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脑梗死10例分析

时间:2022-11-12 12:35:04 来源:网友投稿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梗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07~2009年神经内科收冶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脑梗死患者。年龄46~73岁,平均61.2岁,10例患者体重指数(BMI)28~32 kg/m2,平均29.3 kg/m2。6例合并有高脂血症,7例患者为2级高血压,10例患者均无糖尿病、心脏病、心律失常病史。

1.2入选标准10例病例在发生脑梗死前均根据病史、体征和多导睡眠监测(北京新兴公司MONET多导睡眠监测仪)明确诊断为中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例中度,4例重度,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1],分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程5~10年,10例患者由于经济的原因均未使用经鼻或口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4例患者在家间断吸氧。10例患者均经过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

1.3临床表现

1.3.1症状10例患者均在早晨4~9点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肢体麻木、无力,感觉障碍,2例出现中枢性面瘫,4例在早晨起床活动后起病,6例在早晨起床时起病,均有明确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3例患者发病后血压轻度增高140~130/90~95 mm Hg,7例发病后血压波动在170~150/950~100 mm Hg之间。

1.3.2实验室检查10例患者入院后使用脉搏氧饱和仪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为88%,夜间血氧饱度(SaO2)下降更明显,平均78%,血常规:WBC(5.2~11.6)×109/L,RBC(6.12~6.89)×1012/L,HGB 170~210 g/L,血气分析:pH 7.36~7.44,PaO2 43~56 mm Hg,PaCO2 48~55 mm Hg,6例患者甘油三酯2.6~3.1 mmol/L之间、胆固醇5.8~6.7 mmol/L之间、低密度脂蛋白3.6~4.0 mmol/L之间。4例血脂正常,10例血糖、肾功能、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内。10例中4例行头颅CT检查,6例行头颅MRI检查,均在基底节区有不同程度的低密度灶。

1.4治疗方法10例患者由于入院时已超过6 h,并且头颅CT及MRI上已有低密度灶,故没有进行溶栓治疗,全部患者给予抗凝、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营养神经,对症治疗,同时对于4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6例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给予面罩吸氧。

2结果

1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半个月,出院后随访半年,2例患者遗留偏瘫后遗症,2例患者肢体麻木,1例患者中枢性面瘫,5例患者基本恢复正常。4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间断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3讨论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很高的疾病,是造成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导致成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5%以上,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心脏病、心房颤动、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颈动脉动狭窄、肥胖、代谢综合征等方面,此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也渐被医学界所重视,慈书平等[2]经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血管病关系20年随访研究,得出结论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可能性较一般人群高,考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发生脑血管病存在相关性,提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于逢春[3]也报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缺血性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近年来逐渐被医学界所重视,以前人们认为睡眠打鼾不是病,但近年来人们发现打鼾的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疾病增多,该病与脑卒中有着共同的易患因素如:肥胖、糖尿病、年龄、饮酒、高血压等。本组病例所有患者的体重指数均在肥胖的范围内,大于28 kg/m2,有6例合并有高脂血症,7例患者血压增高。这些因素都是引起脑梗死的高危因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时多伴有呼吸暂停,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导致儿茶酚胺、内皮素及血管紧张素等缩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全身动脉收缩和血管平滑肌增生、狭窄,血压升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多肥胖,瘦素和脂联素分泌异常,血脂升高,脂质易沉积于血管内膜,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缺氧刺激红细胞增多,血粘度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栓前状态增加,易发生血栓形成。睡眠时反复憋气,睡眠质量下降,有效睡眠减少,易出现白天嗜睡等各种临床表现和并发多器官疾病,缺氧时神经系统的损害易出现反应迟钝,语言功能障碍,精神异常和血管性痴呆[2]。本组病例患者平均血氧饱和度均低于正常,夜间血氧饱和度更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与文献报道相符合[4,5]。通过对以上病例分析,希望大家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要进行早期干预,包括减体重,降血脂,控制血压,对于中重度患者,低氧血症明显的患者要提倡早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这样才能避免心脑血管及其他器官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195-198.

[2]慈书平,高义,张希龙,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血管病关系20年随访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1(34):13-16.

[3]于逢春,张学勤,朱静,等.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初步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9):684-687.

[4]于桂芝,范洁,黄席珍,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北京医学,1998,20(5):268-270.

[5]冯磊,余嗣崇,郭莲香.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中国医学创新,2009,6(9):58-59.

【收稿日期】2011-02-17

(本文编辑:陈春梅)

推荐访问:综合征 暂停 合并 睡眠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