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对策

时间:2022-11-11 15: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有效的临床急救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9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急救治疗,总结护理体会。结果:89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后,存活84例,存活率为94.4%,其中抢救无效死亡3例,2例致残。结论: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17-01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由于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引起血管破裂,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重要脏器微循环灌注不足,从而造成全身组织和器官缺氧,重要脏器机能紊乱、组织代谢失调、微循环衰竭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措施,对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9~2011年间对收治的89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及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9例患者均为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36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1.6±3.1)岁。其中交通事故61例,高空坠落11例,锐器伤9例,其它伤8例。所有患者均有明显休克症状。

1.2 急救方法

1.2.1 伤情评估:护理人员应迅速评估患者伤情,向患者或其陪同人员详细询问受伤原因、部位、时间及症状,仔细检察患者有无内脏、颅脑等损伤发生,以便于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对症急救。

1.2.2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最基础、最主要的措施[1]。护理人员要仔细检查呼吸道,彻底清除口腔、呼吸道内血块、痰液、呕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遇有昏迷患者舌后坠可用舌钳夹出;对喉头水肿、呼吸衰竭的患者应迅速进行气管插管,开通气道,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改善缺氧状况;对气管断裂等患者,应行气管切开术。为防止缺氧引起低氧血症而加重休克,给予鼻导管或面罩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需达40%~50%,流量4~6L/min[2]。

1.2.3 建立静脉通路:由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因此护理人员应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路以补充血容量,维持机体的有效循环功能。要尽量选择远离受伤部位的静脉血管快速输血输液,如:腹部及其以下的损伤,应选用上肢或颈部静脉;胸部以上的损伤宜选下肢静脉等,否则可能造成废用性输血(输血未发挥作用即被排出)[3]。严重休克者需及时作静脉切开,以满足快速输液输血的需要。静脉通路建立后,应立即常规采集血液标本,便于及时做好交叉配血及一系列化验检查等。

1.2.4 进行外伤处理: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主要是由于大出血引起的,因此采用加压包扎法进行止血是急救处理的紧急措施。此外,引起休克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创伤带来的疼痛,必要时可肌内注射哌替啶50~100mg,但要注意其抑制呼吸的不良反应,有严重颅脑损伤或胸部损伤伴呼吸困难者慎用[4]。同时要注意动作轻微的清创患者伤口。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患者住院期间,保持病房安静,室内空气新鲜。由于患者休克时体温大多偏低,体温的快速升高或骤然降低都会对患者预后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应根据患者自身的体温状况给予对应的体温护理,如:患者体温较低时应适当增加室温,用棉被或毛毯保暖,避免患者受寒。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要采取卧位或半卧位,有利于静脉回流和呼吸运动。对于下肢供血不足的患者,不宜抬高患肢,以免肢体缺血坏死。要做好患者每天的口腔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刻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同时要做好各类引流管等的清洁护理。

2.2 密切监测体征:由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会导致脑组织缺氧,脑细胞由兴奋转入抑制,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表情淡漠,甚至昏迷,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水平及表情变化,设专人加强护理。此外,要密切观察患者皮肤色泽、湿度、温度等变化。严密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每10~15min测量1次,并详细记录。尿量能反映肾脏的灌流状况,也是判断休克极为重要的指标,因此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要仔细观察并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比重,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准确及时的临床资料。

2.3 心理护理: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多由突发事件造成,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往往伴有烦躁、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鼓励患者,稳定患者的情绪,消除器恐惧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耐心安抚患者家属,取得家属的信任和支持,以协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尽早脱离危险。

3 结果

本组89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后,存活84例,存活率为94.4%,其中抢救无效死亡3例,2例致残。

4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及其它各类意外创伤不断增加,已成为人类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各种严重刨伤均会导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伤情复杂、病情危急、发展迅速,不及时救治会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因此,及时给予患者正确、良好的急救及护理,对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相关急救知识及护理技能,并能够及时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恰当判断,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杨西宁.多发伤急救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51-53

[2] 牟灵英,冀玲,历德凤,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相关问题调查分析[J].山东医药,2004,44(8):52-53

[3] 陈维庭.首届全国多发伤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创伤杂志,1994,10(1):30

[4] 自涛.现代创伤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7

推荐访问:失血 急救 对策 临床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