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乡村文化合作社进展情况6篇

时间:2022-09-26 09:55:08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文化合作社进展情况6篇乡村文化合作社进展情况 XXX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XX县文化和旅游局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以乡村文化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现将有关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文化合作社进展情况6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文化合作社进展情况6篇

篇一:乡村文化合作社进展情况

XX 县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XX 县文化和旅游局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以乡村文化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争取的政策和主要成效 1.筑牢乡村文化基础。积极推动全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加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的力度。争取上级资金 200 多万元为全县 140个省定贫困村建设文化活动室,配备了电脑、图书等器材均已到位。目前,全县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达到到 95%以上,140 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全部达标建设。依托建成的文化阵地,持续开展儒学讲堂、阅读推广等文化引领活动,激发群众干事创业、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2、培养乡村文化人才。挖掘和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乡村本土文化人才,加大乡村文化人才培训,积极支持民间文艺团体、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的发展。目前,依托已建成 16 个基层文艺培训基地、12 个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非遗研培工作站等人才培养载体,定期邀请 XX 大学、中国民俗学会等专家学者,举办戏曲、非遗等专题培训班,大力培养基层文化骨干人才,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3.丰富乡村文化活动。不断发掘并整合具有 XX 地方特色优秀传统文化,以举办中国 XX 七夕情侣节、XX 文化节、XX

 文化节等特色节庆活动的形式,推动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目前,我县已连续举办 X 届中国(XX)七夕情侣节,打响了XX 爱情文化品牌。

 4.旅游开发带动增收。编制了《XX 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在做好现有景区改造提升的同时,重点实施了 XX、XX 村、XX村、XX 村、XX,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其中 XX 村、XX作为乡村旅游示范点成功创成国家 A 级景区,XX 通过开展民俗体验、农事采摘等可实现年增收 600 余万元,XX 通过开展民宿、旅游等可实现年增收 60 余万元。目前全县拥有国家 A级景区 15 处,省级森林公园 2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2 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XX 个,省级旅游强镇 X 个、旅游特色村 XX个。

 5.旅游扶贫促进增收。依托乡镇企业或合作社实施旅游扶贫项目建设,通过土地流转,提供保洁、安保等工作岗位的方式推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十三五以来,先后投入资金 1115万元实施了 12 处旅游扶贫项目,累计有 944 户、1593 名贫困群众通过按年分红或到扶贫项目务工等途径,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6.农事体验助力增收。根据县内不同区域的作物种植习惯,分别开发了 XX、大樱桃、草莓、猕猴桃等农事体验和采摘活动,通过发展旅游采摘,不仅仅为农户畅通了销售渠道,并且可以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目前全县精

 品摘园 200 余处,实现年增收 300 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基层文化人才短缺。文化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县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全县 12 个镇(街道)文化站内仅有站长一人,且多数都兼任其他工作,村(社区)更没有专兼职文化工作干部。文化队伍力量相对薄弱,基层文化工作难以开展。

 2.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省、市级财政投入,我县多数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运行经费捉襟见肘。基层文化站的活动经费每年不足 2 万元,一村一年一场戏,县配套补助资金仅 10 万元,经费远远不够,活动开展受限,想抽出资金搞文化建设更是力不从心。

 3.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全县 629 个行政村的文化小广场、农家书屋、儒学讲堂等村文化服务中心虽已实现全覆盖,但配套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离达标还有一定差距,而很多村(社区)的基层文化设施由于乡村“管理者”身份缺失,难以实现农村活动场所的可持续服务。有的村场所设施老化,损坏严重;有些村连配备的桌椅等设施都逐渐流失、或长期闲置、或被挪作它用。

 4.旅游带富普惠性不足。虽然通过乡村游等方式为贫困户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但是贫困群众的收益覆盖面相对较为狭窄,旅游带动的普惠性发挥不足。比如,全县有 140 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并不是每个村都有适合开发的旅游资源,

 相对零散的旅游开发还会引起一定的资源浪费,导致资金投入撒芝麻盐,效果不够明显。

 5.旅游带富能力发挥不足。县内的大型旅游景点管理模式有待创新,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县内的一些景区存在有规模的没有活力,有活力的缺乏资金的窘境,比如县内的 XX 景区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有号称“江北第一石花洞”的九天洞,但是在旅游开发上仍然停留在旅游观光,旅游产品开发等上下游产业链没有激活,没有有效的带动 XX 景区周边群众受益,并没有形成 XX 游人如织、山脚经济繁荣的现象。

 6.个人旅游开发缺乏规划。XX 县有较多个人投资开发的旅游项目,比如 XX、XX 村、XX、XX 等,很多项目缺乏中长期规划,存在想到了就投一点、没有好点子就吃老本的现象,同时因为旅游开发项目资金回笼周期较长,没有强力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也存在不敢过大投资的现象,在发展空间上仍然受到较大限制。

 7.区位道路交通不便。XX 县受到区位影响导致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不足,XX 县距离 XX 主城区有接近 100 公里的距离,并且没有直连城区的高速路,通过莱芜走高速需要绕远 40 公里,不走高速耗时接近 2 个小时,所以没有能够享受到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 XX 县位于 XX、XX 的结合部,距离其他地市主城区的距离都较远,很难成为主动旅游的旅游目的地,来游玩的大部分是过路游客。

