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如何开展基层市场监管工作几点思考6篇

时间:2022-09-20 17:35:03 来源:网友投稿

如何开展基层市场监管工作几点思考6篇如何开展基层市场监管工作几点思考 关于市场监管基层队伍建设工作的浅析 2014年底,XX县实行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合一”改革,组建县级市场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开展基层市场监管工作几点思考6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开展基层市场监管工作几点思考6篇

篇一:如何开展基层市场监管工作几点思考

市场监管基层队伍建设工作的浅析

  2014 年底,XX 县实行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合一”改革,组建县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并按片区设立了七个市场监管分局。各分局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第一要务,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宽松便利的发展环境,稳步推进基层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三局合一”改革的基本情况 XX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组建,划转合并了原工商局、质监局的全部人员、资产以及原卫食药监局部分人员,并按照“厘清责权边界,职责不丢不漏、整合不留死角”的原则,对职责调整、任务分工、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责任划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在县局设立了 13 个职能股室、1 个直属行政机构、4 个事业单位。在乡(镇)设立的 7 个片区分局。目前全局共有在编人员 62 人,其中分局 24 人。组建后的市场监管局,以“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为指导,认真履行市场监督管理各项职责。

 二、基层队伍建设情况 (一)健全机构,有效提高执法质量。在县局设立政策法规股,负责政策研究、规范性文件审核清理、行政处罚案件审核等业务工作,对分局行政执法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同时,设立经济检查大队和稽查大队,分别负责综合执法和食品药品稽查工作,

 进一步增强了查处大案、要案的能力,有效提升整体执法水平。

 (二)完善制度,努力提升监管水平。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自由裁量权标准、行政执法管理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案卷评查。针对商事制度改革后市场主体大量涌现、监管难度广度深度随之增加的新情况,积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以企业信用监管为核心,不断强化企业信息公示、信息共享、联合惩戒,建立健全重点“监管清单”,将有限监管力量从普遍监管转向集中抓重点、攻难点上来,提升了监管力度和强度。

 (三)狠抓党建,切实加强廉政意识。积极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制定印发了《XX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6 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安排意见》、《XX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清单》、《XX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等文件,实行签字背书,层层签订责任状和承诺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积极推进纪检监察、明查暗访常态化,纪检组长亲自带队严查工作纪律。严格落实考勤签到和请假报备制度,每周统计考勤情况并公示。目前,共签订《XX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状》25 份、《XX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状》1 份、《XX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6年党员干部职工廉政勤政承诺书》46 份、《XX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6 年度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承诺书》7 份。积极开展党建约谈工作,通过主要领导约谈班子成员、班子成员约谈分管

 股室、分局的形式,推进党建约谈常态化,使党建约谈成为纠正错误、强化政治纪律意识的有力武器。目前,共开展常规约谈10 余次,对上班迟到的 3 人开展诫勉约谈 3 次。

 三、存在的问题 “三局合一”以来,基层队伍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基层人员力量薄弱问题。目前,市场监管部门面临着“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条线”的基本现状,每个分局人数在 3-4人,同时要对应完成县局数十个股室安排的工作,导致基层分局事务繁多、压力巨大,忙东忙不了西、顾头顾不了尾,加之人员老化严重、新生力量补充较慢,不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和高效落实。

 (二)基层分局执法监管面临难题。市场监督管理分局是最基层的单位,处于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最前沿,从实践情况来看,基层分局在行政许可工作方面落实较好,但在行政执法方面,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层分局执法力量不足。机构改革后,分局数量增加了,但分局人员数量在原来基础上下降较多。按照“权力下放、重心下移”的要求,工作任务层层下放,在人员还未完全增加到位的情况下,一些基层市场分局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导致出现消极应付的情况,影响工作积极性。

 二是队伍、职能、业务融合力度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分配工作任务时仍以原来的工商、质监、食药监条线作区分,条线管理的痕迹依然十

 分明显,各类业务工作还未完全融合,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三是业务能力与工作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在机构改革初期,因人员无法均衡分配,部分分局无食药或质监方面人员,导致分局在开展质监、食药监业务时无从下手。尽管今年以来上级食药系统、质监系统也组织了许多业务培训,但基层市场监管队伍能力素质与监管要求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四是监管执法配套保障体系与改革进度不同步。主要是改革后相应法律法规并未及时更新,导致一些问题在立法层面难以衔接,基层执法人员在工作中无所适从;另外,当前的业务信息系统错综复杂,日常办公、行政许可、行政执法、企业信用信息建设等存在多套系统,无法规范统一,增加了基层业务工作量。五是上级要求与地方规定存在冲突,导致基层在执行政策方面无所适从。在商事制度改革工作中,国务院要求各地大力推进“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等改革,目的是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市场准入门框,但从实践看,地方政府在决策部署方面,往往会附加一些“土政策”,与上级精神存在明显的冲突。例如,地方政府规定经营者在办理营业执照时需提交“诚信计生证明”、经营场所未违反“两违”规定证明等,明显增加了企业办照门槛和前置手续。同时,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部分部门在执行政策时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例如,对于办理了营业执照、但未办理专项审批手续的无证经营行为,相关部门认为是“超范围经营”,要求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查处。六是基层工作风险较大,部分工作人员存在消极懈怠情绪。各地都强调监

 管职责下沉,但由于基层监管力量和能力严重不足,无法从根本满足监管要求,保障市场安全,工作风险系数提高,基层人员存在流汗、流血又流泪的现状,从而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下合上不合遭遇尴尬 “三局合一”后,市场监管局同时对于州食药、工商、质监部门和当地县委政府,存在“一个儿子几个爹”的现状,各个部门对工作的安排时间节点不一致,导致部分工作经常出现重复安排、重复检查的情况,增加了基层工作压力。例如,在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等领域,存在一个文件多个部门在转发,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不一致,导致文件重复处理、工作重复开展等现象。

 四、工作对策 从实践情况看,仍需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在更高平台上以更大勇气和举措推进基层工作格局持续变好。

 (一)认真思考未来之路,从顶层设计上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境。尽管从目前看,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改革模式是大势所趋,但不得不指出,当下的改革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当然也有学者指出,可以充实基层监管力量,增加食品药品监管资源特别是基层监管资源,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但从运行的结果来看,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食药监督管理的专业性、连续性等方面都与上级要求存在巨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当以更大的决心、站在更高的平台

 上从体制上解决这一难题。

 (二)科学划分权责,大力充实基层分局执法队伍。基层分局处在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第一线,要实现监管到位,必须科学划分县局与基层分局的管理权限,赋予基层相应的职权,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县局负责做好决策部署、业务指导、外部事务协调等工作,要为基层分局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对于重大、复杂的行政执法案件,做好集中办理工作,对基层做好目标绩效的考核评定工作。对于基层分局,要确实得到充分的行政管理赋权,如在干部管理上,将一般干部的日常管理、考核、奖惩赋予基层分局领导,给予充分的自主权,使分局领导能够做到管人与管事相统一。同时,要在人员、经费等方面向基层分局倾斜,保障基层分局工作的正常运转,有效缓解基层分局工作压力。

 (三)坚持改革导向,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深入推进事中事后监管。一是上级相关部门要坚决落实国务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加快配套政策、规定的出台,及时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对当前一些与改革精神不符的地方性法规或政策加以清理或修订;二是要进一步改革监管模式,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将其应用到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工作中来,有效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监管模式;三是要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促进企业进一步提高主体责任意识;四是要优化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做好软件系统的整合和改造工作,通过整合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实用性,构建

