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版加元的发行概况
加拿大中央银行于2001~2004年发行了第七套加元纸币(亦称“加拿大之旅”系列),2002年3月27日发行了5加元,2001年1月17日发行了10加元,2004年9月发行了20加元,2004年11月发行了50加元,2004年3月发行了100加元,共5种面额。在此之后,据有关方面统计,2003年加拿大境内共发现了面值大约为1270万的伪造加元纸币,这一数字比2001年翻了一番还多,因此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警惕。许多地区的小商户为避免遭受损失,纷纷拒绝接受50和100加元面额的旧版纸币。不过,新版100加元上市后仅仅3个月,加警方就发现了将近10种伪造货币,这令银行、警方和社会公众非常不安,因为5加元和10加元发行时间相对较早,有些防伪技术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验证,所以,没有被应用到加元的印制当中。为了更好地进行防伪,提高社会公众对加元的信心,加拿大中央银行决定进行改版,增加了一些原来没有的防伪特征,对保留的一些防伪特征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这使得加元的防伪性能大大提高。2005年5月18日开始发行10加元纸币,2006年11月15日开始发行5加元纸币。严格地说,这2种面额的新版加元是2001~2004年发行的第七套加元纸币(亦称“加拿大之旅”系列)的加强版,或称修订版。2002年版5加元取消了正面左侧的凹版隐形文字,正面人物肖像、“CANADA”、“CINQ·FIVE”、“DOLLARS”和西区议会图案左移,国徽改为深凹版印刷、图案放大,增加了激光全息图案,西区议会大楼的印刷范围缩小,取消了西区议会右下角的珠光油墨印刷图案,背景底纹的排列方式由原来的波浪线改为平行线,正面左上角的平版面额数字改为凹版印刷,背面减少了橙色的印刷范围,背景底纹增加了蓝色16圈同心圆,理查·卡瑞尔的诗的印刷位置左移,黄色小圈的排列方式做了调整,增加了对印面额数字“5”,左侧玩雪橇的小孩的图案放大,取消了左上角的珠光油墨印刷图案,增加了磁性安全线等。2001年版10加元取消了正面左侧的凹版隐形文字,正面人物肖像、“CANADA”、“TEN·DIX”、“DOLLARS”和议会图书馆图案左移,国徽改为深凹版印刷、图案放大,增加了激光全息图案,议会图书馆大楼的印刷范围缩小,取消了议会图书馆右下角的珠光油墨印刷图案,背景底纹的排列方式由原来的波浪线改为平行线,正面左上角的平版面额数字改为凹版印刷;背面减少了红色的印刷范围,背景底纹增加了红色16圈同心圆,John McCrae中校的诗排列方式由居中改为左对齐排列,黄色小圈的排列方式做了调整,增加了对印面额数字“10”,左侧的玩雪橇小孩的图案放大,取消了左上角的珠光油墨印刷图案,增加了磁性安全线等。
二、新版加元的规格体征
新版5加元和10加元属于2001~2004年发行的以加拿大旅游为主题的纸币,亦称“加拿大之旅”系列,包括5加元、10加元2种面额。
5加元于2006年11月15日开始发行,大小为152.4mm×69.85mm,主色调为蓝色,正面主景为Wilfred Laurier(威尔弗雷德·劳瑞尔)爵士的肖像,背景为西区议会大楼,他是第一位法裔加拿大总理,从1896~1911年担任这一职务职位。左侧的签名由原来的M.D.Knight改为现在的W.P.Jenkins,右侧的签名仍为D.A.Dodge。背面主景为孩子们在打冰球,背景为孩子们有的在滑冰,有的在玩雪橇,用法、英两种文字印刷的加拿大作家理查·卡瑞尔的诗。
10加元于2005年5月18日开始发行,大小为152.4mm×69.85mm,主色调为紫红色,正面主景为John A.Macdonald(约翰A.麦克唐纳)爵士的肖像,他是加拿大的第一位总理背景为议会图书馆。左侧的签名由原来的M.D.Knight改为现在的W.P.Jenkins,右侧的签名仍为D.A.Dodge。背面主景为缅怀先烈,背景为手持望远镜的加拿大女兵维护世界和平、地球、和平鸽、花束。在左下角用英、法两种文字印刷的加拿大军医John McCrae中校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将士的诗“In Flanders fields”(《在富兰德战场》)。
规格特征基本维持了原有2002年版5加元、2001年版10加元的规格特征,但在防伪特征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进。
三、新版加元纸币的防伪特征
新版加元纸币的防伪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纸张防伪特征
1.专用纸张