 三、意见建议和下一步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议国家、省、市、县相关部门加大对文化的资金投入,支持乡村文化的振兴发展,建议拓宽投资渠道,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到文化建设上来,以促进文化繁荣发展。要不断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扶持力度,进行“精准扶持”,简化文化设施资金申请流程,对在乡村文化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工作热情。

 2.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杜绝“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坚持着眼长远,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村民人数、经济状况、未来发展等因素,确保符合农村实际。要广泛征求基层和群众的意见,提高农村活动场所建设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结合实际情况,稳扎稳打,不劳民伤财、不盲目攀比、不强求一律。逐步建立乡村文化管理员长效机制,做到文化设施有人管理,文化器材有人维护。

 3.统筹公共设施建设。我县属山区县,位置偏远,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全市设施建设规划难以覆盖、中心城区带动效应难以辐射,建议加大对山区县的扶持力度,统筹考虑山区县设施建设。在公共设施建设标准方面,建议充分考虑山区县实际,符合山区县特点,最好分类设置标准和考核指标,以减轻山区县负担。

 4、增加政策扶持力度。从县级的层面来说,能够为投资

 者提供的扶持力度是有限的,相较于其他地区能够给与投资者的政策往往缺乏吸引力。比如我县的牛郎织女景区,之前已经与很多投资公司洽谈,对于牛郎织女的资源优势都非常的感兴趣,但是最终没有谈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提供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希望市里在旅游扶贫政策制定、旅游扶贫资金审批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尤其是对于 XX 县这样的偏远区县给与适当的政策倾斜,能够真正的帮助我们实现“招大商”的目的,真正的将 XX 县的旅游资源引爆,可以真正的发挥出大景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实现景区周边的全面振兴。

 5.统筹市级文旅资源。我县区位相对独立,很难与市里的其他景区实现连点成面,常年来往往是单打独斗。希望市里在制定一些旅游扶贫政策或者是旅游项目开发的时候能够将 XX 的旅游资源与其他区县的进行深度融合,真正的将 XX的旅游资源作为全市的旅游资源进行统筹开发,真正的将全市的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合力。6.打造旅游引爆点。我县最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就是牛郎织女景区,并且在全国也是唯一一处“在天成像、在地成型”牛郎织女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牛郎织女传说受众广,吸引力强。但是前期因为旅游开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现在暂停营业,如果是能够真正的将牛郎织女景区盘活,建设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爱情文化旅游主题乐园,实现一年四季有的看、有的玩,能够让游客住得下、留得住,是不仅可以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好项目,更是能够推

 动 XX 县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我们现在一直在积极的与投资商进行洽谈,希望在需要市里支持的时候能够给与相应帮助。

 7.宣传推介 XX。县级层面影响力较弱,并且我们可以进行的宣传推介范围较小,希望市里可以从市级的层面帮助宣传和推介 XX,比如可以对我们对外投放广告方面给与适当的补贴,同时希望市里可以在更高的平台帮助推介宣传 XX 的旅游资源。

篇二:乡村文化合作社进展情况

振兴战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研究*黄 博[摘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至今,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下需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文化繁荣、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与生态环境优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必须通过提升组织化程度与规模效益、塑造合作文化与提升人力资本、强化监督治理与品牌建设等措施,推动合作社的规模化发展、内生式发展、规范化发展与特色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 F32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12X (2020)—05—0073 (07)[作者] 黄 博,副教授,博士,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江苏南京210094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1] 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重点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2] 作为一种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有效促进农民互助合作,消解农产品与市场间隔阂,进而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合作社既克服了小农经济下 “小生产”与市场经济下 “大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满足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诉求。[3] 伴随着 2007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日益成为引领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有效衔接的主要渠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需坚持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如何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依靠传统小农规模的自给自足式农业发展模式已不合时宜,而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才能让农业兴旺,农民增收。按照世界银行户均耕地面积 30 亩以下为小农户的划分标准,中国 “大国小农”仍是长期基本国情。[4] 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农民既是农业生产与专业合作的参与者,也是获利者,可以使碎片化的个体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进行有效衔接,为服务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巨大作用。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打造成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经济发展与深化改革的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3 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村民自治背景下的精英治理及其优化研究”(16CZZ0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建设逻辑研究”(30920021206);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时代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路径研究” (2020SJZDA089);南京理工大学数字政府与基层治理研究中心项目阶段性成果。