 “一体化”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五是要实现投诉举报“三线合一”。加快推进 12315、12365、12331 投诉举报热线的整合管理,实现各类投诉举报集中分派、并网处置、高效办理,加大对群众利益的保护力度。

 (四)加快知识更新,提高适应新形势的能力。根据当前基层分局干部素质的实际情况,应努力开展好三个层面的培训。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培训。要始终将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无论监管任务如何繁重,都必须加强对基层干部教育,提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同时,要加强干部认同感教育,消除原工商、质监、食药的条线隔膜,使基层干部在市场环境多变、监管对象复杂的形势下,始终保持较好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使业务培训制度化、系统化。重点培养实际运用法律法规查办经济违法案件的能力和查处复杂、新型疑难案件的能力。要认真组织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文书,根据当前执法监管的重点难点,从众多的法律法规中精选出重点法规进行学习研讨;三是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提高监管的科技水平。重点要加强对计算机操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方面的专业培训,实现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监管执法的科技含量。

 (五)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责任监督机制。要把责任监督的原则性与提高执法人员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在当前许多市场监管法规不细、操作执行标

 准不明、政策与法律时有冲突、执法工作需要服从社会稳定等情形下,监督问责时需要将法律法规是否完善、执行标准是否明确等因素考虑进去。

 综上所述,基层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员力量严重不足、权责不平衡、行政执法风险较高等方面。如何科学解决好基层的这些后顾之忧,是调动基层积极性的关键所

篇二:如何开展基层市场监管工作几点思考

前基层市场监管局监管执法模式的思考 当前,江苏省地市级以下的工商、质监、药 监局等进行了合并。机构的合并意味着职责进行 归整 ,原来几个部门的职能全部由一个新部 门来 落实。

 目前 ,由于原先的质监 、药监在各乡镇街 道 ( 园区 ) 一般都没有设点 ,所以,最后执行者 就是基层工商分局 ( 所 )。但合并后的监管执法模 式均处于 “摸着石头过河” 阶段。如何更好更快 地探索规范统一的基层监管执法模式已成为亟待 解决 的问题 。

 一、 当前基层市监局监管执法模式的 现状 1.以网格化监管为主。宜兴市市场监督管理 局现有 17个基层分局 ( 5 个待成立 ),基层分局 ( 所 ) 一般分成三个组,即综合管理组 ( 内勤窗 口登记 )、巡 查组 和办案组 ( 有 的还没有 此组 )。

 现在的监管执法模式是以 “网格化” 板块制监管, 即市局条线制布置业务 ,条线会议由分管局长或 专管员进行传达 ,分局 ( 所 ) 以地域划分为几个 监管区,由分管局 ( 所 ) 长各带一个监管区进行 统包管理,包干中往往是以组长为主,管理区域 还没有全部落实 “ 网格化” ,组内每个人的分工区 域和分管职能不甚明确。

 2.执法监管效 能现状不甚 理想。基层 分局 ( 所 ) 往往处于事务很多、疲于应付的状态 ,创 新性主动性不强 ,执法办案处于有举才查有诉方 处 的状态。例如,一季度和半年我局食品案件 的 情况去年和今年同比看 ,大相径庭,当然环 比看 可以,在无锡地区看也排在前列。

 3.监管执法考评模式不明确,考核细则无参 照。基层建设的 目的在于确保队伍正确履行法定 职责,基层建设 的成效也需要通过各项业务工作 的数量和质量来体现。现在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 文 /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市场监管局虞伟民徐健 法定评价细则 ,许多地方也正在努力摸索,导致 监管执法模式还在探索阶段。

 二、当前基层市监局执法监管模式的 优缺点 1.优点 :一是条线布置 ,上情得以迅速下达。

 科室布置任务 ,一般要求分局分管局长参加,扩 大一点带条线专管员 ,回去再 由分管局长进行布 置 ,上面的情况能迅速进行贯彻。二是片区包干 , 职权相对明确。每个分局原来都是一正二副职, 副职按地区划分包干 ,带领几个监管同志 ,片区 明确 ,责任 田清楚。三是片区中组长汇同分管局 长进行负责,监管过程比较清楚。

 2.缺点 :一是条线布置 ,参会人员若有个人 观点 ,不能全部传达到位。二是片区管理责任只 在片区,分局不能有合力。三是片区管理,责任 大的往往是分管局长和组长,个人的能力和责任 意识不能很好发挥。片区中的网格化管理要求人 人都是全能型干部,不甚现实。

 三、当前基层市监局监管执法模式的 建议 1.全 面建立科 室分局 条线 制 ,分局 三块监 管 执法制模式。科室对分局条线指导不变,开会时 可适当扩大参会层次人员 ;分局中建议成立三种 互为依托和补充的监管制度,即成立细化的片区 监管组 、日常的监管巡查组和案件查办组。具体 来说片 区监 管组就是 “片警 ” ,主要 了解分管村社 区的经济户口情况,负责分管片区的 日常事务 , 掌握片区经济户 口监管对象的第一手情况,相当 于活地图,l:L~n证照管理 ( 登记与抄告 )、投诉 处理 、年报管理等,一般 2 人一组,其中一人定

 点联系 2 到 3个村或社 区 ;监管巡查组完全是巡 查,可以巡查全分局区域 ,查到的问题可以自行 处理或汇同交给片区监管组或案件组处理,相当 于一个巡视组,可以发现问题案件,也能发现一 些片区监管组忽视的问题 ;案件查办组就是主要 负责分局或上级交办的案件查办 ,必须配备 2 名 以上的办案能手,既能发现巡查组未发现的案件, 又能查办片区监管组不能发现的案件 ;特殊情况 下 ,各组人员可以临时调配,这样三管齐下,互 相联系,各有侧重,形成合力,效果肯定不一般。

 举个例子,宜兴局下辖的最大的分局宜城分局 30 名同志,其中领导一正三副共 4 位 ,还有 26位同 志,分管 34个村社区,假如按此模式,三个副职 可各管一组,扣除综合组 3位同志,还有 23位同 志,其中2 名可列案件查办组 、3 名可列巡查组 、 17名 同志各联系 2 个社区村。但 片区监管组的 工作量相对要大些,分局现在约有各类经济户 口 25000户 ,人均要联系 1500 户,如果是一名新同 志 ,一天联 系 30 户 ,2 个月 可 以全部 联系一 遍。

 最小 的分局西渚分局 7 名同志 ,一正一副职,2 名综合组,只有 10 个行政村 ,经济户口700 户, 还有 3人可依此法各有侧重,1人定村社区联系, 2 人结合巡查办案 。

