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4种基原四块瓦的生药学研究

时间:2022-10-28 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馞?춶׫^hZ-z'Y&y؜wz.Ǭrbjx1ajr'bqlr,^bqeʗ~y.؟}ޞ+VJ).j,z˥r/׬)j۫zzvج~^ry8^j!/םޭy+ujبҊKbq[jȬ~^ׯzZ)jwmkjب깩b+-jwZ?
+vڞnZf	؜j[-ܦaZ ƥק'qbyr,rbr'^؟ƭh]8ۯ?r7&m5mui
h5ߛ._캛.n{z{˩iըky材料

宽叶金粟兰C. heyi于2014年5月采自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多穗金粟兰C. multistachys于2014年6月采自江西大茅山,及己C. serratus于2014年8月采自江西南昌,丝穗金粟兰C. fortunei于2014年3月采自江西南昌,由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教研室刘勇副教授鉴定。实验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主要仪器为麦克奥迪(Motic)BA410EF-UPR显微镜及Moticam pro 282A显微成像系统,麦克奥迪Olumpus光学显微镜,德国徕卡Leica RM2245轮转式切片机, TKY-BMB型石蜡包埋机,GZX-9070MBE-电热鼓风干燥箱。

2 方法

采用常规石蜡制片、徒手制片、粉末制片等技术制片[8],分别对上面几种材料的根及根茎做横切面的石蜡制片和粉末制片,显微镜观察组织构造与粉末特征并绘图。

3 结果

3.1 药材性状

3.1.1 宽叶金粟兰C. heyi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有的具分枝,长3~14 cm,直径0.2~0.6 cm;表面浅棕色至棕褐色,顶端有数个圆形凹窝状茎痕或残留的茎基,周围着生多数支根。根呈细长圆柱形,长5~18 cm,直径0.1~0.2 cm;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层灰黄色,木部细小,黄色,习称“木心”。

3.1.2 多穗金粟兰C. multistachys 与宽叶金粟兰的区别在于:根茎长4~15 cm,直径0.3~1.1 cm;表面浅黄色至灰棕色。根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断面皮层浅黄色。

3.1.3 及己C.serratus 与宽叶金粟兰的区别在于:根茎呈短圆柱形,长1~4 cm,直径0.15~0.25 cm;表面浅黄色至浅棕色。根长3~14 cm,直径约0.1 cm;表面灰黄色,断面皮层浅黄色。

3.1.4 丝穗金粟兰C. fortunei 与宽叶金粟兰的区别在于:根茎长2~6 cm,直径0.2~0.3 cm;表面棕褐色。根长4~16 cm,直径约0.1 cm;表面黄棕色;断面皮层黄白色。

3.2 显微特征

3.2.1 根横切面 宽叶金粟兰:表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外被角质层。皮层宽广,宽为中柱直径的1.2~1.5倍;外皮层细胞1列,扁长方形,中皮层薄壁细胞9~12列,内皮层细胞1列,明显。皮层薄壁组织中散在较多油细胞,类圆形,直径50~60 μm;石细胞偶见。薄壁细胞内含少量草酸钙方晶。维管束辐射型,初生木质部六原型。

多穗金粟兰:与宽叶金粟兰区别在于,皮层油细胞较多,直径40~70 μm;石细胞很多,直径30~70 μm,初生木质部五原型或六原型。未见草酸钙方晶。偶见髓。

及己:与宽叶金粟兰区别在于,表皮细胞类方形。油细胞较少,直径40~50 μm。未见石细胞和草酸钙方晶。初生木质部五原型。

丝穗金粟兰:与宽叶金粟兰区别在于,表皮细胞类方形。油细胞直径明显较大,直径60~110 μm。未见石细胞和草酸钙方晶。

4种金粟兰属植物根横切面见图1,2,主要特征比较结果见表1。

3.2.2 根茎横切面 宽叶金粟兰:木栓细胞3~5列,保存完好。皮层窄,皮层薄壁细胞5~7层,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内含有较多草酸钙方晶。中柱较窄,中柱鞘纤维排列成新月形,维管束外韧型,环列。韧皮部由筛管、伴胞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形成层不明显。导管、木纤维呈径向排列,导管直径通常小于髓射线细胞,直径15~58 μm。髓部宽广,约占根茎横切面的2/3,髓射线细胞径向延长,直径20~56 μm,髓部薄壁细胞内含大量草酸钙方晶。

多穗金粟兰:与宽叶金粟兰区别在于,皮层较宽,皮层薄壁细胞9~12层,无草酸钙方晶。皮层薄壁组织中散在较多石细胞和少量油细胞,石细胞直径30~100 μm,油细胞直径61~98 μm。形成层细胞1~2列,明显。髓部宽占根茎横切面的1/2~3/5,有较多石细胞散在,髓部薄壁细胞内含较少草酸钙方晶和少量草酸钙簇晶。