一般情况下,每个国家或地区制造纸币所用的纸张都采用长的棉、麻纤维,以麻纤维为主,这些纤维因为是天然植物,不含有人工合成成分,所以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没有荧光反应。新版加元的纸张主要是由棉纤维和麻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抄造而成,纸质坚韧、挺度和耐磨力好,长期流通纤维不松散、不起毛、不断裂,在紫外线下无荧光反应。棉纤维长使纸张不易断裂,吸墨好、不易掉色。麻纤维结实坚韧,使纸张挺括,经久流通不起毛,对水、油及一些化学物质有一定的排斥能力。
2.特种纤维
印刷新版加元用的纸张中除了含有天然的棉、麻纤维外,还含有彩色纤维和无色荧光纤维2种人造特种纤维。
(1)彩色纤维
新版5、10加元纸币在纸张中随机加入了人造蓝色纤维,这种纤维在可见光下清晰可见,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无荧光反应。
(2)无色荧光纤维
在新版5、10加元的纸张中除了加入了人造蓝色纤维,还随机加入了长约6mm的人造无色荧光纤维,这种纤维在原来的20、50和100加元中才使用,这次改版的5、10加元中也使用了这种添加了无色荧光纤维的防伪纸。这些纤维在纸张中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在可见光下与天然的棉、麻纤维并无区别,但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有明显的荧光反应。新版5和10加元会发出红、黄2色荧光。
3.水印
水印是在造纸的过程中,在压榨部的丝网上安装事先设计好的水印图文印版,或通过无油墨的印刷滚筒压制而成。由于图文高低和压印方向不同,使纸浆形成薄厚不同的相应密度。这些图文平常情况下不易看出,只有对光检验才能看清,主要是由于纸浆成纸后有图文处纸浆的密度不同,其透光度有差异,故透光观察时,可显出原设计的图文,这些图文即称之为水印。在印钞纸张中加入水印在当今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仍被世界各国防伪专家公认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防伪技术。根据水印的表现形式又将其分为黑水印和白水印2种。黑水印是由于纸浆在形成水印的过程中水印图文印版从两侧同时压印,使得受压部位的纸浆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而在垂直方向上受到挤压,使得该部位的纸浆密度变大,呈现出暗色调的图文;白水印是由于纸浆在形成水印的过程中水印图文印版从一侧压印,使得受压部位的纸浆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而在水平方向上发生较大的位移,使得该部位的纸浆密度变小,呈现出明色调的图文。
在2002年版5加元和2001年版10加元中没有使用这一防伪技术,只在20、50、100加元纸币中采用,新版5、10加元上也采用了黑、白水印结合的方式,使用了与每一票面人物肖像图案相同的图案黑水印及面额数字白水印,人物肖像水印位于纸币正面的中部偏左位置的空白处,面额数字水印位于人物肖像的左下角,对光检验,这些水印上的图案、文字清晰可见。5加元的黑水印为Wilfred Laurier(威尔弗雷德·劳瑞尔)爵士面朝右侧的侧面像与正面左侧的人物肖像相同,同时在其左下角有一高为4.5mm的黑体面额数字“5”的白水印;10加元的黑水印为John A.Macdonald(约翰A.麦克唐纳)爵士面朝右侧的侧面像与正面左侧的人物肖像相同,其左下角有一高为4.5mm的黑体面额数字“10”的白水印。
4.安全线
安全线,也叫张伯伦线,早在1930年初,英格兰银行印钞厂总经理斯坦利·张伯伦与波特尔公司合作,试验在纸币中设置了用于防伪的安全线,故也称之为张伯伦线。在此之前,安全线已用于其他一些较为重要文件的防伪。安全线的质地必须非常柔韧、耐折,不易断裂并能适应高速造纸机,它是在抄纸的过程中,在纸张的特定位置上植入特制的金属线或不同颜色的聚酯类塑料线、缩微印刷线或荧光线。对光观察时可见有一条完整的或断续(开窗)的线植入纸基中。安全线上可印刷银行主管部门需要的图案和文字,根据防伪的不同难度要求,安全线上的印刷图案或文字可制作成镂空或非镂空的。
在2002年版5加元和2001年版10加元中没有安全线,只在20、50和100加元纸币中才采用这一防伪技术,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加元纸币的防伪性能,新改版时在5、10加元上也采用了这一技术。新版5、10加元中的安全线,属于半植半露式安全线,亦称开窗式安全线,即从纸币的正面看全部埋于纸张中不外露,而从背面看则一部分埋在纸张中一部分露出纸面。新版5、10加元的安全线为扁平的金属线,宽度均为2mm,露出部分为7.5mm,间隔为7mm。安全线为金黄色有磁性,当其通过磁性检测仪时有磁性反应。另外,上边还有与其面额对应的黑体镂空透明缩微的面额数字和加元的国际代码“CAN”,且一正一反,正反相间。5加元的缩微文字为“5CAN”,距左侧边缘为22.2mm,10加元的缩微文字为“10CAN”,距左侧边缘为21mm。这种带有缩微文字的安全线,透光可见,但却不能用复印机复印出来,这一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新版5、10加元纸币的防伪能力。