 2.切实部署 ,认 真推动科 所分局联动制。

 专业性特别强的科室业务还只能先由科室直接处 理,分局配合处理,逐步再将专业性强的业务下 放分局。比如特种设备检测 、药品医疗器械监管。

 局里每个科室可结对一个分局,强化业务指导, 每年 进行结 对轮换 ,同时进 行业务全 员培训 ,推 动建立专业 队伍 。

 3.积极推动政府主导 ,切实建立一次性 日常 联合检查制度。现政府正在清理权力责任 ,宜兴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在最新的依法事权 1 1 88项, 其他部门肯定也有依法的事权,不妨积极向政府 建议 ,将所有 的事权 列 出一 张公开 的检查 表 ,要 去企 业检 查 ,先 叫企 业 自查 ,再 由政 府 主导 联合 各部 门定期一次性检查 ,既可节约行政资源,又 可方便企业应对检查。这方面天津市已有尝试 , 天津 市市场 和质量 监督管 理委 员会于今 年 4 月下 旬先在滨海新区随机抽查联合检查试点 “一份表 格 管检查 ” ,并 已向全市全 面推 广。“一张表 格管 圈 礤 萄 检查 ” 即随机抽查联合检查记录表包括企业基本 情况、监督检查项 目、监督检查项 目对应的人员 等信息,由区政府制订联合检查计划,名监管部 门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企业进行联合检 查 ,由此实现多部门联合一次检查 ,( 也可请专业 中介机构参与 ),与此同时设定较低的检查抽取 比 例,体现无过错推定原则,被抽取的企业只要保持 良好的信用等级,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被再次抽查。

 4.狠抓重点工作落实 ,推动效能建设。实现 属地管理后 ,基层市场监管局有了更大的组织开 展监管执法的 自主权 ,要强化风险意识,科学组 织各项监管执法行动 ;要建立健全岗位 目标责任 制,建立监管对象台账,细化监管内容,对其进 行全覆盖式服务监管,如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 管理委员会 目前印制的 《监督检查项 目目录》就 包 括 36 个 委办 局 的 196 个大 项 、524 个小 项 的监 督检查 目录 ;要抓住食品、药品、药械 、特种设 备安全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行动 ;要认真分 析组织开展有监管执法行动的经验体会和教训不 足,深层次查找能力素质、工作方法、联动协作 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监管思路 、改进监 管方法 ,努力提高监管服务工作效能。

 5.严格绩效考核 ,强化责任追究。要根据职 能的增加和调整,结合基层分局实际,认真制定 服务发展、打假执法、消费维权、安全监管、维 护稳定等各项职能工作细则和考核标准。要大力 培植示范样板 ,积极宣传先进典型,适时召开综 合监管现场交流推进会。要科学组织履职绩效检 查考核,增加考核评价频次,比如上海的工商 ( 市 场监管 )所就创新机制形成了执法监管评价标准, 分三级指标考评 ,对案件办理、信用公示等考评, 很有参考价值。要加强考评成果的应用,把监管 执法人员履职绩效与调资增资、岗位调整 、选拨 任用有机结合起来,对工作渎职失职并造成重大 影响的 ,从 严予 以过错追究 。

 机构合并是好事,事要做好却很难,但只要 把支持服务发展、持续关注民生、维护市场秩序 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肯定会实现 “1+1+1” > 3 的效果 。雹 责任编辑 /曾麒

篇三:如何开展基层市场监管工作几点思考

市场监管部门实行监督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成立专门的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效率,不仅能够优化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而且还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监管部门在实行有效监督的过程中,需要强化监管队伍,不断升级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案,对市场变化形势进行有效分析并制定科学的定位管理策略,继而为发挥明确的市场监管水平提供保障。文章主要研究市场监管部门实行有效监管的策略。

 市场监管是政府开展行政执法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市场内外各部门有效工作的前提基础。但是,在实行监管的过程中,由于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形式较为单一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市场监管效率,使得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无法得到

 充分有效的发挥,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甚至还会削弱监督的公正性,破坏力极强。

 一、当前市场监管部门实行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建立明确统一的监督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不断调整和健全发展,工商监管、食品药品监督以及质量监管实现了三部门合并,并成立了专门的市场监督部门,用于整顿整个经济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稳定。但是由于合并时间短,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职能依然相对独立,各成体系,相互之间在行政执法和程序划定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不统一性,重复监管的情况严重。同时,行政执法所要突出的是市场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但是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程序划定尚未统一,监管力度和惩戒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有序发展。

 (二)监管的形式单一

 以往的市场监管形式较为单一,大多以被动监督和控制监管为主,即通过案件的审查或者是必要的行政处罚等方式来依法对违规操作行为进行惩治和监管。随着部门合并,这种被动监管的方式依然大量存在,而针对市场监管部门内部所存在的不良监管甚至是不作为的情况,也缺乏上级明确的监督和管制,管理创新力度不足。除此之外,在调整了市场

 执法监督体制之后,地方保护主义和垄断主义又一次抬头,使得监管部门对物权或人权的管理有所削弱。市场监管主要涉及的内容围绕不正当竞争展开,如果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势必会导致相关案件的审查和监管方式的执行越来越困难,出现监管不力的情况。

 (三)监管内容有待完善

 市场监管部门职能发挥的成效,是由监管方式、监管内容以及监管力度等决定的。尤其在监管内容方面,有些监管人员存在认知误区,认为只要做好实体监督即可,对程序或隐形流程的监管过于疏忽。或者是认为只要对经营者的合法性或者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即可,至于是否存在恶性竞争或者利益勾结等,在监管方面还很少涉及,监管行为时常发生在事后,缺乏过程考评和执法监督。还有一些监管部门忽视了对人员的有效监督,惩罚力度虽然逐渐增加,违法或违约成本增加,但是在人员追责方面存在机制不健全或者执行力不足的情况,容易让一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除此之外,行政监管的法律体系也有待健全,无法与时俱进地为科学监管和有效管理提供准确依据。

 二、市场监管部门实行有效监督的策略 (一)有效树立正确的市场监督管理理念

 观念的缺失或错误是影响行政管理部门科学执法以及有效发挥市场监管重要作用的原因。因此,要从观念的角度入手强化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执法意识。首先,要加大对市场监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充分意识到有效监管的重要性,并强化自身的自觉性,能够在发挥监管职能的同时接受相关单位的监督,从而保证监管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例如,市场监管部门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或考核方式,经常性或有计划地对部门领导、基层员工等进行执法审查、执行力培训以及行为考核等教育,以强化思想教育和引导的价值。通过培训及考核,要求部门领导和基层员工不仅要完善的市场洞察力,还需要强化自身的应变能力、管理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有效监管的同时自觉接受监督,始终可以忠于法律、忠于人民,提升监管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二)形成统一的合力监管

 市场监管部门所开展的各项监督工作要以全局为出发点,并站在统一的立场和整体的高度来思考和审视问题,并保障各部门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协调运转,建立切实可行的执法监督机制。基于该背景,想要切实改良以往事后监督的模式,需要监管部门将监督人和监督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面强化行政监管的时效性。例如对某项生产内容进行全流程监管,一旦发现违规操作要对具体的执行人进行明确审查,

 了解前因后果并实现追责处理。对于一些失职甚至是违法行为,也必须做到彻底问责,以儆效尤。

 (三)切实建立并维护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

 市场监管部门在发挥行政职能以及执法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促进监管手段的统一性、公平性和严肃性。基于此,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首先,要强化对监管人员的有效监督。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函告制度对市场监管部门的全体成员进行明确的行为约束,一旦发现行为不当甚至是违法要立即取缔其执法资格,并明确责罚内容。而针对一些情节较轻的,则可以在纠正意见的引导下发出执法监督通知书,使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针对部分市场监管部门普遍存在的行政管理问题或执法问题等,上级监管部门可以直接向其提供监督意见书,明确其中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跟踪或跟进。而一些容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的情形就可以及时向执法监督部门汇总或报告,切实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必要情况下可以联合其他执法部门对其进行警告和彻底整治,以此来整顿和优化市场秩序;其次,要强化对市场的监管。无论是消费维权、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产品质量控制、市场秩序维护还是企业准入等,都需要建立明确且针对性强的监督管理体系。如市场监管人员通过以往类似案件的处理来总结经验教训,出具更为鲜明和具体的监督管理办法,对市场中违