 二、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问题引起了学界一定的关注与研究。张亿钧等 (2019)从整合乡村要素、改进利益分配机制、强化政府作用等方面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合作社的发展路径。[5] 赵晓峰、许珍珍 (2019)分析了乡村振兴与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从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强化人才支持计划、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三个方面指出了乡村振兴为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的新机遇。[6] 王海南等 (2018)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认为合作社发展可从加强政策优惠、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推进。[7] 崔超、张旺 (2019)从合作机制、运转独立性等方面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了审视,从改进运营模式与机制、提升人力资本等方面指出了建设路径。[8] 刘勇 (2019)阐述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困境,认为要从优化外部环境与内部机制两方面进一步发展合作社。[9] 赵天荣 (2019)通过构建行为模型,对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提出了建议。[10]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已充分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合作社发展路径的探索上还有较大挖掘空间,目前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部分研究只是在强调农民合作社对乡村振兴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应然层面上阐释合作社发展路径,缺乏在事实层面上检视合作社发展的现实困境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诉求进行分析,提出的路径建议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二是部分研究总结了合作社发展的现实状况并指出了发展路径,但没有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进行探讨,而只是简单交代了乡村振兴背景,这就与一般意义上的合作社研究区别不大。三是部分研究只是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某一具体方面的发展路径,限制了研究价值。四是部分研究阐释的合作社发展路径呈现出碎片化和浅显化特征,缺乏本质性与深刻性提炼。鉴于此,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路径的研究要紧密结合新时期国家 “三农”领域战略背景,突出最新实践导向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发展现实如何?作为新时代 “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有哪些新要求?针对这些新要求,应如何推进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的发展路径呈现出哪些规律性特征?这些构成了本文的 “研究问题”。作为一种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于 2006 年成立,实行自愿组合、民主治理、互助合作的原则,是一种主要服务于社员的制度安排、组织形式与利益共同体。合作社的服务内容涵盖农业原料购买、生产与加工、运输与销售、相关技术与信息提供等。合作形式是多样化的,社员依托资金、土地等不同的资源入社,在场域中占据特定的位置,进而在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展开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与产业链运行,更好应对市场风险,弥合分散个体与宏大市场间的断裂,获得规模效益,满足社员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乡村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在市场博弈中有效联结小农,维护小农利益。通过为分散化、碎片化的农户提供对接市场的组织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竞争风险,促进市场供需的平衡,有效破解了当前农业经营 “分”有余而 “统”不足的困局,农户的市场地位得以提升,现代化农业经营理念与诚信意识得以强化。二是汇聚与整合各种先进生产要素,为现代农业经营输入资源动力。通过组织农户输入人力资源要素,通过成员资金互助提供经济资源要素,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土地资源要素,通过新兴科技服务提供科技资源要素。三是有利于降低交易与管理成本,成为乡村发展场域中主体间互动协作的重要纽带。合作社与基层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科研组织、金融组织等主体协作沟通,构建合理机制,形成利益发展共同体,协同推动乡村社会发展。此外,在农业部门的管理及贫困帮扶工作中,相关机构与庞大的分散化小农群体的衔接成本较高,而通过合作社传导资源、信息及落实政策则较为便利。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伴随着城市中心主义的发展理念,农村的去主体化和农民的去组织化并存,弱化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凝聚力,造成城乡发展失衡与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充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味着要提升农村的主体地位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社会诸多问题源于农民生产生活的分散化,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可以克服农民力量的碎片化缺陷。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对农民进行联结带动和促进农户互助合作,有利于促进产业调整与创新、推动产业兴旺与农村发展。4 7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NO. 5. 2020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旨在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而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整体目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有两个重要方面需要把握:一是坚持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服务民众。二是要有具体的依托载体,如组织、制度等。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的核心构成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反映农民群体的利益诉求,具有组织化与资源整合的能力,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载体。本文分析合作社发展现实,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找出问题,明晰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具体的实施路径。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实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要求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至今,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截至 2019 年7 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数量达到 220. 7 万家,县级以上示范社 18 万家,国家示范社 8500 家。农民合作社成员中普通农户占比为 98. 2%,合作社理事长中普通农户占比为91. 2%,农民合作社辐射带动了全国近一半的农户。[11] 农民合作社已经成为分散农户联结起来应对市场挑战的重要主体,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在实现乡村振兴中所应发挥的作用。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实(1)合作社的规模弱小及运行失范。从纵向发展上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数量增加很快,但就横向覆盖上看,数量仍不算多,而且规模较小,力量分散。总体上看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并不强,局限于地区或产品因素,在扩大经济规模方面存在一定阻力,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一定数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行机制上存在失范现象。一是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实现民主决策与管理。有学者对国内 500 个合作社进行调查后发现,“空组织”合作社达到 252 个,占总数的 50. 4%。[12] 二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责权利关系不明确,导致社员积极性受影响。(2)合作社发展中人力资本弱化。相关资料显示,2019 年全年农民工总量达到 29077 万人,比上年增加 241 万人。[13]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造成农村精英流失,留守农民中老人、妇女、孩子占很大比例,合作理念与能力不强,对合作社事务的实质参与度较低。农村合作文化、经济条件的不成熟影响了农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的生成与强化,反过来亦限制了农村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匮乏、人力资本建设的不完善导致合作社的凝聚力不强,无法切实保障农民自身利益。(3)合作社发展中尚存在资金困境。一方面,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尽管国家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合作社发展,但受客观条件限制,投入的资金补贴仍不能很好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存在贷款与融资困难现象。由于收益慢、合作社股权机构的不稳定、存在风险等因素,部分金融机构不愿意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其发展往往陷入资金困境。(4)合作社发展中品牌建设滞后。农产品品牌的创建,或者基于农产品自身的独特性,或者基于地域文化优势,或者基于良好的服务体验,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各地合作社在品牌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少合作社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尚没有充分认识,尽管通过产品质量体系建立了品牌,但更多停留在形式层面,品牌建设没有深入进行。又如,草率注册商标现象的存在,导致品牌投资收益率低、质量不高。[1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性契机,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总体要求是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围绕这个总体要求,乡村要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文化繁荣、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与生态环境优化,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治理现代化。这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带来了新要求。(1)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与经营体系,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不同农业主体之间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合作社存在的核心价值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与农民增加收入。[15] 作为桥梁与纽带,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5 72020 年第 5 期经济体制改革

