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医院移动式X射线机辐射防护管理措施探讨

时间:2022-10-21 08:10:2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医用移动式X射线机辐射防护管理措施。方法通过近年来我院移动X射线装置辐射防护运行管理思考,结合医院管理经验以及相关管理措施调研,提出管理对策。结果加强技术改进和管理措施是确保辐射安全的重要保证。结论移动式X射线机辐射安全在改进技术水平同时要加强组织管理,特别是领导责任制落实,确保相关人员辐射安全。

关键词:X射线机;移动式;辐射防护;管理措施

文章编号:1673-8640(2018)-0301-02

中图分类号:R146

文献标志码:B

Abstract:

ObjectiveDiscussion on radiation protec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of medical mobile X-ray machine. MethodAccording to our hospital operation and manage thinking of mobile X-ray machine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the recent years, combined with the brothers hospital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related management measures research, put forward management measures.ResultStrengthening technical improvements and organizing leadership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ensuring radiation safety.ConclusionsMobile X-ray machine radiation safety in improving the technical level at the same time to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leadership responsibility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 relevant personnel radiation safety.

Key words:X-ray machine, Mobile, Radiation protec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自倫琴发现X射线以来,X射线诊断技术迅速发展,为人类的疾病诊断和健康保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各个分支学科中,X射线诊断学占据最大份额[1]。其中,医用移动X射线机又以其机身小、轻便、场所适应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特别是在重症监护、骨折牵引、隔离病房等移动不便患者诊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京积水潭医院以骨科和烧伤作为显著的医疗特色,其脊柱外科、创伤骨科、矫形骨科、手外科、小儿骨科、骨肿瘤科、运动医学科和烧伤科的医疗技术达到世界及国内领先水平。在诊断过程中大量使用了移动式X射线机。

本文结合我院运行实际就医用移动式X射线机辐射防护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放射诊断学

放射诊断是利用X射线探查人体解剖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其核心在于X射线的产生、利用与安全防护。从X射线被发现到当前门类繁多的应用,射线管、滤过、准直、成像所组成的X射线系统,以及X射线管结构原理一直未曾发生变化,经过滤过剔除低能X射线,使得特征X射线为诊断所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剂量照射,减少相关人员的辐射危害。

有用X射线、泄露X射线、杂散X射线共同组成了X射线辐射场,对于相关人员而言泄露射线、杂散射线只会增加辐射风险的照射,要采取一定的技术、管理措施尽量避免;有用射线虽然是X射线诊断核心部分,但必须注意掌握控制在临床诊断所需要的尽可能合理低的限度。在X射线整机正常运行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过滤条件、准直方式等具体参数,从源头上确保辐射安全。

医院移动式X射线机以其移动灵活,针对重症等不易移动位置患者行床前诊断术,但该类设备以其低电流、低电压、曝光时间长[2]、无法实现隔室操作、射线屏蔽、防护困难等特点,增加了相关人员及公众的不必要照射。

辐射防护现状

医疗照射是公众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最大人工电离辐射来源,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移动X射线机在临床诊断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辐射防护现状不容乐观。

一、医务工作者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对我国不同地区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职业照射总体安全,但医务工作者的个人剂量仍然偏高,同时根据1991-1999年职业性放射病统计数据来看,80%是从事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现状不容乐观。

在当前医院X射线诊断机操作人员缺乏系统完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无法从根本上落实设备使用和辐射防护安全工作,加之其辐射意识相对偏弱,在实体辐射防护工作模式下,诊疗人员容易出现麻痹心里,仅仅重视实体防护,忽视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和剂量监测的重要性[3]。受职业精神激励,对于诊断过程中的应急处置,辐射安全问题更易被忽视。

二、受检者随着医院放射诊断方法的不断增加,公众辐射安全意识增强,受检者防护问题也受到普遍关注,导致受检者防护不足的原因多种多样的,如设备自身剂量问题:任庆余等对床旁X射线所致受检者体表剂量(ESD)调查结果显示,胸部正位摄片所致受检者胸部ESD为1.45mGy/次,最高3.39mGy/次[4],而根据我国统计资料显示,其他X射线机胸部正位摄片所致胸部ESD在(0.36±005)mGy/次左右[5],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产厂家或者产品更新换代问题:任庆余等调查中还发现,进口机型与国产机型所致受检者ESD相差明显,特别是胸部,剂量最高相差15倍,其根本原因在于国产机型设备陈旧,管电压普遍偏低[4];医护人员指导力度不足问题;受检者自身知识缺乏等。

三、其他医用移动式X射线机病房床前进行X射线摄片,受自身防护客观条件限制,周围环境缺乏抗辐射能力,且人群密度高,對公众辐射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同时在当前放射诊断过程中,还容易出现非正当照射问题,导致患者身体受损[6]。

防护管理措施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医用移动式X射线机辐射防护问题,必须加大管、教、宣和技术服务力度,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五大防护对策。