及己:与宽叶金粟兰区别在于,皮层较宽,皮层薄壁细胞8~10层,含少量草酸钙方晶。皮层薄壁组织中散在有石细胞和较多油细胞,石细胞直径30~80 μm,油细胞直径20~40 μm。韧皮部中有裂生式分泌道,直径23~30 μm。髓射线很窄,1~3列细胞。两个维管束之间有束间厚壁组织。髓部宽占根茎横切面的2/5~3/5,髓部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较少。

丝穗金粟兰:与宽叶金粟兰区别在于,保护组织是1列表皮细胞。皮层较宽,皮层薄壁细胞9~11层,无草酸钙方晶。皮层薄壁组织中散在少量石细胞和较多油细胞,石细胞直径45~55 μm,油细胞直径35~72 μm。没有见到中柱鞘纤维。髓部宽约占根茎横切面的1/2,髓部薄壁细胞内含少量草酸钙方晶。

4种金粟兰属植物根茎横切面见图3,4,主要特征比较结果见表2。

3.2.3 粉末特征 宽叶金粟兰:粉末呈黄褐色。石细胞较多见,长梭形居多,亦有类三角形、类圆形、长椭圆形,直径58.9~130.7 μm,长约100.3~300.5 μm,壁厚8.3~21.9 μm,纹孔沟明显,胞腔清晰。纤维长梭形或长条形,直径5.7~23.8 μm。螺纹导管多见,亦有具缘纹孔导管,偶见梯纹导管,直径10.6~100 μm。棕色块类长方形,直径23.2~76.6 μm。草酸钙方晶多见。木栓细胞类长方形或多角形,排列整齐。

多穗金粟兰:与宽叶金粟兰的区别在于,石细胞较少,以长方形或长椭圆形居多,直径28.2~78.5 μm,长140.5~335.2 μm,壁厚5.2~12.7 μm。偶见分枝状和晶鞘纤维,纤维直径5.3~28.6 μm。还有网纹导管但未见梯纹导管,导管较小,导管直径7.9~48.9 μm。棕色块长椭圆形,直径16.3~28.8 μm。草酸钙方晶较少,还有少量草酸钙簇晶。

及己:与宽叶金粟兰的区别在于,粉末呈浅黄色。石细胞较少且较小,直径56.2~72.1 μm,长71.4~116.5 μm ,壁厚5.3~22 μm。纤维直径4.8~22.2 μm。具缘纹孔导管较少,无梯纹导管,导管较小,直径8.7~31.5 μm。棕色块类长方形、多角形,直径13.9~47.6 μm。草酸钙方晶少见。

丝穗金粟兰:与宽叶金粟兰的区别在于,粉末呈土黄色。石细胞较小,直径22.9~78.7 μm,长79.9~234.8 μm,壁厚4.6~11.4 μm。无梯纹导管,导管较小,直径5.5~44.8 μm。棕色块类圆形,直径33.3~113.2 μm。草酸钙方晶少见。木栓细胞多角形排列整齐。

4种金粟兰属植物根及根茎粉末特征见图5,粉末主要特征比较结果见表3。

4 讨论

四块瓦为江西民间特色中草药,野生药材资源丰富,应用较广泛;由于四块瓦药材来源复杂,且不同来源的四块瓦药材原植物形态相似,民间应用时极容易混淆,影响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来源四块瓦的药材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鉴别研究发现,不同金粟兰属植物药材的生药学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研究发现江西产四块瓦药材种类中,及己根茎横切面韧皮部中有裂生式分泌道,两个维管束之间有束间厚壁组织,髓射线很窄与有关文献[9]报道的有差异,可能与药材产地、采收期、实验取材有关;多穗金粟兰根横切面中偶见髓部,是首次发现此类药材的内部构造特征。因此本研究为今后金粟兰属植物资源利用及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有关我国金粟兰属药用植物的资源调查、药材性状、化学成分等研究已有报道,但未见四块瓦药材的生药学系统研究。本实验对江西4种不同基源的四块瓦药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生药学比较研究,为四块瓦药材的临床应用及其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20 卷.第1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80.

[2] 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第2卷[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54.

[3] 江苏植物研究所.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4.

[4]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52.

[5] 浙江省卫生厅.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上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5:168.

[6] 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甘肃中草药手册.第1册[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0:64.

[7] 罗永明,李创军,黄璐琦.金粟兰科药用植物的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1):64.

[8] 谈献和,王冰.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91.

[9] 陈吉炎,李聪,王雪芹,等.及己的性状与显微鉴别[J].中药材,2010,33(7):1080.

[责任编辑 吕冬梅]

推荐访问:研究 生药学 种基原四块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