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职业“医闹”的“生意经”

时间:2022-11-11 08:00:06 来源:网友投稿

他们很嚣张——堵医院、打医生,严重干扰正常诊疗;他们很隐蔽——混在患者家属中,自称是患者的亲戚;他们很给力——总能争取到高额的赔偿;他们很狡诈——原本支付给患方的钱,却被他们瓜分走大半。他们就是职业“医闹”。

记者在广东、安徽、湖北等省采访了解到,职业“医闹”已经成为干扰医院正常诊疗、造成医患关系进一步紧张的重要因素。“医闹”一本万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从潜伏到策划,

全程操控医患纠纷

“医务科还不知道哪个病人死了,“医闹”就已经找上门了。”安徽一家大医院的医患调解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职业“医闹”消息十分灵通,医院内外都有眼线,截获患方消息后立刻介入,甚至人还没死,就已经开始策划闹事了。

护工、开电梯的、清洁工等勤杂人员都可能是职业“医闹”收买的眼线,ICU、大外科、产科等等是职业“医闹”眼中“生意多”的科室,他们不惜派出专人在这里蹲守。“基本上,病人一死,医闹当天就知道了。”湖北武汉一家医院ICU医生苦笑着说。

有次在一家医院附近,记者亲眼目睹一个小饭馆的老板收了职业“医闹”的信息费。“就是叫我打听一下来这吃饭的家属,病人病情怎样,需不需要他们帮忙,给家属们留个他的手机号。”该老板说。

获知信息的职业“医闹”一旦与患者家属接上头,医患纠纷的走向就完全由他们操控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患调解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很多次,我们已经与患方进行了很好的沟通,患方也表示完全理解,病人都准备出院了,没想到刚过了一晚上,家属就表示完全不能接受先前协商结果,带人上门大吵大闹。”

扮亲戚装围观,

该出手时就出手

“医闹”都是一上来就大打出手?这你可想错了。多家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职业“医闹”真正的头都藏得很深,很少有直接参与现场闹事。而即使是闹,他们也分工明晰、极其狡猾。

一般来说,停尸、拉横幅、堵在医院门口哭闹的都是老太太,另有七八个壮汉混在围观者中,一旦院方保安驱赶闹事者,这些壮汉就会挺身而出阻拦保安,一边还高喊:“医院打人了!欺负老人家!”博取围观群众同情。

即使是警察也对职业“医闹”十分头疼。“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是职业医闹,他们都撇得很干净,都说是看医院保安对老太太动手上去拉架的,最多以寻衅滋事拘留数日。”武汉一名派出所民警说。

而只有到医患双方谈判时,职业“医闹”才会偶尔露出马脚。安徽省一家医院医务处处长有着多年与“医闹”打交道的经验,他总结,谈判时态度最恶劣、开口漫天要价、院方试图缓和气氛时就会用污言秽语辱骂医生的,往往是职业“医闹”。

“他们只是蛮不讲理地开出天价,就想让医患双方剑拔弩张,再用老子就是要闹事的态度逼迫医院就范。”该医务处处长说,“有好几次,职业“医闹”自称是患者的亲叔叔之类的近亲,其实听口音,说的都跟患者不是一个地方的方言。还有几张熟脸总是出现在医患纠纷现场,曾经被我当场拆穿。”

据记者采访了解,这些出面闹事的老太太和壮汉都是雇来的,参与谈判的可能仅仅是职业“医闹”的小头目,真正在事件背后策划的“高人”依然是个谜。

“在多起医闹事件中,从患方提供的诉求书、拟定的赔偿协议我们可以推断出,幕后策划者应该非常了解医院内情,而且懂得法律知识、医疗知识。不揪出他们,“医闹”不会消停。”广东省医师协会维权工作委员会委员刘孟斌说。

讹巨款要分成,

“生意”越做越红火

“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职业“医闹”摸清了医院在医患纠纷中的无奈,将闹与赔的正比模式利用到极致,瓜分医院给患方的补偿款。

2012年,广东省东莞市发生一起医疗纠纷,由于职业“医闹”的介入,最后医院不得不支付了30万元的赔偿款。而事后医调委了解到,患者家属仅仅拿到了3万元,其他都被职业“医闹”瓜分了。

“儿子看病借了一屁股债,他死后,医院赔了不少钱,但医闹掐去了一大半。剩下的钱还不够还债的。”有患者告诉记者,他们找职业“医闹”的后果却是人财两失。

“职业医闹的目的很明确,他们就是为了从中牟利。”刘孟斌说,部分“医闹”组织甚至带有黑社会性质。如果患方拿到赔款后不同意支付他们要求的数目,就会使用威胁、骚扰等方式逼迫患方。

推荐访问:生意经 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