 引领农户打破碎片化经营的桎梏,与广阔市场进行有效衔接,为弥合两者之间的鸿沟发挥积极作用。但目前合作社还存在组织化程度与规模效益低、资金短缺等问题,难以满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农村文化繁荣。乡村振兴不仅包括物质生产层面的振兴,也包括精神文化层面的振兴,农村文化繁荣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乡村发展的精神支撑。人才资源是最为宝贵的资源,没有坚实的人才基础,农村的发展无从谈起。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根本在人,在于文化素养高、技术能力强、经营渠道广的新型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乡村社会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塑造新型农民提供了组织载体,但目前在农民合作精神培育、乡村传统文化资本挖掘、优秀乡土人才吸纳等方面还有较大改进空间,需要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从而为农村文化繁荣和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3)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依托有效的治理状态、良好的乡村秩序得以达成,在此基础上乡村振兴才成为可能。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向乡村社会延伸与下沉的必然诉求,乡村良性善治为推动产业发展、醇化文明乡风提供有力支撑。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其他社会组织等紧密联结,协同互补,共同构成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但目前合作社还存在运行失范、能人控制等问题,影响了治理能力的提升,需强化监督治理,推进合作社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4)农村生态环境优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旨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的振兴过程也是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进行集中经营,在农作物种子的提供、...

篇三:乡村文化合作社进展情况

农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全力促进农业农村工作稳步发展。

 20**年初,我们成立了南仁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农业经济工作办公室,由分管农业工作的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有力地保障了农业农村工作顺利开展。在农业生产方面,抓好灌溉、病虫害防治和农作物田间管理等工作,实现了粮食的丰产丰收。在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初步形成了以果促农,以牧兴乡的良好发展态势。截止 2013 年底,南仁新栽猕猴桃面积 2300 亩,总面积达到 7000 亩,其中向陕西圣元果业有限公司、武功旭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及健康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 3560 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17.8%,超额完成了 15%的流转面积任务。新增百头生猪养殖场 5 个,百头以上奶羊养殖场 2 个,新增设施蔬菜大棚 8 座,露地菜 150 余亩,基本完 XX 县上下达的任务。另外,新增龙头企业 2 个,分别是武功得胜食品有限公司和武功健康果业合作社,武功旭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申报市级龙头企业。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奋斗,截止 2013 年 12 月底,南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9820 元,较 2012 年净增收 700 元。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完成了南仁新村建设项目编制任务。南仁新村一期规划

 占地 10 亩,总投资 4000 万元,共建设住宅楼 2 幢 25000 平方米,可解决南仁、倪远等村失地农民的住房问题。该项目于 2013 年 4 月开工,目前 2 幢高层住宅楼已封顶,预计整个新村一期建设项目将在今年 10 月竣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去年完成了倪远、南仁、凹里、兴城 4 村的自来水入户工程,1265 户 6500 多人全部饮用上了放心水。全年新打机井 6 眼,埋设输水暗管 12000 米,新砌渠道 1500 米。在硬化农村街道方面,去年弓家、赵村等村共硬化村间街道7 条 2250 米。在农村扶贫开发方面,上显村已完成街道排水渠 3200 米,安装路灯 86 盏,配置车载垃圾斗 6 个,配备保洁员 5 名。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面,去年给弓家、靳塬、北坡、下寨等村配备车载垃圾斗 16 个,垃圾收集车 16个,配备保洁员 26 名,中心 18 个村垃圾回收设备及人员已全部配全配齐。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的有效落实,经常性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有效转变了农村面貌。

 二、凝心聚力,齐抓共管,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

 按照武办发【2013】7 号文件精神要求,着力抓好下寨、熊家、北坡 3 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三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建成了下寨村村级文化广场 1300m2,安装健身器材 1 套,篮球架、乒乓球台各

