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注射用肌苷(粉针)与肌苷注射液的杂质含量比较

时间:2022-11-04 19:1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注射用肌苷(冻干粉针)与肌苷注射液的杂质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 C18柱(4.6 mm×250 mm,5 μm),甲醇-重蒸馏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8 nm。流速0.9 ml/min。结果注射用肌苷(粉针)的平均杂质含量为0.022%,肌苷注射液的平均杂质含量为1.070%。结论注射用肌苷(粉针)杂质含量较肌苷注射液杂质含量少。

【关键词】注射用肌苷(粉针);肌苷注射液;杂质含量;高效液相色谱

肌苷能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有改善机体代谢作用。肌苷对热稳定性差,在生产、储存或外界条件改善下易发生分解,本文参照文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注射用和肌苷注射液的杂质含量进行检测。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Agilent 1100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包括四元梯度泵、紫外检测器、Agilent 1100 LC化学工作站)

1.2试药两批肌苷注射液,批号:10082301、09122511;两批注射用肌苷,批号:100201、100803。肌苷对照品:甲醇(色谱纯),重蒸馏水自制。

2实验部分

2.1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重蒸馏水(15∶85);流速:0.9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48 nm;进样量:20 μl。

2.2有关物质的测定

2.2.1注射用肌苷(粉针)取本品适量(相当于肌苷50 mg),置10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液;取供试液2 ml~5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作为预试液,取预试液进样20 μl,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及积分参数,使主成分的峰高为记录器满量程的20%~25%,主成分能被准确积分。在此条件下,取供试液注入色谱仪,记录主成分保留时间的2倍,用面积归一法计算两批供试品的杂质含量。见表1。

2.2.2肌苷注射液取该注射液1 ml(相当于肌苷50 mg)置10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按2.2.1项下方法测定两批供试品的杂质含量,得如下数据。见表2。

2.3加热破坏试验取10 ml肌苷对照品溶液,封口,120 ℃加热5 h,得到加热破坏后且颜色变黄的的肌苷试样。精密量取2 ml于5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取10 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保留时间的2倍,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主峰前可分离出数个加热后的降解峰,而主峰后至主峰保留时间的2倍未见杂质峰[1~4]。

3结果

注射用肌苷(粉针)的平均杂质含量为0.022%。肌苷注射液的平均杂质含量为1.070%。

4讨论

本实验先采用预试液来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和积分参数,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杂质的含量,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出供试品中杂质的含量[5]。从测定的结果可以看出,注射用肌苷杂质含量明显小于肌苷注射液的杂质含量,从峰型上看。肌苷注射液的杂质峰基本都在主峰前,说明导致肌苷注射液杂质含量高的原因可能是因灭菌过程中受高热分解所致,还有可能的原因是肌苷在水溶液中易发生水解,产生次黄嘌呤和D-核糖[6,7]。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2010:53.

[2]安登魁.现代药物分析选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42.

[3]刘文英.药物分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

[4]覃若林,区国萍,程坚理.关于肌苷制剂中含量测定方法的讨论.中国药学杂志,1996,31(3):175.

[5]袁成,王景祥.肌苷制剂的HPLC测定.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5,26(8):363-364.

[6]陈震,姚木林.HPLC法测定肌苷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安徽医药,2003,7(4):298-299.

[7]张莉,唐双焱,李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苷注射液中的含量.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0,21(4):193-194.

【收稿日期】2011-04-15

(本文编辑:刘曾敏)

推荐访问:注射液 杂质 注射用 含量 粉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