 规、违约和违法等操作行为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和管控。而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或者不同的行业要素,则更需要进行细化和审查,突出质监、食药和工商监管的特殊性,并依照《行政復议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基础来促进市场监管的科学性。

 (四)搭建完善规范的市场监管制度准则

 首先,要完善评查制度。行政许可或行政处罚在具体的市场监管中,实践性较强,而且适用范围较广,整个制度机制也相对成熟稳定。因此,要强化其应用力度,一来有效判断监管内容是否在合法的范围内开展工作,二来也能判断监管流程是否符合规范等,以此来满足对各类案件、纠纷、意见等审核和管理的需求;其次,要不断加大问责力度。在实行有效监管的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要根据实际的市场生产要素以及以往各类监管结果,提升违约、违法成本,使各类企业或机构能够认识到扰乱市场秩序、垄断市场格局以及行使地方保护主义的严重后果,能够主动承担起稳定市场秩序的重要责任,从而发挥主体地位。除此之外,市场监管部门也需要始终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接受监督,为各企业各机构严格要求自己起到表率。而在制度宣传方面,也需要落实到企业或机构个人头上,将安全生产、质量监管以及自我监督等理念深入人心,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的舆论引导

 作用,为市场的发展和进步创建更为宽松且自由的环境,为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奠定坚实可靠的保障。

 三、结语 要想整顿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政府始终发挥行政管理和监督等职能,成立完善的市场监管部门,将各个职权集中起来,并落实到个人头上以发挥明确的市场监管效能。在践行中要求市场监管部门要有效树立正确的市场监督管理理念,有效接受上级监督的同时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建立完善、科学的市场监管机制和相应的惩戒制度,有针对性地提高违约、违规和违法成本,使市场内各企业或机构能够认识到履行职责的重要价值,进而为规范市场秩序提供坚实保障。

篇四:如何开展基层市场监管工作几点思考

21-7三是改进督查考核方式方法。总结推广先进地区做法,建立市场秩序、质量安全、消费环境等指数考核评价模型,多维度采集数据信息,以指数评价实现对市场监管工作成效的科学衡量。以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感受作为重要标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避免简单采取以是否出台文件、召开会议、记录留痕来衡量工作成效。(四)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一是强化上级部门行政执法监督。建议依据法律法规规定, 制订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监督规则,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进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监督下级市场监管部门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履行职责,避免职能越位、缺位、错位。

 建立健全履职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及时纠正不合法、不正当的行政行为。

 按照法律规定和部门职责,支持下级市场监管部门正确履职,实现“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切实保障基层人员正确履职。二是完善“条块结合”管理机制。

 坚持和完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优化、拓展“条块结合”的实现形式。在干部选拔任用、专项经费保障转移支付、考核奖惩等方面,适当强化上级市场监管部门的话语权,巩固优化统一市场监管体制。三是建立市场监管约谈制度。加强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积极支持基层党委政府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强化属地领导。根据促进区域市场监管执法、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秩序需要,参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约谈规定,建议研究制订《市场监督管理行政约谈规定》,由市场监管总局、省局约谈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不到位的市县政府和同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通报情况、指出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督促整改到位,形成权威高效的层级监督,为基层市场监管职能到位提供制度保障。责任编辑:王 琳、张 维合规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治理方式,运用 ISO37301标准予以规范,对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意义重大。引入 ISO37301 标准,逐步引导我国企业开展合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通过合规监管提升市场监管的行政效能,是当前我国市场监管领域推进管理方式改革和创新中一项有战略价值的研究。一、合规管理及发展简介从合规理论角度出发,合规管理不仅包括企业治理方式的合规, 还包括行政监管激励机制的合规、刑探索市场监管领域合规监管的必要性思考洪 海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关系愈加复杂,全球产业链进入深度调整与重构时期,各国建立了严格的合规监管制度,监管机构加强了立法深度和执法力度,引导和督促企业实施更加主动的合规经营。

 日前,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 ISO 37301 :

 2021 《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以下简称 ISO37301 ),规定了组织建立、运行、维护和改进合规管理体系的要求。

 研究合规监管对确定合规监管要求、明确合规管理方向至关重要,对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具有积极意义。对市场监管领域合规监管的探索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应当在顶层设计、人才培育等各方面作出应对之策。关键词:市场监管 合规管理 合规监管试点作者:洪海,原江苏省苏州市市场监管学会副会长。市场监管现代化77

 2021-7法激励机制的合规等。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源于公司治理方式的企业合规机制,逐步被纳入政府行政监管和刑事司法的制度体系中来,成为对企业进行行政监管激励和刑法激励的重要手段。企业合规管理的起源,可追溯自 1977 年美国颁布的《反海外腐败法》。这部法律致力于反腐败行为的合规管理,禁止美国企业在海外业务中贿赂当地政府官员。

 现代意义上的合规管理始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

 目前,全球公认或正在执行的企业合规机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际组织对缔约国公司治理的指引或行动指南;另一类是企业合规中最为核心的反腐败行为公约或代表国家的法律。合规管理及理论体系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各类合规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已由最初企业内部的治理方式,演变成政府部门监督和管理企业依法经营的一种法律制度,已成为各国特别是欧美企业应对政府监管要求和社会公众期望的必然措施。我国合规管理尚属起步阶段,相对应的合规监管制度建设滞后。近年来,合规管理只在金融、证券系统及央企中开展,金融证券监管机构与国资监管机构也对应开展了合规监管的探索。

 为引导央企合规经营,2016 年 4 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在部分中央企业开展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中央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选择中国石油、中国移动、招商局集团、中国中铁和东方电气五家央企作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试点。当前,引导企业合规管理已经引起国家及全社会关注。

 2017 年 5 月 23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指出:“加强企业海外经营行为合规制度建设”。

 2020 年 3 月,最高检启动涉案违法犯罪依法不捕、不诉、不判处实刑的企业合规监管试点工作。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积极开展企业合规探索; 2020 年初,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开展了《食品生产企业合规与市场监管问题研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从 2012 年起积极参与到合规管理体系 ISO19600 、ISO37301 等国际标准的起草中; 2017 年 12 月 29 日,原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发布 GB/T35770-2017 《合规管理体系指南》。二、市场监管领域建立合规管理制度的意义引导企业合规管理,建立市场监管领域合规监管制度,对于探索利用合规监管方式,实施激励性监管,推动企业内生性监管,提升市场监管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一)净化市场环境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平竞争与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而企业是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重要力量。企业应加强自我约束,落实主体责任。虽然政府监管部门及国家司法机关可以依据法律法规,给予违法失信企业必要的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但这种依靠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维持市场秩序正常化的做法,无疑会加大社会治理成本。因此,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最经济的途径,就是从宏观层面提高企业自我约束的能力。从这个角度分析,需要引入合规管理标准,通过提高企业合规管理能力以实现在市场中自觉维护好市场秩序,从而实现市场监管行政效能的提升,最终实现净化市场环境目的。(二)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2014 年启动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我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世界银行发布的《 2020 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列第 31 位,连续第二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制排名前十。