 1 套,修建花坛 300 余平方米,粉刷墙面 1200 平方米,建成了示范一条街,2013 年 3 月份新栽猕猴桃 600 余亩。北坡村建成两委会阵地 1 座,文化广场已经填平夯实。熊家村建成两委会阵地 1 座,硬化村级文化广场 1800m2,安装广场等 4座,并进行了绿化。在 3 条街道新安装路灯 40 盏,修建花坛 20 余座。二是重点抓好产业发展。健康果业猕猴桃示范基地在下寨村完成栽苗栽杆 650 亩,目前,正在按照猕猴桃标准化生产进行管理作务,同时向有关机构申报有机猕猴桃认证。三是切实抓好村容村貌治理。我们对下寨、北坡村和熊家村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多次集中整治,投入垃圾清运车辆90 车次,投劳 800 人次,并建立健全了垃圾定点堆放、定期清运长效保洁机制。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去年,在做好何家村、靳塬村蔬菜大棚的生产和管理的同时,发展露地种植蔬菜 170 亩。在靳塬、下寨、何家、兴城等栽植猕猴桃 1300 亩,现已基本上形成了 7000 亩优质猕猴桃种植规模。新栽樱花、银杏、白皮松、石兰等景观树木 8000 余株。全中心今年新建猪舍 4幢,在建百头以上奶羊场 1 座和自动化挤奶站一座。永飞养殖厂扩建 50 亩,建成有机肥加工厂一座。旭日“畜—沼—果”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完成 16 幢猪舍建设,新进仔猪 600 头,其中关中黑 200 头,猪肉包装盒已完成设计制作,“畜—沼—果”循环模式正式启动。“一

 村一品”示范产业,武功得胜食品有限公司扩建了 5 亩生产区,已注册认证了“杨老五”商标,成立了合作社,重新设计了产品包装,建成了展示厅,产品已进入我县及周边县区各大超市。

 三、2014 年农业农村工作计划

 1、产业调整

 新发展猕猴桃种植面积 1500 亩,新建百头以上猪舍 8 幢,新增百头以上奶羊场 3 座。

 2、基础设施

 完成东合、西合、董辛辛家、上寨武家等村 650 户群众自来水入户工程,新打机井 6 眼,硬化辛家街道 3 条 1200米。

 3、新农村建设

  完成靳塬、倪远两村村委会阵地及文化广场建设,完成兴城村文化广场建设。

 2013 年南仁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完成较好,但也有个别项目稍有滞后,2014 年,南仁将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县委农工部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再鼓干劲、再加压力,奋力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推进南仁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四:乡村文化合作社进展情况

NANNONGYE 7河南农业 2019 年第 7 期(上)近年来,许昌市依托特色农业和传统优势,本着“加快培育一批、积极改造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思路,采取“宣传引导、培育改造、规范提升、优惠扶持”等办法,大力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促进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稳步健康发展。一、取得的主要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合作社通过联合生产,实现规模经营,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等组织起来,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和适应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许昌市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载体作用,组织分散农户整体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开展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提高品牌化优质农产品比率,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比如,建安区百珍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 + 农户 + 基地”的运行机制,发展社员 128 人,辐射带动了建安区及周边 30 多个食用菌生产专业村的 5 万多户种植户,建成了 13 个年产千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三)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合作社组织社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使更多的农民群众掌握农业先进生产技术,成为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比如,襄城县安民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纪安民,多年潜心红薯新品种培育工作,选育的郑薯 20(安平 1号)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自主研发的红薯土豆收获机获得国家专利产品,合作社也被认定为许昌市科普示范基地。(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合作社经营不再局限于种植、养殖,而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禀赋,把农村景观、文化活动和农业产业链活动结合在一起,大力发展观赏农业、体验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不断拓展农业增值空间。禹州市绿鹏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农业部蔬菜生产标准园创建单位,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园区占地面积 216.67 hm 2 ,目前已建成办公服务设施区 3000 m 2 及韩国梨、大樱桃、核桃等休闲旅游观光采摘园160 hm 2 。二、发展措施(一)积极培育,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近年来,许昌市依托农业特色和优势,广泛动员农村专业大户、农村能人、基层农技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等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发展理念的主体,围绕花卉、优质小麦、中药材、蔬菜种植、畜禽养殖、三粉加工、蜂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发展格局,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助推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二)规范提升,不断增强主体活力按照“边培育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推进合作社规范有序发展。2018 年 4 月,许昌市农业局印发了《关于对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进行动态管理及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对前期市级示范社进行监测,同时进行第五批市级示范社申报认定。结合国家级示范社运行监测,全市先后淘汰了 9 家达不到国家级示范社标准的合作社,通过持续的动态监测、严格的评选认定,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健康、管理规范、保持活力。(三)强化服务,推动持续创新发展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支持。许昌市积极整合现有资源,着力在土地规模经营、融资服务、项目支持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为合作社发展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在信息服务上,借助益民信息社平台,为合作社发布产品供求信息,提供招商引资服务,开展对外推介宣传,提高合作社的知名度。在规模经营上,出台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合作社,特别是从事粮食种植的合作社在租金补贴、贷款贴息、农业保险、附属设施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合作社多种粮、种好粮,多产粮、产好粮。(四)强强联合,鼓励联合社抱团在合作社培育上,许昌市着重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产品或产业为纽带,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组成联合社,实行跨区域、集团式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如禹州市道地药材种植合作社联合社由禹州市中药材种植协会、禹州市森茂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7 家机构发起而成立,以禹州 36 种道地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主营业务,以禹南星、禹白芷、禹白附、禹半夏、禹二花、丹参、生地 7 种中药材为主打品种,示范带动全市中药材种植、加工和中药材产业全面发展。许昌市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成效及措施许昌市农广校

