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柳刀凭妙手,白衣秉丹心

时间:2022-11-10 18:45:09 来源:网友投稿

作为一名胃肠泌尿外科青年肿瘤医学专家,他在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前列腺癌及肾膀胱肿瘤的综合治疗等方面成就斐然。作为医学领军人才,他领导的团队成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大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带领科室团队先后获批湖北省和武汉市结直肠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带领医院获批国家级肿瘤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作为国内肿瘤专科医院中最年轻的院长,他在医院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上不断推陈出新,使医院的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成为肿瘤医学界一块金字招牌,为湖北肿瘤防治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就是湖北省肿瘤医院院长魏少忠教授。

近日,本刊记者对魏少忠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

衔枚疾进,勇于攻克医学难关

“术不近仙者不可为医”。魏少忠院长从事胃肠泌尿肿瘤诊治20多年,立志以解除患者病痛为己任。20多年来,他勤钻苦练,医术精湛,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但他并不满足于做“开刀匠”。多年来,他始终大踏步地走在本专业前沿,不断创新治疗方法,成为研究型医学专家。

直肠癌患者常常需要在腹壁造瘘,并终身带着便袋,由于担心遭到社会歧视,他们始终觉得低人一头,对此,魏院长感同身受。他与科室前辈和同仁一道研究、探讨,经过多年探索,科室成功开展的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在湖北省内最具特色,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35岁的小刘就是此项手术的受益者之一。小刘是湖北省黄石市某公司业务经理,工作应酬多,几乎每天在酒席间“赶场”,三年前出现持续的腹泻和便血,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巨大肿块,距肛门仅5厘米。他四处求医,所有的医生都认为肿块大、距肛门近、手术难度大,不仅保肛困难,还有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陷入彷徨的小刘经熟人介绍,找到了魏少忠院长。小刘说,由于还没有生育小孩,他迫切需要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保住生育功能。面对棘手的病情,魏院长召集MDT讨论,最后确定先进行新辅助放化疗,缩小肿块之后再进行保肛手术。在多学科的协作治疗下,小刘的病情有了好转,肿块缩小了,两个月后肿瘤被完整切除了,不仅保住了肛门,患者的生育功能也未受到损伤。两年后,小刘喜得一女,专程回院表示感谢。

前列腺癌患者容易发生骨转移,过去常用去势手术,患者遭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魏少忠院长研究多年,和该院泌尿外科团队采用药物去势的方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被骨转移的疼痛折磨得奄奄一息,腰椎受侵不能站立。魏院长经过周密设计诊疗方案后,采用药物去势利用的方法,让患者一周后奇迹般地站立起来了。当他站在魏院长面前的时候,只能用紧握的双手表达内心的感激。魏院长对此只说了一句话:“看到晚期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幸福,是一名医生真正的幸福。”

心系患者,用爱心点亮生命之光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家住湖北省嘉鱼县官桥镇大牛村的一对陈姓姐弟更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魏叔叔”。

2010年,20多岁的姐弟两人同时被查出家族遗传性大肠腺瘤息肉病,住进了湖北省肿瘤医院同一间病房。此前20年里,陈家姐弟俩的奶奶、父亲、叔叔、二姐先后因此患癌离世,家徒四壁的姐弟俩再次陷入窘境,生命之光骤然黯淡。当时弟弟大学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如果任由疾病进一步发展,姐弟两人肯定会恶化发展为大肠癌,最终走上家族的癌症不归路。魏少忠院长得知情况后对姐弟两人说:“不要急,你们的亲人不在了,我和医院的叔叔阿姨就是你们的亲人!”他带头捐款,号召胃肠外科的同事们献出爱心,并通过《楚天都市报》等媒体向社会发出呼吁,吹响了爱心集结号。医院干部职工、省慈善总会和无数的爱心人士慷慨解囊相助。

为了确保为陈家姐弟斩断癌瘤,魏院长主持召开了多学科讨论会,制定了系统、规范的多学科治疗方案,并亲自主刀手术,成功阻断了这对贫困姐弟的遗传性癌链,用爱心点亮了生命之光。姐弟两人康复出院,不知怎样感谢魏院长,魏院长说:“你们还很年轻,人生之路还很长。只要你们记得曾经得到过这个社会的帮助,以后努力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就是对我和医院最好的回报了!”该院还以此次救助事件为契机,建立了肿瘤患者救助慈善基金专户,每年救助十多名患者,让爱心不断延续。