 然而,认真分析报告中所有分数提高的项目,其数据主要都来自政府主导的改革,包括相继出台或修改了法律法规、加大了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民事权利保护等。

 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营商环境还有很大改善空间,需要引入合规管理的理念,加强企业自我约束和管理,通过改善企业交易的信用环境,提升我国营商环境。(三)加强社会共治的需要2015 年 10 月,《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明确将社会共治列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一项重要原则,要求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意见》对市场主体明确提市场监管现代化78

 2021-7出了引导市场主体充分认识信用状况对自身发展的关键作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诚信自治水平;对行业组织提出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行业协会、商会开展信用评价、咨询服务,法律培训、监管效果评估,推动监管执法和行业自律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社会共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履行企业在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的义务,既强化了企业自治,也促进了企业合规管理;另一方面,发挥和借助行业协会作用,更有助于督促与规范行业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运行。(四)提升监管效能的需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推进市场改革。

 在这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本应由市场决定的事项还权于市场,而市场的主体是企业,向市场放权,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向企业放权。要实行政企分开,将企业应有的管理自主权归还给企业,实现“我的企业我做主”。市场主体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若不能真正落实到位, 势必影响市场监管效能提升。所以,引入合规管理标准,推动我国企业合规管理,对于提升市场监管效能不仅有现实的积极意义,更有其战略意义。三、市场监管领域合规监管面临的困境我国企业合规管理起步较晚,市场监管领域合规监管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推行合规监管面临许多困境。(一)监管理念问题合规监管的前提是合规管理。合规监管与现行监管方式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核心是对合规管理的监管,是对企业违规风险的预防性监管,后者则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结果的监管。

 尽管通过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但并未改变其监管的内容依然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结果的监管。

 另外,合规监管模式下,违法企业以合规换取行政和解将成为合法程序,这与当前一般情况查则必罚有很大差别。

 因此,市场监管领域推行合规监管将面临理念转变的问题。(二)法制滞后问题我国合规管理尚属起步阶段,相对应的合规监管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尽管《关于在部分中央企业开展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反不正当竞争法》《出口管制法》《行政处罚法》都在相应条款中体现了合规管理的行政激励机制,但总体上说,我国法律体系中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合规激励机制。这就使得市场监管领域开展合规监管缺乏法律层面的制度保障。(三)信用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水平显著提高。

 但不可否认,经济活动中仍存在制假售假、商标及专利侵权、逃废债务等现象,社会信用的整体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此外,受传统观念影响,市场监管部门在办案过程中,有时会受到社会各方面人情因素的干扰,行政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面临挑战。(四)专业人才问题拥有一支独立而有权威的合规团队是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基本要素之一。这既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合规监管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也要求专业律师队伍、会计师事务所、认证评价机构等合规管理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专业人才匮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企业需要引进、培养具有各方面专业知识又懂法律的高素质人才;市场监管部门需要深入研究合规管理相关理论问题,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紧迫感,加强合规监管的人才培训;第三方机构应尽快积累符合合规标准的业务经验,为未来市场监管开展合规监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四、市场监管领域合规监管的对策与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合规监管探索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无论在制度设计、监管方式及内容上都具备开创性。(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是开展市场监管合规监管的基础与依据,同时也是市场监管开展合规监管的法制保市场监管现代化79

 2021-7障。

 目前,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散见一些有关企业合规管理的制度安排,但尚缺乏全面的制度性顶层设计。应尽快出台合规管理与合规监管的专门法规,从法律层面保障合规监管的顺利开展。国家行政机关及司法机关对合规管理应出台相应行政与司法的激励机制。法律法规修订时应当考虑合规管理与合规监管的因素,完善相关条款。(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合规管理2020 年 3 月,最高检启动涉案违法犯罪依法不捕、不诉、不判处实刑的企业合规监管试点工作。

 “落实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于不捕、不诉的企业,可以督促其做出合规承诺”,是最高检对试点工作提出的要求。

 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借鉴最高检的做法,出台相应行政激励措施,对建立合规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轻微违法且主动披露并承诺合规管理的企业,可以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同时督促企业加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全面促进企业合规经营。(三)积极开展试点探索合规监管先试点后推广是适应国情的改革路径选择。一是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试点企业及实施试点工作的市场监管部门在政策层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二是可选择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作为试点区域,其他地区根据自愿的原则开展试点。三是选择食品生产等政府、社会、消费者普遍关注的行业。四是在不具备建立综合性合规体系的企业,可以针对试点企业特定的风险,量身打造专项合规计划。

 五是对实施合规监管的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业人才培训,以适应合规监管的需要。

 六是引导与鼓励试点地区的律师、会计师事务所、认证机构积极参与企业合规管理试点,提供第三方服务。(四)加强社会共治完善行业自律加强社会共治格局需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实施合规管理需要较大的管理成本支出,中小企业应建立合规管理体系,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受到一定制约。因此,基于社会共治的要求,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和引导行业组织发挥服务平台的作用,集中资金、人才,借鉴“公共实验室”理念,建立合规管理专业服务机构,为行业组织成员提供专业的合规服务。(五)加强行刑衔接完善合规监管一方面,依法建立行政与司法激励制度,做好行刑衔接;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监管部门目前没有引入合规监管,根据现行市场监管法规,企业违规不依法查处或应当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不移送者,公职人员将被依法追究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合规监管试点后,...

篇五:如何开展基层市场监管工作几点思考

16—4聚焦食品安全J【管关于构建基层市场监管“社会共治"体系的思考蒋狄波朱剑钟陈武东2014年以来.浙江省在市县两级陆续开展市场监管机构组建工作.这次机构改革整合了行政监管力量。解决了食品安全等领域多头管理的问题。也提升了部门服务发展的能力。但也应看到,改革的效果并未完全达到预期,尤其在提高监管效能、确保监管到位上,离社会和民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基层市场监管人少事多、履职能力不足、履职风险高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好外力提升基层市场监管能力,成为摆在基层市场监管负责同志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本文以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合一”的机构改革为背景。探讨如何用足用好社会力量、借力“社会共治”实现市场监管工作的全时全域覆盖。一、市场监管“社会共治”的理念内涵和重点领域“社会共治”已成为当前热词,主要是指在多元化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构建的包括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共同治理格局。其核心理念是逐步摆脱单一的政府一元管理模式,强调培育“参与型公民”和“参与型社会组织”。通过赋予社会更多的自治空间与自治权力.进而实现以法治为保障、以共治为路径、最终实现善的治理。推进市场监管“社会共治”。即推动市场监管工作的社会化,指将原市场监管系统的内部工作转变为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活动,其核心是延伸市场监管的社会化触角,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笔者认为,在“三合一”体制下,推进基层市场监管社会化的重点领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领域。近些年,各种食品安全违法信息不绝于耳,公众对食品安全现状总体是不满意的,食品安全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个重大、复杂和长期的社会热点问题。由于食品生产经营行业链条较长,主体点多面广,而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管专业性要求高。单靠基层市场监管有限的力量无法实现全程全覆盖及有效的监管,迫切需要整合多方社会资源,动员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治理。二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如何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重要课题,对市场监管部门而言,营造和谐有序的消费环境,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以前那种以“和稀泥”式调解为主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胜任当前消费维权的履职要求。由于消费行业涵盖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又多具有隐蔽性,网络经营、新型服务业等新领域的消费维权更是市场监管部门履职的新课题。摆脱个案调解的原有模式,全面营造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氛围,从而对消费侵权行为进行全面有效的震慑,必须借助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以及广大民众的共同参与。三是商品(产品)安全监管领域。商品(产品)安全与消保维权息息相关,商品(产品)质量问题往往会导致消费纠纷的发生。鉴于商品(产品)的种类更多、质量评判更复杂。必须引入专业机构、新闻媒体、行业权威等外部力量,协助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相关监管工作,尤其应切实强化各类产品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督促其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四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领域。特种设备不但包括企业生产用的起重机械、压力锅炉等。电梯、游乐设施等更是广泛分布于居民区和公众聚集场所。与企业安全生产和居民生活娱乐高度相关。仅余姚市,目前登记在册的特种设备就达2.05万台。而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基层干部仅有二三十人。从事突发事件处置和重点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管都已捉襟见肘,大量的日常监管和安全维护工作必须交由其他社会力量来承担,作者:蒋狄波、朱剑钟、陈武东.宁波余姚市市场监管局。呻囡市绚盐{I研宄55万方数据