  阎保平万方数据

篇五:乡村文化合作社进展情况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总结

 2021 年,我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重点,建设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农民,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现归纳总结如下:

 一、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举措及取得成效 1.持续开展宣传教育 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开展“话脱贫、感党恩、奋进新时代”主题活动,引导干部群众深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大力宣传伟大抗疫精神、扶贫攻坚精神,引导教育人民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紧跟共产党、奋进新时代的自觉性、坚定性。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以“百姓宣讲团”为主体加强基层群众教育引导,利用区广播电视台、官方网络、微信、微博、百家号等新媒体作用,开设特色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教育报道党的方针政策和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展示我区干部群众新风貌,进一步鼓舞干劲,坚定信心。2021

 年,区广播电视台播报乡村振兴新闻稿件 73 篇,制作播出专题三期,脱贫公益广告 10 部,区微信公众号发布乡村振兴信息 86 篇,微博 115 篇,区官方网站 81 篇,市级以上媒体发布示范区乡村振兴信息 220 篇。

 2.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工作 深入各乡(场)、办事处对基层文艺骨干进行业务集中培训,提高基层文艺骨干的业务创新能力。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示范区 2021 年“大宋中国年”群众文化演出活动;清明节期间以“清明中国、文化开封”为主题开展第八届盘鼓大赛和第七届广场舞大赛,来自全区 12 支盘鼓队和 42 支舞蹈队伍参加比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秋节开展以“明月寄相思、家国共团圆”为主题的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演出活动。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焦裕禄精神小分队文艺宣传活动 16 场,观看人数达 1000 余人,深入到全区范围内的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组织各乡(场)、办事处开展以“我的家乡、我的情怀”为主题的演出活动 10 余场,向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献礼。开展“中国梦• 劳动美• 唱支山歌给党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合唱展演活动。开展“学党史·感党恩”欢乐周末广场文化活动 60 场。举办 2021 年第四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展示活动,来自示范区的 16 个项目及传承人通过静态和动态的节目展演的形式,向观众展示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在集英小学、二师附

 小西校区授课 30 次,引导学生完成作品 100 余件。组织传统技艺类、传统医药类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到我区 8 个乡(场)办事处社区开展“非遗兴趣课堂”、“让非遗走进生活”系列活动 10 次,非遗知识讲座 5 次。“双节”期间开展“让非遗走进生活”系列活动被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报道。截至目前,共服务群众 10000 余人。

 3.强化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根据市文广旅局(汴古城委办【2020】6 号)文件要求,现已建成城市书房 3 个,为群众提供免费的阅读场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使城市书房成为文化惠民的主阵地。二是强化农家书屋管理工作。各村、社区对农家书屋每天按时免费开放,对借阅书籍进行登记造册。三是文化站、社区(村)按照开封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全区 93 个村(社区),截至目前已达标村(社区)69 个、已建成未达标 17 个、未建成 8 个,达标率 74.1%。四是积极培育“乡村文化合作社”,加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更好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五是积极争取上级各项专项经费共计 119 万元,其中:文化馆(站)免费开放补助资金 80 万元,文化活动及非遗展演展示16.5万元,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20.5万元,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图书更新 2 万元。

 4.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为全面贯彻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和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发展,强化对乡村旅游品牌的培育引导,

 示范区管委会召集文化旅游局、发改委、水稻乡、河务局、城投公司、新惠公司、经开数字文化公司召开 2021 年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光园区、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和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推进会。会议讨论分析我区乡村旅游的现状,优势,制定了我区乡村旅游发展方向。选取南北堤村为沿黄乡村振兴示范村,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切实发挥“文化传承示范、生态示范、村庄治理改革示范、产业示范”的“四个示范”作用,着力打造样板、探索经验。实施乡村振兴新举措,充分发挥水稻乡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高品质打造水稻田园片区,引入文化旅游、生态康养等业态,大力发展文旅康养经济,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西干渠生态廊道和黄河生态廊道为依托,大力发展采摘、餐饮、住宿等农家乐旅游。利用“水稻乡花西社区西瓜节”、“孙庄村科普文化节”活动和沿黄生态带,在农副产品深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观光农业等三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项目位于开封新区水稻乡花生庄村,一期位于连霍高速以北、稻一路以南、开岗路以西、西干渠以东,总面积 1400 亩,中国菊园力争建起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菊花文化产业体系,建成国内具有权威性的菊花科研、生产、销售中心,建设城郊高端新型生态旅游及全国森林康养基地,打造中国菊园高品质菊花特色小镇。2019 年中国菊园被评为“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

 5.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培育活动 一是弘扬文明乡风,打造百姓精神家园。以文明村镇创

 建为抓手,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为通过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示范区在农村社区广泛开展了“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新乡贤”等评选活动,弘扬了文明新风、推进了移风易俗,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在乡风教化方面的积极作用,重塑乡贤文化,弘扬社会新风。同时,在各社区广泛开展了“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向中央、省文明办推荐了 4 名身边好人。在 2021年示范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上,表彰了 20 个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40 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40 个区级文明家庭;文明办、城管局、梁苑街道、杏花营街道、金耀街道等 11 家单位被评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二是对接群众需求,提升服务基层效能。示范区坚持守正创新、大胆实践探索,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配套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截至目前,示范区辖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实现全覆盖。并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根本目的,积极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公.文思.享文.库出.品,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把志愿服务、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遵守村规民约等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群众自觉弘扬正气,培育社会文明新风。2021 年,示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近20 场次的学习培训活动,开展理论宣讲与党史教育活动近