医乃仁术,仁者爱人。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魏院长早已养成了站在患者角度体会治疗感受的习惯。经过观察,他认识到提升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同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胃肠泌尿肿瘤患者中有些需要改变排泄通道,通过人工开口来排泄大便或尿液,这就是造口。造口往往会伴随一系列并发症,最困扰医生的就是造口分离、造口塌陷、造口狭窄,这些都存在再次手术的风险,给病人带来痛苦。为了解决这些顽疾,魏院长派出优秀的专业人员到国外参加造口师培训,现在科室已经培养出四名国际造口师,研究出了一系列早期护理干预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造口分离后出现的造口塌陷和造口狭窄,近几年造口重建数近乎0,相关科研已通过科技厅鉴定。医院还在条件成熟后开设了造口门诊,为造口患者提供专业服务甚至是定期的上门服务,积极成立了造口俱乐部,邀请香港造口协会来武汉举办联谊活动,让造口人找到家的感觉,为他们带来了生活的信心和重回社会的勇气。

患者被确诊患癌以后,由于情绪剧烈波动造成的心理损害往往比癌魔本身对患者生理的影响还要大,甚至有学者说“三分之一的肿瘤患者是被吓死的”;而国内肿瘤心理治疗还处在空白状态。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将对肿瘤疾病防治产生严重的后果。10年前,魏院长支持周晓艺等人在该院成立国内首家面向肿瘤患者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欣然心理工作室,开通了首条针对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咨询热线,开设了专门的肿瘤心理门诊;心理工作室还积极开展单独心理辅导、集体心理辅导、音乐心理辅导等工作,极大地缓解了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压力,帮助他们走出恐癌的阴影,积极地配合治疗,乐观地重回社会。10年来,该院的“疗心”特色得到了《中国日报》等媒体的广泛赞誉,欣然心理工作室也成为国内肿瘤医疗界一枝独秀的服务品牌。

精耕细耘,不待扬鞭自奋蹄

魏少忠教授自2002年以来先后担任湖北省肿瘤医院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但他深知“打铁还须自身硬”。为了更好地履行领导职责,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北大光华学院、中欧国际商学院的高级课程班学习,掌握了系统的管理知识,成为少有的复合型医院管理人才。就任国内省级肿瘤医院最年轻的院长后,他大刀阔斧地提出了“专病名医”“国际交流”“专病科研”等“十二大工程”,并决定每年提出一个管理提升主题,先后提出了“干部培训年”“精益管理年”“质量效益年”等管理主题。在全院上下,他抓学习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强管理推动医院能力建设。以学习促创新,以创新强管理,以管理谋发展,以发展增效益。

医疗实力始终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魏院长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他选择樊代明院士的“精品战略”,并上升为“精益管理”思想来指导医院学科建设与发展,并着重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肿瘤疾病单病种管理。在美国学习期间,魏院长发现美国肿瘤疾病5年生存率远高于中国的原因首先在于规范化诊疗,美国的肿瘤医院大力推行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 System,DRGs),也就是单病种管理模式。取经回国后,魏院长马上行动,逐步推行,在医院相继成立了结直肠癌、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淋巴瘤、肾膀胱前列腺癌等几乎囊括所有癌种的单病种规范化诊疗小组,实施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定期进行效果评价和分析,有效规范了诊疗流程,提高了医疗质量,降低了患者治疗费用,突出了医院专病专治的特色和优势。这种疾病管理模式还通过湖北省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积极推广到湖北省所有的医院肿瘤科,惠及全省肿瘤患者。

二是进行亚专业细化分科。现在综合医院肿瘤科规模越来越大,肿瘤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综合医院相比,湖北省肿瘤医院各学科都是肿瘤科,如果要突出优势,就需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精。担任院长后,魏少忠主持重大改革,在肿瘤外科按照疾病部位分科已经完备的情况下,重新对肿瘤内科及放射治疗科两大学科按照疾病部位进行亚分科,改变了以往一个科从头治到脚的状况,其中放疗科重新亚分为7个专业病区,肿瘤内科重新分为4个亚专业病区;去年又将胸外科扩充为2个病区,妇瘤科扩充为3个病区;还审时度势,增设了独立的脑神经肿瘤外科、泌尿外科、骨软组织外科、微创介入治疗等学科。这项重大的改革举措,让临床科室术业有专攻,医生专攻方向更加精专,为湖北省肿瘤医院造就了一批在省内唯一、国内领先的肿瘤专业学科群,各临床专科一跃迈入向精品学科转变的大道。