 聚焦食品安全监管2016—4其中强化特种设备所有人的第一责任显得尤为重要。五是无证无照经营监管领域。无证无照经营存在成因复杂、个体差异大,涉及法律法规及职能部门众多等现实特点,依靠传统单一的行政手段进行整治规范,不但效率低下且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其不足和缺陷已成共识。应切实形成全社会关注无照、全社会出力遏制无照的良性氛围,综合利用政府、业主、公众等各方力量,进一步明确相关方责任。削弱无证无照经营根基,引导违法经营转化,才能促成无证无照经营问题的长效解决。二、当前推进市场监管社会化面临的困难和问墨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治理。在基层市场监管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推进市场监管社会化成为当务之急。但从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来看,虽然各地都形成了大量的调研成果,也有较为全面的工作设想,但成功实现基层市场监管“社会共治”的案例却较为稀缺。究其原因,是推进市场监管社会化面临着重重掣肘,许多客观的困难和瓶颈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一是市场监管社会化没有现成模型可借鉴。由于政治体制、固有理念、国民素质等原因。我国民众对政府的依赖度很高,普遍认为政府部门责任无限,能力上也无所不能,因此西方成熟的行政职能社会化管理模型在我国并不适用,参考和借鉴的意义不大。同时,国内市场监管改革各省各地各搞一套。没有统一的模式,进度和实际效果也参差不齐,目前很多地方仍处于改革后资源整合、机制理顺和队伍融合的过程中,推进基层市场监管社会化的条件仍不成熟.难有可以推广的成功经验。缺乏借鉴和参照,增加了推进市场监管社会化的探索难度,也容易走一些弯路。启动相关尝试的顾虑较多。二是部门职责社会化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能否得到社会各方的认同,是市场监管社会化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改革开放30多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积累了诸如贫富沟壑、城乡差距、权力腐败等社会问题,互联网的兴起更让各类负面舆情快速传播,部分民众对政府缺乏信任感的问题持续放大,导致政府部门很容易掉人“塔西佗陷阱”.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56呻阖育绚监管研究事。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民众对行政部门职责的社会化可能存在抵触情绪,各类媒体和村(社区)基层组织能否积极参与其中也存在疑问。这些都给推进市场监管“社会共治化”带来了难度。三是企业和行业的自我约束仍显不足。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民素质的提高却难以同步,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生产经营者的素质参差不齐,法制意识淡薄、唯利是图的例子屡见不鲜;同时,由人情社会迈向法治社会的进程仍任重道远,法律不完善加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仍或多或少存在,造成侵权假冒、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的成本较低,这些都令普法宣传和诚信教育的效果打了折扣,也影响了市场参与者依法守规主体责任的落实。此外,由于历史沿革等种种原因。我国的民间组织和行业协会多依附于政府部门而存在,其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较差,影响力和权威性也有所不足。引导其在市场监管“社会共治”中担当重任有较大难度。三、构建市场监管“社会共治”体系的几点建议推进市场监管工作社会化,既是我们降低履职风险的重要抓手。也是回应民众关切、更好地履行部门职能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可围绕“建立信任、夯实基础、先易后难、逐点突破、不断完善”的总体思路,分步稳妥推进市场监管工作社会化。逐步实现市场监管尤其是前述五大领域职能的社会化规制,形成并不断巩固“党委政府牵头统筹、监管部门积极推动、市场主体高度自律、社会各界正向参与”的共治格局。(一)明确责任边界,加强与其他部门和组织的纵横协作要构建市场监管“社会共治”体系,首先必须改变政府包管一切的局面,防止履职风险无限放大。一是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履职到位的具体标准。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三定方案》的要求,考虑当前基层市场监管任务和监管资源的对比,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以及检察院、法院的沟通,确定履职不到位要被追责的详细情形,有效解决行政监管风险兜底的问题,提升干部队伍的履职信心。二是构建横向联动协调机制。完善政府部门问信息共享机制,出台刚性规定落实部门协作责任。实现各部门管理职能的衔接,提高多部门万方数据