 30 次,组织文艺演出 5 次。

 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2021 年示范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从文明细胞建设着手,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全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让全区乡风文明美起来。当前,我区四个乡办,其中杏花营镇、西郊乡是省级文明乡镇;杏花营农场、水稻乡是市级文明乡镇;有闫砦 1 个国家级文明社区(涉农),孙庄等 10 个市级文明社区(涉农)。星级文明户认领制试点工作正在开展,目前已在水稻乡双河铺社区、杏花营社区开展星级文明户试点工作。同时各村设置乡村光荣榜,对先进典型进行大力宣传,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使全区农村呈现出了一派昂扬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我区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目前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机制还不健全,总体设计、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统筹协调还不够完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合力还不够强。

 2.政策保障、资金保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乡村振兴中,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强。

 4.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深入挖掘不够,缺乏特色创新,存在同质化现象。

 三、2022 年工作谋划 1.实施思想政治引领行动 持续开展“共产党好”宣传教育,深入实施理论政策乡

 村行,加强农村青少年、农村妇女等特定群众理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群众宣讲团作用”,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理论宣传宣讲,引导广大农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2.做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工作 建设文化传承纪念设施,振兴民间传统工艺,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活动,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示范村镇。

 3.实施农村文明风尚提升活动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拓展“乡村光荣榜”选树活动,培育良好乡风、家风、民风;加强农村社会诚信文化建设,强化农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文明村镇建设,广泛开展乡村志愿服务。

 4.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惠农行动 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加强农村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5.实施乡村文化产业富农行动 积极有序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示范乡、示范村。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文化产业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与工商业、科技、教育等融合发展,开展多种生态的文旅消费集聚区创建工作。

 6.建立健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机制,做好总体设计,统

 筹协调,整体推进,强化政策、资金、人才保障。

篇六:乡村文化合作社进展情况

化和旅游局关于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进展情况的总结汇报

  一、争取的政策和主要成效

  1. 筑牢乡村文化基础。积极推动全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加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的力度。争取上级资金 xxx 多万元为全县 xxx 个省定贫困村建设文化活动室,配备了电脑、图书等器材均已到位。目前,全县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达到到 xx%以上,xxx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全部达标建设。依托建成的文化阵地,持续开展儒学讲堂、阅读推广等文化引领活动,激发群众干事创业、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2、培养乡村文化人才。挖掘和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乡村本土文化人才,加大乡村文化人才培训,积极支持民间文艺团体、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的发展。目前,依托已建成 xx 个基层文艺培训基地、xx 个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非遗研培工作站等人才培养载体,定期邀请 x大学、中国民俗学会等专家学者,举办戏曲、非遗等专题培训班,大力培养基层文化骨干人才,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3.丰富乡村文化活动。不断发掘并整合具有 xx 地方特色优秀传统文化,以举办中国 xx 七夕情侣节、苹果文化节、伏羊文化节等特色节庆活动的形式,推动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目前,我县已连续举办十二届中国(xx)七夕情侣节,打响了 xx 爱情文化品牌。

 4.旅游开发带动增收。编制了《xx 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在做好现有景区改造提升的同时,重点实施了 xxx,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其中洋三峪村、朱家户作为乡村旅游示范点成功创成国家 A级景区,洋三峪通过开展民俗体验、农事采摘等可实现年增收 xxx 余万元,朱家户通过开展民宿、旅游等可实现年增收 xx 余万元。目前全县拥有国家 A 级景区 xx 处,省级森林公园 x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x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xx 个,省级旅游强镇 x 个、旅游特色村 xx个。

  5.旅游扶贫促进增收。依托乡镇企业或合作社实施旅游扶贫项目建设,通过土地流转,提供保洁、安保等工作岗位的方式推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十三五以来,先后投入资金 xxxx 万元实施了 xx 处旅游扶贫项目,累计有 xxx 户、xxxx 名贫困群众通过按年分红或到扶贫项目务工等途径,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6.农事体验助力增收。根据县内不同区域的作物种植习惯,分别开发了苹果、大樱桃、草莓、猕猴桃等农事体验和采摘活动,通过发展旅游采摘,不仅仅为农户畅通了销售渠道,并且可以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目前全县精品摘园 xxx 余处,实现年增收 xxx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 基层文化人才短缺。文化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县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全县 xx 个镇(街道)文化站内仅有站长一人,且

 多数都兼任其他工作,村(社区)更没有专兼职文化工作干部。文化队伍力量相对薄弱,基层文化工作难以开展。

  2.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省、市级财政投入,我县多数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运行经费捉襟见肘。基层文化站的活动经费每年不足 x 万元,一村一年一场戏,县配套补助资金仅 xx 万元,经费远远不够,活动开展受限,想抽出资金搞文化建设更是力不从心。

