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补肾方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10-20 16:5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近年来,高血压病的中医学病机规律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肾虚已成为现代病机关键,是当前中医治疗高血压病面临的新问题,临床运用补肾方药治疗高血压病已成为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创新策略。该文系统回顾了补肾单味药、复方以及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现状,以期为补肾方药治疗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高血压;补肾方药;中医药治疗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同时也是诸多心、脑、肾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出血及肾损害等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如何更合理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是目前防治高血压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临床运用补肾方药治疗高血压病已成为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创新策略,已受到广泛重视[1-3]。课题组在20余年临床实践基础上,重读经典,结合医圣张仲景等古今中医学大家的相关论述,通过对历代文献的系统梳理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入挖掘,以经典名方为切入点,探索高血压病的防治规律,临床运用补肾降压的新策略,提高了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疗效[4-5]。本文旨在回顾当前补肾方药在高血压病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中的运用,为中药降压提供借鉴。

1肾虚与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在中医学中属“眩晕”、“头痛”等范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眩冒”。主要病因为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年高肾亏、病后体虚等,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由于现代临床对高血压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使升高的血压被迅速控制,直接改变了高血压病的自然进程。高血压病的中医学病机演变规律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既往认为以平肝为主的治则治法,在高血压病临床治疗中已有一定的局限性。肾虚已成为现代病机关键。针对高血压病相关病理机制,国内开展了许多中医药对高血压肾虚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初步揭示了高血压肾虚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布特征以及常见方药证治规律。有学者对1 08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的证候学研究发现,高血压诸证候与肾密切相关的阴虚阳亢和肝肾阴虚证候分别占15.6%, 13.9%[6]。而另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质特点研究同样证实,通过系统聚类后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质主要表现为肾精亏虚、郁滞、阴虚内热、虚寒和气虚等5种类型特点,除郁滞外,4种与肾气功能下降有关[7]。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以中医肾虚证表现较为突出,运用补肾中药治疗高血压可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靶器官损害。

2补肾单味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

高血压病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获得性因素密切相关。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交感神经系统(SNS)活性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以及水钠潴留等,从而导致血管功能障碍,血压升高,甚至增加心血管病风险[8-9]。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单味补肾中药包括杜仲、桑寄生、刺五加、牛膝等。补肾中药在改善患者肾虚症状的同时,还可有效降低血压。

2.1杜仲 杜仲是药用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性温、味甘、微辛,入肝、肾经。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杜仲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杜仲浸提物可使正常大鼠的血压降低。国内研究证实,杜仲皮煎剂能不同程度降低大鼠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聚集程度,改善血液黏度,有利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另有研究表明,杜仲提取物能明显扩张小鼠耳廓毛细血管的口径,改善毛细血管网循环,使血流加快,推测杜仲除补肾作用外,还可能具有类似活血化瘀的作用,这为杜仲降压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10]。临床运用生杜仲7~15 g,开水浸泡代茶饮治疗16名高血压患者,治疗3个月后,显效率为68.75%,且舒张压降压明显[11]

2.2桑寄生 桑寄生是药用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植物桑寄生Loranthus parasiticus Merr.的带叶茎枝,性平、味苦、甘,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血安胎之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其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30%乙醇浸出液,均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维持时间较长,切断迷走神经或注射阿托品并不能完全消除其降压作用,提示其可能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及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而降压。临床中除配方使用,亦可单独30 g泡水代茶长期饮用,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I级患者65例,效果良好[12]

2.3刺五加 刺五加是药用五加科植物刺五加Radix et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的干燥根及根茎或茎,性温、味辛、微苦,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效。研究观察[13]刺五加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对临床症状缓解,初步证实刺五加注射液对高血压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作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后红细胞变形指标改善,全血黏度下降,并且头晕、乏力、失眠、健忘等症状明显缓解。

2.4牛膝 牛膝是药用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is Bidentatae Radix的干燥根。味甘微酸,性微温,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具有引药下行之功效。近现代名医张锡纯重用牛膝引上部之血下行,认为此药为治脑引血下行之主药。现代临床研究[14]重用川牛膝治疗肝气上逆型高血压病,降压取得满意疗效。但目前针对牛膝降低血压的机制研究尚未明确,有学者发现川牛膝水煎液在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血压的同时,可不同程度地减轻左心室肥厚,改善心肌重构,减轻靶器官损害[15]

3补肾复方及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

3.1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为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由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等6味中药组成,具有滋阴补肾功能,是治疗肾阴不足的经典名方。临床运用六味地黄丸治疗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总有效率为95.0%。研究还发现六味地黄丸对不同高血压分期、中医不同分型治疗效果不同,原发性高血压Ⅰ,Ⅱ期疗效相近,Ⅲ期疗效较Ⅰ,Ⅱ期差;肝阳上亢型、肝肾不足型的疗效相近,而阴阳两虚型疗效则较前两型差[16]。另有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3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70例(口服六味地黄丸、西拉普利)和对照组66例(单服西拉普利),观察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压及肾功能等指标。结果表明,治疗组在降低血压及BUN, Cr, mAlb, ET, NO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六味地黄丸配合西药从不同程度上延缓或逆转了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降压的同时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具有多重性肾保护作用,并逆转心血管危险因素[17]。针对六味地黄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我们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通过检索Cochrane, Pubmed, CNKI等数据库已发表中、英文文献。纳入六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加常规西药与常规西药比较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55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与西药联合降压的同时,可保护靶器官、逆转危险因素[18]

推荐访问:方药 研究进展 补肾 治疗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