 2016—4 聚焦食品安全监管联合执法的响应度和实际效果。三是用足用好镇村两级基层协管力量。明确乡镇(街道)政府的作用和责任,落实其牵头协调的责任,督促其强化“多员合一”机制的经费保障。在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领域,细化制度、强化考核,不断完善乡镇(街道)政府负总责的履职机制。突出社区基层治理,在以村(社区)为单位的网格里明确协管员和信息员,建立与各小区物业的沟通协作机制。四是借力其他组织和机构开展监管辅助。通过建立专家委员会等途径,发挥市场专业化服务组织(中介机构等)监督和智囊作用,开展市场现状分析、风险评估以及科普宣教,听取特定市场监管问题的专业指导和建议。在无证无照经营监管领域,可发挥水、电、气等公用企事业单位的规制作用,通过要素制约提高监管效果;在食品安全领域,可联合金融企业扩大食品安全责任险的应用。也可通过加强与检测机构的合作强化监管技术支撑,以多措并举进一步夯实食品安全保障的基础。(二)强化主体责任,构建市场监管“社会共治”的关键环节通过“内提素质、外造氛围”,着力培育和强化市场的这种“自省”能力。从源头上减少监管的工作量。一是完善和加强对企业的信用约束。进一步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加强信用相关的数据归集和利用,依托共享平台加大信息公示力度,在各审批关口、各要素供给关口实施信用制约.并努力推出对企业、民众有用且方便查询的服务产品.让各类市场主体更加重视信用、珍爱信用。二是强化市场参与者的自我约束。确定重点行业开展经营者业前培训和业中定期教育.有效提升经营者依法守规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建立市场主体自我声明公开、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等制度,从机制上确保市场主体对自身生产经营行为负责;在培训教育、自我承诺等制度基础上,建立轻微违法违规行为计分制度.探索居于刚性行政处罚和柔性口头告诫之间的Et常监管新办法,督促经营者从小事小节做起,促使严守诚信准则,强化自我约束。三是切实发挥行业自律和区域自律的作用。依托现有的区域商会和行业协会,建立完善行业经营自律规范和自律公约,完善行业竞争规范,制定职业道德准则,并通过在一定范围内的公示提高其影响力和约束力。为协会(商会)对本行业(本区域)市场主体进行规范和约束提供抓手,引导协会(商会)接入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赋予其相应的数据应用和数据上传权限,并在企业的荣誉评定、上市、资质申请、重大项目招投标以及银行大额贷款等事项中,向协会(商会)听取意见,不断提升“行业自治”的现实效果。(三)完善沟通机制,争取市场监管“社会共治”的最大支持围绕市场监管社会化工作,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激发各方的参与意识,赢得信任,营造氛围,形成常态。这是市场监管“社会共治”成败的关键。一是提高“社会共治”的宣传效果。除现有的定期、常态宣传外.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如把食品药品等宣传工作纳入在校学生课程。对网民多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发布信息;不仅利用广场、公园、社区活动室等公共场所开展集中宣传等,也应用好横幅、广播、报纸等传统手段,宣传市场监管部门的履职成效和履职遇到的困难,宣讲识假、维权的知识,公布举报投诉渠道。力争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层次的民众均有机会参与市场监管工作的社会化。二是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作。深化与本地媒体及有影响力网络平台的战略合作,通过专版、专题片、深度报道等形式,不断丰富宣传内容扩大部门影响;积极做好舆情应对和热点回应。为基层市场监管树立“积极有为、开放透明”的良好整体形象。联合各商会(协会)、在主要媒体平台开设专栏,褒扬守信兴业的企业典型,曝光行业“害群之马”,打造媒体、协会和部门三方共建的信息发布平台,对违法和失信行为形成强大的威慑。三是丰富“社会共治”的渠道和载体。拓展公众参与市场监管的深度和广度.除投诉举报之外,可开辟多种社会监督途径,完善信用评价方法,建立参与广泛的综合评价机制。倒逼企业加强管理;加强检测中心及免费检测室的建设,通过阳光执法、阳光案审、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公众参与监管部门某些特定的监管活动,进一步丰富宣传形式,增强互动效果,使百姓更乐于接受;开展社会监督员进厂房、到后厨、去田间等活动,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则多用见面会、实地观摩等形式展示工作、争取支持,努力在市场监管重点领域引入和强化公众监督。责任编辑:王 臻■囡专绚盗鼍研究57万方数据

篇六:如何开展基层市场监管工作几点思考

I’k箐'独创性声明㈣哪||fII…『|II|¨ⅢI||II㈣I||||咖Y 18 7 2 2 8 2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鑫盗蕉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巷唧签字日期:

 p咖年乡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苤盗盘堂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墨盗盘鲎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并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毒却导师签字R 期:

 & 咖年乡月∥ 日签字日期:

 p咖年弓月∥ 日

 ■、、 I,鼍中文摘要如何增强基层保险市场监管的有效性是当前保险监管面临的突出问题。

 本论文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和经济学基本理论, 从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等角度, 采取比较研究方法和定量、 定性的实证分析方法, 对基层保险市场秩序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剖析, 并对如何提高基层保险市场监管有效性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对当前监管体制机制变动不大的前提下, 从完善监管建设、 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培育企业内控、 加强行业自律有效性等四个方面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解决办法。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一是对基层保险市场的监管属于工作实践面临的突出问题, 但在学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相关研究普遍存在问题查找不够全面准确、 原因分析不够深刻、 解决措施可操作性不强等情况。

 本研究将在这一方面弥补保险监管研究的薄弱环节。

 二是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建立基层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的收益、 成本模型, 通过模型运行结果找到提高基层保险市场监管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三是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金融领域的银、 证、 保三家监管部门在监管力量和监管对象数量等方面进行对比, 提出了延伸保险监管网络以及在现有监管框架不变两种情况下的解决措施。关键词:

 基层; 保险市场; 秩序; 监管; 有效性

 A b str a C tItis th e p r o Illin e m q u e stio nf a c e db y reg u la to 巧a u th o ritiest0 e n h a n c e th esu p eⅣisio no v e r b a sic in su r趾ce m a r k et. T h ise ssa y 孤a ly se s也e 龟n d a m e m a lp r o b le m sin b a sicin sllra Ilce m a rk et丘. o ma n g le so fp u b lic p o licy , m a cro eco n o m lcs,锄dm e a su r eeconom 嘶cs v iac o m p a r iso nw i也q u a n tita tiv e粕dq u a lit撕V e w a y s. T h eb r ie fr e se a r ch e s a u r e a lso d o n eth co retica lly 锄dp r a ctica lly . B a sedo nth esu p p o sitio no fstea d y reg u la to 可sy stem , th ee ssa yp r o p o se sf o u rp r a ctica lsolutions, n锄elym le sco n sm Jctio n ,so cia lsIlpervision, 血em a la u d it,蛐dself . reg u la tio no fin sW a n c em a r k ets. T h e in n o v a tio n o fth ise ssa ylies in tllreea S p ects:

 f irstlyto su m m a r iz eth eto u g hprobl锄s ig n o r a n tto tlle r e se a r ch e r s b e f o r e , w h ic hex istsn o m a llyb u t is n o tf o u Ilda ccu r a te ly b yth ereg u la to rs, 锄dw h o sen a ww ill b e m a d eu p m r o u g hth isr esea r ch . ; seco n d lyto b u ildth ep ro f it. co stm o d eb a se d o n th e e c o n o m ic sm les, 锄dtlleIl缸d t11e essen 五a ls toim p r o v eth e b a sicin su r锄cesu p erv isio n , 哪in g 也ed a:

 taca lcu la te db yt11em o d e ; th ir d lytoc o m p a r em esu p e r v isio np o w e r sb e tw e e Il th eb a n k s,sec面曰a ndin su ra llcem a f k et, 锄dp r o p o se sd if f 醣en tso lu tio n sa g a in S tth esitu a tio no fr e g u la to r yn e附o rksp r ea d illgo r蚰ch a ng ed .K e yw o r d s:

 b a sicleV el, in su r a n cem afk或, order, s. upeⅣision, V alid时

 目录第一章概论……………………………………………………………. 11. 1选题背景和意义………………………………………………………………11. 2相关文献综述…………………………………………………………………21. 3适用理论、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21. 4 本文的特色、 创新和不足……………………………………………………3第二章保险监管理论分析……………………………………………42. 1保险监管部门的职责定位……………………………………………………42. 2现代保险监管理论……………………………………………………………42. 2. 1国际保险监管理论……………………………………………………. 42. 2. 2中国保险监管理论体系………………………………………………. 52. 3加强基层保险市场监管的理论基础…………………………………………52- 3. 1实施市场行为监管的重中之重………………………………………. 52. 3. 2实施公司治理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62. 3. 3实施偿付能力监管的基础……………………………………………62. 3. 4 提高监管部门风险防范、 化解能力的必由之路……………………. 6第三章基层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分析…………………………………83. 1基层保险市场发展情况………………………………………………………83. 1. 1保费收入快速发展……………………………………………………. 83. 1. 2机构铺设前景广阔……………………………………………………. 83. 1. 3从业队伍持续增长……………………………………………………. 93. 1. 4 社会影响明显增加……………………………………………………. 93. 2基层保险市场秩序现状………………………………………………………93. 2. 1不正当交易开始出现…………………………………………………. 93. 2. 2恶性竞争比较普遍……………………………………………………103. 2. 3欺诈误导比较突出……………………………………………………1l3. 2. 4 虚假业务时常发生……………………………………………………123. 2. 5非法集资等恶性案件禁而不止………………………………………133. 2. 6市场准入要求执行不严………………………………………………143. 3基层保险市场秩序混乱带来的影响………………………………………. 153. 3. 1损害保险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15