一、加强组织管理

医院要加大组织建设力度,健全辐射防护组织领导,明确辐射防护问责机制,从根本上完善放射诊疗领导体系,成立以科室为单位的辐射防护管理小组,明确岗位职责,将辐射防护责任落实到辐射安全工作相关个人。建立和完善移动X射线机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处理流程,做到有章可循,增强诊疗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辐射防护安全意识,同时注重对X射线装置辐射防护定期检测,查找薄弱环节立即整改,对老旧设备及时更新换代工作。

二、加大宣传教育

医院要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分批次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参加射线装置基础理论学习和辐射防护知识培训,从根本上提升诊疗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使得相关人员了解放射诊疗辐射防护的法律法规。注重对放射性事故案例开放性教学,培养诊疗人员辐射防护危机意识,特别是新入职医护人员培训考核。加强对全院医护、管理、保障人员放射安全通识教育,同时对入院患者、陪护人员做好辐射防护基础理论知识宣贯,定期充分利用医院宣传阵地加强辐射防护知识宣传,营造人人了解辐射、人人重视辐射危害、人人严守辐射安全底线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质量保证为了更好发挥移动式X射线机诊断作用,把握电离辐射防护问题,注重合理正当性摄片,在床边X射线诊断前首先技师必须了解患者情况、摄片目的,选择适当尺寸成像板,确定投照参数;其次根据患者实际,选取最佳体位和投照角度,同时尽量移开各种可能会与投照目标相重叠的导线、管道以及患者身上对X射线不透明饰物,并对成像板做好标记;第三是调整DS(焦皮)距离,在X射线管规定的最大容量范围内及患者许可的条件下尽量选用“高管电压、低电流、短时间”的投照方式,调整X射线管角度,对准中心线与成像板垂直;最后是对投照目标以外进行相应的屏蔽防护,并进行摄片。

四、完善技术防护

调查数据显示,管电压越低ESD越高[7],医用移动X射线机应剂量按照高电压、低电流、厚滤过、小视野、短曝光的原则,在最佳峰值管电压和时间设置条件下,采用合理DS行床边X射线摄片。

X射线束似点状源[8],从而移动X射线摄影过程中合理利用距离防护可有效降低辐射危害,普通病区现场行X射线床旁诊疗过程中,应尽可能疏散同室患者或周围公众及防护人员至最小安全距离以外,并布置警戒线,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避免不必要的辐射照射,技师在射线机曝光过程中应尽量位于X射线照射的逆向处,且避免同室操作。

必须做好射线防护措施,在球管口加垫自制带孔铅皮,避免过多的散射线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的辐射,自制外覆铅板的不同尺寸防护屏风,防护受检者非投照部位,并使患者免受防护用品压迫。

重视和避免环境散射辐射对他人不必要照射,采取严格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在同室投照过程中,充分利用铅衣、铅围裙、铅脖套、遮光筒、铅屏风等对不能移动的伤病者和陪护人员进行屏蔽,照射方向应根据情况尽可能朝向利于减少周围人群,且在成像屏后端做好射线屏蔽工作。

五、注重技师培养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树立强烈的辐射防护意识,医院应注重放射技师培养,加强操作技能、投照技术、成像等各个环节考核,行床边X射线摄片过程中还需技师具有娴熟的X射线摄影技术和高度的辐射防护安全意识,提高摄片质量,最大限度的减少受检者及其周围人员的辐射剂量。

结语

医用移动式X射线机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床旁摄片剂量水平偏高,且不同类型设备剂量相差较大,因其无法实现隔室操作,辐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行床旁X射线摄影过程中,诊疗人员必须牢记辐射防护“合理可行尽量低”原则,在X射线管规定的最大容量范围内及患者许可的条件下尽量选用“高电压、低电流、厚滤过、小视野、短曝光”的投照方式,注重人员、环境、设备辐射防护条件下获取可用图像,医院应加强组织管理、落实问责机制、加大宣传教育营造辐射防护良好氛围,同时应注重技师培养以及设备常态化辐射防护检查、更新换代工作,尽可能建设调离辐射对义务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危害,避免发生放射病和放射职业病。

参考文献

[1]郑钧正.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防护与安全[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9.

[2]刘布克,徐春福.床旁X射线摄影废片原因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01,10:88-89.

[3]包天宇,钱斌.无锡市放射诊疗专业工作人员健康状况[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2,29(7):449-451.

[4]任庆余,等.床旁X射线机所致受检者体表剂量水平调查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25,1.

[5]岳保荣,范瑶华.我国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体表剂量水平分析.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23:118-120.

[6]戚跃勇,邹利光,等.放射科强化X射线辐射防护的教育[J].激光杂志,2012,33(5):35-35.

[7]袁韦德.X射线摄影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43.

[8]顾磊,刘涛.距离及屏蔽对数字床旁X射线摄影散射线防护的影响[J].中国辐射卫生,2013,10,22(5):577-578.

(收稿日期:2018-04-25)

推荐访问:射线 辐射 移动式 防护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