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试论综合性医院加强实习生管理的做法

时间:2022-10-20 16:50:30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医学生在综合性医院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是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探讨实习生在综合性医院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医院教学管理制度、方法、带教指导老师的管理与质量进行评估,实习生管理包括实习生人文关怀、实习质量评估等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探索加强实习生管理的做法。

【关键词】 医院; 综合; 实习生; 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9-0156-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29.079

我国医学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医学生培养最重要及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临床实践教学,这一重要阶段是提高医学生处理临床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过程,是独立工作能力培养的过渡阶段,熟悉职业工作规范,培养职业道德观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其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能力[1]。目前,医学院校的实习毕业生大多集中在各个省市的三甲甲等综合性医院。大中型的综合性医院集医疗、科研、教学等任务,同时也担负医学院校的实习工作,是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基地。如何在安排好实习生既有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在临床中得到锻炼,能很好的处理患者,掌握常见疾病及多发疾病的处理原则,又能掌握各种常见操作技能成为实习生教学管理所面临的重点问题[2-3]。

因此,综合性医院如何加强实习生教学管理,提高实习生的实习素质,将是本文需探讨的内容,我们一方面探讨实习生在医院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另外一方面,针对问题对医院教学管理制度、方法、带教指导老师的管理与质量进行评估,实习生管理包括实习生人文关怀、实习质量评估,加强实习生管理进行讨论。

1 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习模式改变,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

学生从书本学习进入临床学习,首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习模式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由书本模式转入动手与理论知识结合的模式,知识必须从日常临床工作中汲取,同时动手实践补充相关知识。由于这一模式的改变,很多实习学生最初无法掌握,不懂得如何在临床中进行学习,对学习的内容掌握不到。同时,同学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两者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实习质量比较差。

1.2 动手能力差

医学生既往学习主要是理论知识学习,见习课上主要是实验室模拟练习或者在临床见习时,往往有带教老师的指导,查看的患者比较典型,且是多个学生对一个患者进行实习,体格检查等检查操作训练不够。当进入临床后,患者不典型,一对多个的时间比较多,处理时间需要缩短,存在沟通问题,就出现动作僵硬、动手能力比较差的问题。

1.3 沟通能力欠佳

医学生进入临床,就从象牙塔进入到社会,面对大量患者,刚开始难免有些紧张,在实施临床诊疗时不注意与患者进行沟通,语言生硬,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不够。研究发现学生在沟通开始阶段表现最佳,而在有效沟通阶段表现最差,因此在诊疗操作前未能和患者良好的沟通,术前谈话不到位,导致患者对实习生的操作产生怀疑,影响医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4]。

1.4 临床思维能力差

进入临床后,面临理论和实践结合,需要通过各种临床资料的收集,检验报告的分析来推断及反证疾病。而临床思维培养是在培养临床基本功力的基础上形成的,临床基本功力包括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实习生在这一点上欠缺不少,因此其临床思维能力差,只有通过扎实的实践,才能慢慢培养。

2 综合性医院加强实习生管理的方法

2.1 建立完善综合性医院教学管理制度

参照学校教学医院的管理制度,结合实习生实习大纲,并结合医院自身临床特点,建立实习生教学体系,通过医院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制定医院实习生管理、教学管理的方针,建立教学工作人员职责,《教研室工作制度》《临床教学管理制度》《临床教学行政查房制度》《毕业实习管理制度》《岗前培训教育制度》《入科教育制度》等制度,使得医院的教学状态呈现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加强日常管理监督,建立完善考勤考核制度。建立大科教研室,各个科室为单位成立小的教研单位,科主任担任教研室的负责人,科室专家以及技术骨干和高学历人才成为成员,根据本科疾病特点,定制各个科室内部的实习计划,以求最快、最好的指导本专科的教学工作。制定制度,保障教学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和良好改进。

2.2 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模式的改进

综合性医院的医务人员,是医学生进入临床生涯的老师,其素质的高低将影响学生今后工作中的态度和其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教师的素质能力要加大力度进行培养。首先挑选思想上进,专业技术高,职业道德优秀的人员作为实习生的带教老师,尤其是科室的骨干老师,他们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老师。鼓励带教老师互相之间进行交流,也鼓励带教老师与各个教学医院教师的交流,举办各种讲座和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传播,巧用肢体语言,合理利用语言幽默等方式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鼓励教师多进行教学艺术的学习[5]。还可通过参加教学学术会议等多种通道学习教学经验和教学知识。强化带教老师和医院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多种方式了解科室带教情况和实习生学习成绩,推动医院教学工作健康的发展。

同时,引进考核和奖励机制,激发各位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热情[6]。积极改变传统的由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模式,教师做到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PBL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实习同学遇到不明白问题时,及时进行指导,将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相结合,可开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病理讨论等,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而实习同学则要多看、多问、多思考、多动手、横向和纵向思考的综合模式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3 实习生管理及实习生人文关怀

实习生下到各个实习单位后,由单位组织进行岗前培训,实习师生共同参与,调动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实习的目的、意义和程序,了解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并初步了解临床实习中的病史询问、病历书写、沟通技巧、临床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相应法律法规,并了解整个实习流程和转岗程序,让学生迅速熟悉环境和流程,不再茫然无措。

加强学生纪律要求,建立实习逐层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医院教学管理单位与实习组长、实习学生的分级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反馈机制,以便遇到问题时及时解决,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加强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表明,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采用“问题式教学”的试验组医学生与带教老师之间的相互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因此带教老师在临床工作中有意识的对特定病例设计问题,寻求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促进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与相关实例病例结合,进一步升华理论知识,促使实习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7]。加强三基训练,让实习生多动手,例如体格检查、询问病史、书写病历、开医嘱、基本操作技能等。充分利用医院资源,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各科室定期给学生讲解一些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基础知识和诊断操作技能,更新知识和技术,进一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设立出科考核,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更注重基本技能的考核。

除了以上几点以外,要注意加强对临床实习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需求,有研究发现影响实习生实习的主要因素有就业、实习态度、带教老师、实习环境、医患环境等[8]。要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反应,加强师生间的联系与沟通,促进教师的角色由教育者主动转变为引导者,师生平等,要理解、尊重和关怀学生,做到学生有问题时,老师能及时解决,通过有效的沟通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和解决问题。

2.4 实习质量评估

依据实习生所在学校的教学实习大纲,实施教学双向测评,建立带教老师资格评定系统和实习生在医院实习表现情况反馈系统,设立问卷调查等模式,一定时间段进行质量评价,存在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整改意见,尽量实现教学相长的持续改进。开展带教老师和实习生评先和评优活动。

总之,综合性医院作为医学生实习的主体,要不断创新,提高教学和思维模式,积极探索医学实习生的管理方法,为培养出医德高、科学素养高、专业技术过硬的医学专门人才开创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建辉,闻德亮.医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5.

[2]喻格书,胡岗.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1824-1825.

[3]张翼宙.对高等中医药教育临床实践教学的思考[J].中医教育,2008,27(3):5-7.

[4]单汉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9):142-144.

[5]张宇红.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艺术初探[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153-154.

[6]潘小叶,叶光明,陈云红.医院实习生教学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5):484-485.

[7]曲丹妮.问题式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79-81.

[8]奚静娴,马亚娜,徐德武.临床实习生实习质量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7):154-156.

(收稿日期:2015-06-29) (编辑:李越娜)

推荐访问:实习生 试论 做法 综合性医院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