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谈现代多媒体技术在“互联网+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1-01 20:4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资源的极大丰富,当代多媒体教学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人重视。依托于互联网科技,多媒体教学有着传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表现方式形象直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能够集合线上线下学习,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和安排时间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交互性、集成性及多维性很强,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释放学生的人性和积极主动性,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本文以《工程力学》课程为例,浅谈在当下“互联网+教学”大潮下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拟建一种集网络教学、多媒体技术、传统教学于一身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对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互联网+;多媒体;工程力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TB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457(2018)05-0097-002

0 引言

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教学”不断融合,已成为当下教育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接收。时下,怎么将互联网科技、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三者进行有效结合,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焦点。这里以《工程力学》课程为例,对“互联网+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并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课程教学方法、蓝墨云班课教学助手等多种网络教学手段,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工程力学”教学体系,以求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教学有着传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表现方式形象直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能够集合线上线下学习时间,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和安排时间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交互性、集成性及多维性很强,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能够充分释放学生的人性和积极主动性,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具体如下:

1.1 教学方式生动

“互联网+多媒体”教学,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礎来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设置大量的互动环节来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实现交互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促使教师保持学习的动力,使得教学方式不断更新,运用形象、直观、多变的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1.2 学习效率提升

“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自由地对各种教学设备进行遥控指挥,也可以通过电子监测设备对教学活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可以轻松掌控全局,便于教学观摩和教学管理;多媒体教学,集视频、音频、图形与文字于一体,形象生动、激发联想、使人身临其境,更利于学生理解消化、接收应用,还可以使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发散性得到有效提升。

1.3 互动交流顺畅

通过在课堂上增加提问、讨论、分组答题等环节,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使得师生间的联系顺畅,更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利用互联网强大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功能,师生“互联网+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反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予以改正;学生在课下遇到各种问题时,也可利用各种交互软件及时请教老师,避免问题淤积,影响学习进度。

2 《工程力学》课程的特点

《工程力学》是高校工科类如机械、土木和航空航天等工科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构成专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平台,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知识结构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工程力学》由《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构成,是经典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物体(如质点、刚体、变形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主要包含物体的平动、转动、弹性变形等。《工程力学》课程本身就是从早期的工程实践中发展而来,其知识体系与实际工程应用紧密相连。《工程力学》课程中包含有大量的理论推导、公式计算,需要学生有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和工程实践经验。相比其他课程,《工程力学》课程知识体系繁杂,公式演绎较多,内容晦涩抽象。教师讲授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学习起来也较为困难,不易理解消化。

3 “互联网+多媒体”《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基于“CDIO”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理念的构建

依据“CDIO”工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制定面向《工程力学》课程的相应教学模式,对现有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优化重组,设计整体框架与方案。这里尝试引入工程项目作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媒介,锻炼学生的工程应用水平与理论实践能力;重新调整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适当减少深奥复杂的理论推导,使得知识的整体构架与工程实践更加贯通;加强学生系统工程整合能力、团队交流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等工程能力的培养,将其融入完整的教学体系中。

整改的核心是加大工程实践应用环节的教学比例,适当删减基础理论推导计算部分,以便学生对课程脉络有清晰的理解。在工程实践中,物体的受力十分复杂,运动形式多种多样,随之产生的形变也比较繁复,这个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囊括了包含了《工程力学》课程的所有核心知识,物体的运动与受力分析,受力后产生组合变形的校核。依据生产实际需求中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与培养方案,按不同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安排。为合理设定“目标深度”,由布鲁姆目标分类法(Bloom’s Taxonomy),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对学生、企业、学校、专家详尽细致的调查、咨询、访问等等,以便制定具体“工程力学”课程培养计划。

3.2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制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方案与教学计划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进一步梳理《工程力学》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哪些知识适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讲授,而那些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展开的重点难点,则可利用微课程模式放置在课外教学。在课堂讲述之前,先进行前端分析,包括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需求分析、知识点分析、可用资源分析等等,在此基础上才能拆分出具体细微的教学目标。

在此基础上,从“提出问题”、“比较分析”、“设计方案”、“拓展延伸”四方面来制定具体教学方案,设计课前准备所需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和教学视频,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教学重点难点,课后教学效果的全班评价与教师自评标准,并设置一个具有统计分析能力的教学平台,通过该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帮助学生更精确的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查难补漏;也可帮助教师实时分析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应对或补充讲解,为开展个性化教学提供帮助。

3.3 利用微课设计辅助《工程力学》课程教学

将一些复杂抽象、传统课堂讲授无法阐述清楚的教学难点,如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举例、应力应变状态分析、压杆稳定等知识模块,这里均可以微课的形式,选定合适的教学手段,如PPT教学、绿幕教学等方法,录制成一系列5分钟左右内容合理生动、结构短小精悍的微视频,通过各种互联网形式(如:网络公开课、手机APP等)进行传播,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空闲时间学习。

3.4 蓝墨云班课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教学助手,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发布自主学习通知→课上签到→测试→布置小组任务→工程实例分析讨论→头脑风暴回答问题→实评价总结→测试→布置作业,比如:通过“蓝墨云班课”APP可以更简单便捷的进行点名、签到,并可大幅提升学生出勤率;使用“摇一摇”随机抽签提问功能,设置随机互动、分组讨论等环节,教师可以由此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并可对知识再次巩固、梳理。

4 结语

这里将“互联网+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传统《工程力学》课程课堂教学中,并与CDIO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进行融合,应用微课程教学设计、蓝墨云班课教学助手等网络教学方法,构建一种集网络教学、多媒体技术、传统教学于一身的新型教学体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大为提升,并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琴,陈贛浪.“互联网+慕课”在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探讨[J].科教导刊,2017(15):63-64.

[2]董瑞,馬涵辰.浅议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微课程设计与开发—以《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为例[J].教育:文摘版,2016,(11):107-107.

[3]陈静.基于CDIO思想的工程力学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6(9):131-132.

[4]杨斌,王以宁,任建四,张海.美国大学IPSP课程混合式翻转课堂分析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5,(2):118-122.

[5]杨菊,庄英.翻转课堂模式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研究旬刊,2015(12):96-98.

[6]刘玥.基于云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0):64-67.

推荐访问:互联网 浅谈 多媒体技术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