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人把教师的职责概括成“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居首位,传道即是传布做人的道理。从现代教育观念看,传道也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同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有的人不以为然,以为是一句套话,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与数学无关。因此我们有必要来谈谈在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问题。
【关键词】数学 思想教育 问题
在我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了“要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以及让学生养成辩证的思维习惯”的培养目标,根据这一要求,从我院教学工作的情况来看,对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重视不够,宣传不力,尤其是缺乏专业研究的问题。
当然,数学不是政治,也不同于语文,历史。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自有其特点,也自有其难处。就说讲爱国主义吧,政治有政治的讲法,历史有历史的讲法,地里有地理的讲法,同一个主题,内容和方法可以互异。数学教学中也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又有数学的讲法。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有的把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渗入教学内容,编进了考题,还有的把长江大桥、人造卫星、三峡电站、引滦工程、人口问题等引进了数学教学之中,这就使学生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还可以从数学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古代和现代许多伟大数学家和他们的辉煌成就,都可以穿插、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去,如能把象商高定理(勾股定理,外国叫毕达格拉斯定理)、祖冲之圆周率、刘徽割圆术、杨辉三角、孙子定理、天元术和四元术等等与西方同类的成就对比起来讲授,就更好了,可以增长我们的志气,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的还利用讲座形式向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之类数学史上的著名难题,介绍华罗庚、陈景润、王元等刻苦攻关的献身精神,都是对学生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而学好数学的极大激励和鞭策。
再说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吧,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极其重要的。数学教学在向学生宣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正与负,加与减,已知与未知,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数与形等等这些矛盾及相互转化的现象,广泛的存在于数学之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几乎俯拾皆是。另外,从数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唯物与唯心的斗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无止休。例如,数学是什么?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来源于现实世界呢,还是数学家头脑的自由创造物?是什么在推动着数学的发展?数学中的新发现、新成就是唯物辩证法的胜利呢,还是唯心论的先验论的胜利?这是两大哲学阵营一直在激烈争论的问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和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和教研活动中是回避不了这些问题的,只是自觉不自觉地用这种或那种观点去宣传罢了。宣传唯物辩证法,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教材,我们的课本和教参书的编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师都能自觉地这样做,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有新的提高,我们培养的人才就更能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看来,一个数学教师,除了精通自己的专业以外,还需要学点数学史,学点唯物辩证法呢。
数学毕竟是数学,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图省力气是不行的,我们一定要抓住数学每一部分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力求自然、贴切的去进行,揉思想教育于教学内容之中,水乳交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的可以在讲课时很自然地插入几句,有的可以利用辅导、谈话或讲座的形式进行。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异常,高效率、高质量的培养人才,已成为燃眉之急。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就是我们贯彻“三个面向”伟大号召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