(二)油墨防伪特征
1.专用油墨
印制加元用的油墨包括平版、凸版和凹版油墨3种,这些油墨都是专用的,市场上没有销售,其配方也是绝密的,一般人无从知晓。另外,还使用了磁性油墨、荧光油墨和珠光油墨等3种特种油墨。
2.磁性油墨
磁性油墨的基本构成与一般油墨相同,即都是由颜料、连接料、填充料和附加料构成,不同的是其中加入了氧化铁(Fe3O4)。作为磁性油墨颜料的强磁性材料主要有铁(Fe)、钴(Co)、镍(Ni)等磁性元素。较常用的磁性颜料有氧化铁黑(Fe3O4)、氧化铁棕(γ-Fe2O3)、含钴的Y·(CiO2和氧化铬(Cr02)。氧化铁黑的构成中,一般氧化亚铁的含量在18%~26%之间,氧化铁的含量在74%~82%之间。合成氧化铁黑具有优良的耐渗性、耐化学性、耐光性,毒性极低。氧化铁棕(γ-Fe2O3)是用于磁性颜料的通用磁性体(v是区分铁磁体与非铁磁体α-Fe2O3的符号)。含钴的氧化铁棕(γ-Fe2O3)在室温下矫顽力增强。氧化铬(γ-Fe2O3)是黑色铁磁性氧化物,导电性非常好。这些磁性颜料中最好的是氧化铁黑和氧化铁棕,它们大多为小于lum的针状晶体,这些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使它们极易在磁场中均匀排列,从而得到比较高的残留磁性。带有这种残留磁性的符号通过自动处理装置内摩擦作用而实现辨认识别功能。用磁性油墨印刷的图文,其突出的特点是外观色深、检测仪器简单。20世纪60年代前后,磁性油墨首先在银行和邮政业务中使用。当时使用磁性油墨并非用于防伪,而是主要用于银行对票据的自动处理、邮政对信件的自动分拣。80年代开始,磁性油墨的颜色不再仅限于黑色,而是扩大到了四色油墨,后来,逐渐被用在印刷纸币的防伪上。新版5、10加元纸币的安全线均为磁性油墨印刷的,该种油墨中因含有Fe3O3而带有磁性,所以当其通过磁性检测仪时有磁性反应。
3.荧光油墨
荧光油墨是在印刷油墨中加入了在一定波长紫外线照射下能够产生可见荧光的物质。由于加入荧光物质不同,可产生不同颜色的荧光。
在2002年版5加元和2001年版10加元的印制中也使用了荧光油墨,但颜色和图文的内容有所区别,2002年版5加元正面左侧人物肖像中部有用无色荧光油墨自上而下顺序分上、中、下三部分印刷的图案和文字,上部为英文和法文面额“FIVE·CINQ”(5),中部为加拿大国徽图案,下部为用法、英两种文字印刷的“BANQUE DECANADA”和“BANKOFCANADA”(加拿大银行),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均发出蓝色的荧光。新版5加元的荧光油墨图案同样在原来的相应位置,颜色和内容进行了调整,上部为英文“BANKOFCANADA”,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字母的上半部分为黄色,下半部分为红色;中部为面额数字“5”,且“5”的笔画由红、黄2色构成,且内侧的黄色部分由花瓣组成;下部为法文“BANQUE DE CANADA”构成,字母“B”、“N”、“u”、“D”、“A”、“A”和“A”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出黄色荧光,其余的发出红色荧光。
2001年版10加元正面左侧人物肖像偏左位置有用无色荧光油墨自上而下分上、中、下三部分顺序印刷的图案和文字,上部为法文和英文面额“DIX·TEN”(10),中部为加拿大国徽图案,下部为英、法两种文字印刷的“BANKOFCANADA”和“BANQUEDECANADA”,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均发出蓝色的荧光。新版10加元的荧光油墨图案同样在原来的相应位置,颜色和内容进行了更换,现在改为正面左侧人物肖像偏左位置有用无色荧光油墨自上而下分上、中、下三部分顺序印刷的文字,上部为法文“BANQUEDECANADA”,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字母的上半部分为黄色下半部分为红色;中部为面额数字“10”,且“10”的笔画由红、黄2色构成,且内侧的黄色部分由花瓣组成;下部为英文“BANKOFCANADA”构成,且字母“A”、“K”、“r”、“A”和“A”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出黄色荧光,其余的发出红色荧光。(待续)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