平台上各小组的群组。依据个人负责部分的完成情况,将个人成绩反馈给个人。

CSCL系统的设计  参与任务的师范生协作完成一门STEAM课程的设计,旨在使TPACK能力得到提高,CSCL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SCL系统的设计涉及两个部分,即学习工具及评价方法的设计。系统整体设计图如图1所示。

1)学习支持工具的设计。在协作学习中,学习工具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尽相同的作用。面向师范生TPACK能力培养的CSCL系统中的学习支持工具,包括BB平台、QQ、文本分析预警工具及其他学习资源工具。

①BB平台。学习系统对BB平台的利用贯穿任务始终。首先,教师于BB平台上发布任务,设置提交作品的时间节点,并上传相关学习资料;其次,学生于BB平台上注册小

组,提交计划书、各阶段成果及最终报告至小组日志文件;再次,教师通过留言,给予各小组反馈意见;最后,BB平台

上,教师、学生打分,小组及个人获得最终成绩。

②QQ。学习系统对QQ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小组成员通过QQ群进行交流互动。学生确定小组后,建立QQ群,相互沟通并共享学习资料,促进任务的完成。

③文本分析预警工具。学习系统中运用了文本分析技术,通过监控QQ群成员的聊天内容,自动识别语义,记录各个成员的发言信息(时间、内容、频率等),并分析各成员在小组中担任的角色。该文本分析预警工具可直接关联至QQ群,并将生成的提醒报告反馈至QQ群。

2)评价方法的设计。目前,TPACK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五种:自我报告法、绩效评价法、半结构访谈、观察、开放式问卷调查。大多数研究会至少使用其中的两种。

综合CSCL系统的特点,任务主要通过自我报告法、绩效评价法做出评价,采取过程与结果并重,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个人成绩=小组成绩(50%)+贡献成绩(50%),以百分制加权得出。

小组成绩=小组自评(20%)+其他小组互评(20%)+教师评价(60%),以百分制加权得出。小组自评及小组互评依据课程设计最终报告,通过小组评价表打分。

贡献成绩=所在小组成员互评(30%)+自评(20%)+教师评价(50%),以百分制加权得出。自评及所在小组成员互评,可参考文本分析预警系统的发言记录,通过贡献评价表打分。教师评价依据小组上传至BB平台的计划表中的分工安排,对应课程设计最终报告相应部分完成情况给予分数。

5 总结与改进

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新要求,提高TPACK能力,使其能够熟练通过多人协作完成综合课程的设计,成为师范生职前教育的必修课。通过设计CSCL系统,可以支持师范生在交互中构建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本研究中面向师范生TPACK能力培养的CSCL系统仍处于设计阶段,无法进行效度检测,后续工作将围绕“开发—试验—修改”展开,利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层层迭代,不断改进学习系统,使其更好地促进师范生TPACK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6):47-56.

[2]吴焕庆,余胜泉,马宁.教师TPACK协同建构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111-119.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DB/OL].[2010-07-29].http://old.moe.gov.cn/public

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

171904.html.

[4]陈国明.学生问题解决评估框架的构建与启示:以PSIA2012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5(1):25-31.

[5]徐鹏,张海,王以宁,等.TPACK国外研究现状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3(9):112-116.

[6]盧志米,陈丽婷.基于CSCL虚实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虚拟学习社区构成要素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1):

93-98.

[7]单美贤.CSCL协作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学习支持工具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1):55-61.

推荐访问:师范生 面向 培养 能力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