  3.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全县 xxx 个行政村的文化小广场、农家书屋、儒学讲堂等村文化服务中心虽已实现全覆盖,但配套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离达标还有一定差距,而很多村(社区)的基层文化设施由于乡村“管理者”身份缺失,难以实现农村活动场所的可持续服务。有的村场所设施老化,损坏严重;有些村连配备的桌椅等设施都逐渐流失、或长期闲置、或被挪作它用。

  4 旅游带富普惠性不足。虽然通过乡村游等方式为贫困户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但是贫困群众的收益覆盖面相对较为狭窄,旅游带动的普惠性发挥不足。比如,全县有 xxx 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并不是每个村都有适合开发的旅游资源,相对零散的旅游开发还会引起一定的资源浪费,导致资金投入撒芝麻盐,效果不够明显。

  5.旅游带富能力发挥不足。县内的大型旅游景点管理模式有待创新,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县内的一些景区存在有规模的没有活力,有活力的缺乏资金的窘境,比如县内的鲁山景区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有号称“江北第一石花洞”的九天洞,但是在旅游开发上仍

 然停留在旅游观光,旅游产品开发等上下游产业链没有激活,没有有效的带动 xx 景区周边群众受益,并没有形成 xx 游人如织、山脚经济繁荣的现象。

  6.个人旅游开发缺乏规划。xx 县有较多个人投资开发的旅游项目,比如 xxx 等,很多项目缺乏中长期规划,存在想到了就投一点、没有好点子就吃老本的现象,同时因为旅游开发项目资金回笼周期较长,没有强力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也存在不敢过大投资的现象,在发展空间上仍然受到较大限制。

  7.区位道路交通不便。xx 县受到区位影响导致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不足,xx 县距离 x 主城区有接近 xxx 公里的距离,并且没有直连城区的高速路,通过 x 走高速需要绕远 xx 公里,不走高速耗时接近 x 个小时,所以没有能够享受到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 xx 县位于 x、x、x 的结合部,距离其他地市主城区的距离都较远,很难成为主动旅游的旅游目的地,来游玩的大部分是过路游客。

  三、意见建议和下一步措施

  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议国家、省、市、县相关部门加大对文化的资金投入,支持乡村文化的振兴发展,建议拓宽投资渠道,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到文化建设上来,以促进文化繁荣发展。要不断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扶持力度,进行“精准扶持”,简化文化设施资金申请流程,对在乡村文化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工作热情。

 2 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杜绝“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坚持着眼长远,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村民人数、经济状况、未来发展等因素,确保符合农村实际。要广泛征求基层和群众的意见,提高农村活动场所建设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结合实际情况,稳扎稳打,不劳民伤财、不盲目攀比、不强求一律。逐步建立乡村文化管理员长效机制,做到文化设施有人管理,文化器材有人维护。

  3. 统筹公共设施建设。我县属山区县,位置偏远,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全市设施建设规划难以覆盖、中心城区带动效应难以辐射,建议加大对山区县的扶持力度,统筹考虑山区县设施建设。在公共设施建设标准方面,建议充分考虑山区县实际,符合山区县特点,最好分类设置标准和考核指标,以减轻山区县负担。

  4、增加政策扶持力度。从县级的层面来说,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的扶持力度是有限的,相较于其他地区能够给与投资者的政策往往缺乏吸引力。比如我县的牛郎织女景区,之前已经与很多投资公司洽谈,对于牛郎织女的资源优势都非常的感兴趣,但是最终没有谈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提供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希望市里在旅游扶贫政策制定、旅游扶贫资金审批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尤其是对于 xx 县这样的偏远区县给与适当的政策倾斜,能够真正的帮助我们实现“招大商”的目的,真正的将 xx 县的旅游资源引爆,可以真正的发挥出大景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实现景区周边的全面振兴。

  5 统筹市级文旅资源。我县区位相对独立,很难与市里的其他景区实现连点成面,常年来往往是单打独斗。希望市里在制定一些旅游

 扶贫政策或者是旅游项目开发的时候能够将 xx 的旅游资源与其他区县的进行深度融合,真正的将 xx 的旅游资源作为全市的旅游资源进行统筹开发,真正的将全市的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合力。x.打造旅游引爆点。我县最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就是牛郎织女景区,并且在全国也是唯一一处“在天成像、在地成型”牛郎织女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牛郎织女传说受众广,吸引力强。但是前期因为旅游开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现在暂停营业,如果是能够真正的将牛郎织女景区盘活,建设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爱情文化旅游主题乐园,实现一年四季有的看、有的玩,能够让游客住得下、留得住,是不仅可以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好项目,更是能够推动 xx 县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我们现在一直在积极的与投资商进行洽谈,希望在需要市里支持的时候能够给与相应帮助。

  6.宣传推介 xx。县级层面影响力较弱,并且我们可以进行的宣传推介范围较小,希望市里可以从市级的层面帮助宣传和推介 xx,比如可以对我们对外投放广告方面给与适当的补贴,同时希望市里可以在更高的平台帮助推介宣传 xx 的旅游资源。

推荐访问:乡村文化合作社进展情况 合作社 进展情况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