 、毛3. 3. 2侵害保险消费者利益…………………………………………………153. 3. 3侵蚀行业形象…………………………………………………………163. 3. 4 增加监管面临的压力…………………………………………………163. 3. 5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16第四章影响基层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 . 184 . 1政府监管压力有待加强……………………………………………………. 184 . 1. 1保险监管基础比较薄弱………………………………………………l84 . 1. 2监管机构组织体系有待完善…………………………………………184 . 1. 3监管资源1i足的情况比较普遍………………………………………194 . 2公司经营管理能力亟待提升………………………………………………. 194 . 2. 1经营理念比较粗放……………………………………………………194 . 2. 2基础管理比较薄弱……………………………………………………214 . 2. 3激励、 约束制度的设计及运行不科学………………………………2l4 . 2. 4 内部管控机制运转失灵………………………………………………224 . 3从业人员素质明显较低……………………………………………………. 224 . 4 行业自律效果欠佳…………………………………………………………. 234 . 5社会监督缺乏依托…………………………………………………………. 23第五章基层保险市场违法违规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动机…………. . 255. 1基层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的预期收益………………………………………. 255. 2基层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的预期成本………………………………………. 265. 3基层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的预期净收益及相关分析………………………. 27第六章强化基层保险市场监管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 296. 1不断完善监管建设…………………………………………………………. 296. 1. 1完善监管组织体系……………………………………………………296. 1. 2提高监管人员业务能力………………………………………………306. 1. 3强化风险掌控能力……………………………………………………306. 1. 4 突出监管重点…………………………………………………………316. 1. 5理顺监管机制…………………………………………………………326. 2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336. 3引导企业加强内控…………………………………………………………. 346. 4 提升行业自律有效性………………………………………………………. 34结语…………………………………………………………………………………………. 36

 参考文献…………………………………………………………………37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37致i射…………………………………………………………………………………………. 40

 乜第一章概论第一章概论1. 1选题背景和意义为提高对金融领域风险的处置能力, 防范金融风险跨行业、 跨市场的传递,实现对金融领域不同行业的专业化监管, 中国政府于19 9 8 年11月 设立了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保监会” )。

 保监会成立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发展、 蔓延之时, 全世界都在对亚洲国家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并全盘肯定、 学习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金融监管体制、 方式等实践经验。

 鉴于此, 保监会的机构铺设借鉴了以美联储为标志的西方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双层级” 组织架构模式, 即派出机构仅设立在31个省会城市, 没有延伸至地、 市、 县。

 20 0 4 年, 为适应市场主体在计划单列市设置的分支机构均按省级分公司管理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对计划单列市保险市场的监管, 保监会又在相应地市设立了5个派出机构。

 通过两次机构铺设, 保险监管力量在理论上实现了对全国商业保险市场的覆盖, 基本达成高效、精干监管的初衷。近年来的监管实践表明, 从当前基层保险市场回现状看, 由于监管部门机构设置的特殊性, 对基层保险市场及主体日常性的市场行为监管压力较小, 尤其是对县域市场的监管主要以高管人员任职资格、 机构设立审查等行政许可工作为主。

 市场行为监管几率趋小容易使基层市场主体违规成本降低, 形成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 使对市场秩序具有较大负面影响的欺诈误导、 恶性竞争、 不正当交易等问题的根治存在困难, 依法合规经营的机会成本增加。

 从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基层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看, 随着国内以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为代表的中心城市( 以下简称“中心城市” )市场主体由少到多, 保险市场从小到大, 产品不断丰富和增加, 从业队伍快速扩大, 中心城市保险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

 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出于机构全国布局的考虑和采取差异化、 低成本竞争策略的需要, 普遍倾向于将二、 三线地市乃至县域保险市场作为参与竞争的重要领域。

 基层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开始集中显现,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监管工作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

 从构成保险监管“三支柱"体制的偿付能力、 治理结构、 市场行为监管层面观察, 当前保险市场整体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在于“一头一尾” , 即总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低效运行和基层机构经营活动简单粗放, 其中前者引发的各级机构内控薄弱是导致基层保险机构及市场违法违规问题滋生、 蔓延的根本原因之一。现阶段, 如何通过监管提升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尚属不同行业监管部门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之一, 可以预期在较长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而基层保险市场长期积累的市场秩序问题不仅会使法人机构偿付能力得不到真实反映, 而且对广大辽本文所述基层保险市场, 泛指保险监管部门未设置派出机构的地级市( 州、 盟、 地区)及以下保险市场。

 第一章概论被保险人利益形成明显损害, 容易引起社会对保险业可信度的严重质疑, 侵蚀行业形象, 制约有效保险需求的充分发挥, 进而影响到行业健康持续发展。20 0 7 年至今的金融海啸引发了全世界对金融监管建设的反思。

 实践证明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滋生的风险监管始终存在真空地带。

 基层市场的市场行为日常监管相对缺位是目前保险监管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 研究在当前发展阶段, 如何进一步提升对基层保险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具有极其紧迫的现实必要性。

 本论文运用公共管理学、 经济学基本原理, 紧密联系实际,分析当前保险监管组织架构和基层保险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创新思路, 提出对策建议, 在为完善保险监管作出有益思考的同时, 为完善银行、 证券监管以及未来的金融监管一体化提供了借鉴和参考。1. 2相关文献综述保监会成立以来, 对保险市场的专业化监管理论从无到有、 从贫乏到繁荣。但由于保险业发展壮大的时间不长, 专业化的保险监管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 因此相应的理论研究大多集中在整体监管目标、 理念、 模式、 制度、 法律环境等宏观层面以及具体业务行为等操作层面。

 近年来, 随着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 保险功能和作用不断发挥, 人们对保险市场秩序重要性的认知程度逐渐深入, 基层市场秩序的状况及日常监管的缺失问题逐渐进入视野。

 其中李新生在《要重视中小城市保险市场的监管》 中分析基层市场存在多家公司无序竞争、 展业队伍管理不善、 营销员道德风险失控、 行业理赔服务不佳等问题, 提出加强行业自律、 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以及保险监管机构委托基层人民银行实施监管的观点。

 晓岚在《事前防范应是基层保险业监管的重点》 中提出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同国有和民营基层保险公司的联系、 借助社会中介力量加大现场检查力度、 强化基层机构内控和行业自律机制、 稳定从业人员队伍。

 朱江在《浅谈如何通过保险监管防范和化解寿险分支机构的经营风险》 中分析了寿险公司基层机构面临的内、 外部风险及其对法人机构偿付能力产生的影响, 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相关建议。慕福明在《论构建地市保险市场规范秩序长效机制》 中, 分析了基层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新变化, 从市场秩序管控机制的角度...

推荐访问:如何开展基层市场监管工作几点思考 基层 市场监管 几点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