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对比

时间:2022-11-12 13:35: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本院进行救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2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患者的效果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有确切临床疗效,并且可尽快恢复患者体征及症状。

【关键词】 甲泼尼龙; 冲击疗法; 地塞米松; 重症病毒性脑炎

Comparative Efficacy of Early Short 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 and Dexamethasone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WU Ju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04):055-057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early short 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 and dexamethasone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Method:120 cases with 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4,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ance to a digital list franc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early 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 using short,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xamethasone, the symptoms and signs the recovery time,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1)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recovery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recovery tim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2) Effect good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Early short 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 has exact clinical efficacy, and can be restored as soon as the patient signs and symptoms.

【Key words】 Methylprednisolone; Shock therapy; Dexamethasone; 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

First-author’s address:Chengdu Yangtze River Hospital, Chengdu 610106,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04.019

重症病毒性脑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病理改变主要为脑实质出现炎性改变[1],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频繁或者持续性的抽搐、稽留高热,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则出现会中枢性呼吸衰竭、颅内压升高、形成脑疝,甚至可能遗留严重的后遗症或者出现急性期死亡现象[2]。及时有效地救治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是降低致残率以及死亡率的重点。近些年来,甲泼尼龙应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3]。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本院进行救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20例,患者均符合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2~14岁,平均(5.7±1.1)岁;观察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13岁,平均(5.6±1.3)岁。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等,部分患儿伴有消化道、呼吸道症状、肢体瘫痪和精神异常现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1)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多伴有发热;(2)伴有脑实质损害的体征以及症状;(3)病毒病因学检查显示主要有脑脊液病毒培养及鉴定,脑脊液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测定;(4)脑脊液检查显示多数患者可为非化脓性变化;(5)脑电图检查显示广泛高电压δ波[4]。排除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化脓性脑膜炎。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治疗:给予降低颅内压、解痉、退热、营养脑细胞及抗感染抗病毒等药物,同时进行支持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静脉滴注甲泼尼龙20 mg/(kg·d)(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3294),每4~6小时1次,每次40~125 mg,连续滴注3 d;对照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5 mg/(kg·d)(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2020514),静脉注射每次2~20 mg。静脉滴注时,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可2~6 h重复给药至病情稳定,连续滴注3 d。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以及临床疗效情况。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5 疗效评价标准 效果差是指患者在治疗14 d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仍未完全消失;效果良是指患者在治疗7~14 d,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效果优是患者在治疗7 d内,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5]。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包括惊厥、意识障碍、高热、颅内高压、颅神经损伤及肢瘫,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6.37,P<0.05)。

3 讨论

小儿病毒性脑炎属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为高热、嗜睡、颅内压升高、意识障碍和精神异常等,其中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特点为起病急、病情重,且伴有意识障碍、持续高热及反复抽搐,严重者甚至出现循环及呼吸障碍。神经受累的原因是病毒的侵入及迅速繁殖,直接破坏了人体的神经组织[6-8]。该病容易出现“恶性瀑布效应”,因此应该早诊断早治疗。但小儿病毒性脑炎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其中包括控制高热惊厥、抗病毒、控制脑水肿、保持呼吸道顺畅、预防继发感染以及进行支持治疗等[9-10]。近些年来有研究显示,皮质激素有减轻脑水肿的作用,能够明显降低颅内高压,其作用机制为保护血脑屏障,使毛细血病的通透性降低,释放抑制细胞因子以及拮抗炎症介质,保护钙泵和钠泵的功能,降低脑脊液的分泌,保护溶酶体和细胞膜,拮抗氧自由基,改善脑供血以及脑循环[11-13]。治疗病毒性脑炎首选药物为地塞米松,但该药对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疗效欠佳。近些年来,甲泼尼龙大多用于免疫性疾病和神经性疾病中,尤其是在格林巴利综合征以及重症肌无力中有确切疗效[14]。甲泼尼龙的C6位甲基化能够增强时亲脂性,能迅速到达作用部位,是一种不需肝脏转化的活性药物,能够减少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且其游离成分在血浆中较多,游离糖皮质激素具有药理学活性,因此甲泼尼龙具有较高的有效药物浓度,有利于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发挥[15]。

目前有研究显示,给予重症病毒性脑炎急性期患者大剂量的甲泼尼龙,能够起到保护脑功能的作用,同时可缩短疗程以及改善预后[7]。其作用机制可能为:(1)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如降低脱髓鞘的程度,逆转神经传导阻滞,改善脱髓鞘部位的神经功能等;(2)具有强烈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作用;(3)能够促进脑损伤的修复,可降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水平;(4)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通过免疫介导抑制B淋巴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减少抗体的合成[8]。本研究中,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进行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恢复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有确切临床疗效,并且能够尽快恢复患者体征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丽丽.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570-5571,5580.

[2]张云峰,赵凯姝,鲁继荣,等.甲基强的松龙缓解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2):4802-4803.

[3]李复红,孙洁玉.氨茶碱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922-4923,4927.

[4]刘锋,张希奇.纳洛酮治疗小儿急性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39-40.

[5]刘怡,王丽红,郭红枝.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7):4588-4589.

[6]孙亚男,韩淑祯,从日照,等.重症森林脑炎1例报告[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152-153.

[7]郑海丽,王清兰.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孟鲁斯特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天津医药,2013,41(3):263-264.

[8]王恩伟.甲基强的松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对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8):2002-2003.

[9]高会新.200例头痛患者脑电图及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5):115-116.

[10]万江生,张沁,买买提明,等.42例病毒性脑炎病理与临床联系及MRI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64-65.

[11]李娟,陈雪梅,李祥丽.小儿病毒性脑炎96例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3):4442-4443.

[12]苏丽蓉.28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0):72-73.

[13]钟馨.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3):44.

[14]谭贵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1):58-59.

[15]阿依克木·尢奴斯.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1):79-80.

(收稿日期:2014-09-23) (本文编辑:王宇)

推荐访问:脑炎 尼龙 疗效 小儿 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