三是建立首席专家制度。将医院学科进行细分、整合,最终要落实到专家品牌的塑造上。湖北省肿瘤医院建院40多年,专家们埋头苦干、不事张扬,但这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低调传统,却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医疗市场形势。为了培育品牌效应,除了通过“人才引进”“国际交流”等专项工程加大对各亚专科学术带头人及骨干的培养和引进外,魏少忠院长还在省内率先推出了单病种(专业)首席专家制度,先后遴选聘任了大肠癌、甲状腺癌、乳腺癌、淋巴瘤、鼻咽癌、肺癌、胃癌等19位首席专家。首席专家作为各单病种诊疗的管理者和带头人,带领一个个优秀医疗团队,将恶性肿瘤相关的最新知识和成熟经验结合起来,形成肿瘤单病种诊疗的“金标准”,为各类肿瘤诊疗树立行业典范。一个专家就是一个品牌,一群专家就铸就了湖北省医院强大的品牌效应。如今,“看肿瘤找首席专家”,已经成为广大患者的最优选择。

四是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在美国学习期间,魏院长发现美国同行尤其注重多学科联合诊疗,没有哪位大专家是单打独斗,都是组织一个囊括相关学科的MDT小组协商诊疗方案。回国后,他马上在全院主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他说:“MDT的精髓就是改变肿瘤科医生单打独斗的局面,以整体优势应对肿瘤疾病,集中肿瘤外科、内科、放疗科以及医学影像、病理科、肿瘤心理等诸多领域专家,真正达到一群专家为一位患者服务的服务效果。” 2006年,该院最早开展大肠癌MDT,十年磨一剑,如今已先后开展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淋巴瘤、肾膀胱前列腺癌等几乎囊括了所有常见癌种的MDT诊疗业务。这种以整体优势应对肿瘤疾病,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营养、康复、心理指导等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已经成为医院医疗业务的精髓,也使得医院的比较优势更加突出。

肿瘤患者过去来到医院,碰到外科医生可能首先手术,碰到内科医生则首先化疗;而实际上,同一种肿瘤疾病,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病程分期、身体状况等,治疗方法和治疗顺序都应该区别对待。只有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患者才能获得最佳疗效;同时,通过MDT,还可以减少患者在医院内多次会诊,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节约患者的费用并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现在的湖北省肿瘤医院,每一位新入院患者和疑难患者的治疗方案都经过单病种规范化诊疗小组讨论,制定出最佳的个性化治疗方案。MDT在全院铺开以后,传统个体经验诊疗向现代化小组协作规范化诊疗转变,集体智慧取代了个人经验,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医务人员再教育水平和专业水平,最关键的是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优化诊疗方案、最大限度地让患者受益。

去年5月,在苏州大学召开的第一届中美医院管理研讨会上,魏少忠院长以湖北省肿瘤医院开展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为题做重点发言,得到了与会的近百位中美医院管理专家的高度肯定。可以说MDT锻造了肿瘤诊疗的金标准,成为肿瘤医学界一张靓丽的名片;医院也成功获批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专科品牌在业界声誉日盛。

“柳刀凭妙手,白衣秉丹心”。作为医学领军人才,魏少忠院长视病人为亲人,痛其所痛,忧其所忧,孜孜不倦地追寻肿瘤防治的奥秘;作为院长 ,魏少忠教授更不允许自己有丝毫懈怠,他秉承和发扬“精诚济众、德厚留光”的院训,以卓越的管理能力推动着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

专家简介

魏少忠,医学博士,湖北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现任湖北省肿瘤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大肠癌、肾膀胱前列腺癌首席专家,湖北省肿瘤防办主任、湖北省癌症中心主任、湖北省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湖北省结直肠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曾赴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作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中国医院协会肿瘤医院管理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普通外科学分会常委;湖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泌尿男生殖肿瘤专委会副主委。近3年来共发表SCI文章11篇,EI论文1篇,中华系列5篇,专家共识1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0篇;完成成果鉴定3项,专利申请1项,成果鉴定结果均为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主编专著《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理论与实践》,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推荐访问:丹心 妙手 白衣 柳刀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