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

时间:2022-11-13 09:15: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6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18个月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8个月后痰菌阴转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灶吸收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将左氧氟沙星应用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痰菌阴转率与病灶吸收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及节省医疗资源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耐多药肺结核;有效性;安全性

结核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其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1],可累及多脏器,其中肺部感染最为常见。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结核患者数量增加以及抗结核药物滥用等因素影响,耐多药肺结核发病率在临床上也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2],因此,探寻合理、低毒、高效治疗方案,已经成为临床医生亟需解决问题。本文选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43例,在常规抗结核方案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效果颇为满意,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6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43例对照组患者中: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在18~62岁,平均年龄(39.2±10.3)岁;患者病程2~16年,平均病程(5.4±1.7)年。43例观察组患者中: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在21~65岁,平均年龄(39.7±10.6)岁;患者病程在2~18年,平均病程(5.7±1.9)年。入选标准:痰液结核菌检查呈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对主要药物产生耐药性患者;除肺结核外无严重内科疾病患者。排除标准:语言沟通障碍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帕司烟肼1.0g口服,每晚1次;利福喷丁0.6g口服,2次/w;吡嗪酰胺0.5g口服,3次/d;丙硫异烟肼0.2g口服,3次/d;阿米卡星0.4g肌注,1次/d,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帕司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患者连续口服6个月,药物服用方法与剂量同上。帕司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患者连续口服9个月,药物服用方法与剂量同上。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①药物生产厂家及批号:左氧氟沙星片由江苏长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4596。②药物服用方法:左氧氟沙星片0.4g口服,1次/d,连续服用18个月。

1.3评价指标 ①痰菌转阴判定标准[3]:每月取患者痰液标本送检,采用涂片与培养方法对抗酸杆菌进行测定,若连续3个月测定结果均为阴性,则判定痰菌转阴。②采用X线检查数据,计算患者病变范围,以此来判定病灶吸收情况[4]。显著吸收:病变范围缩小达50%以上。吸收:病变范围缩小在30%~50%。无改变:病变范围缩小低于30%。恶化:病变范围增加或播散。吸收率=显著吸收率+吸收率。③采用电话随访方式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率比较行?字2检验,组间均数比较行t检验,其中:率做为计数资料表示方法;均数做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统计分析检验水准取0.05,即:当P<0.05时被认定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18个月后痰菌阴转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18个月后病灶吸收率相比较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采用化学疗法对结核病进行治疗,不仅让大多数患者得以治愈,而且也有效控制了结核病发病率。由于耐药肺结核具有病灶范围广泛且病程长等特点,加之治愈率较低,使其具有较广泛的传播性。

左氧氟沙星属喹诺酮类药物,其主要通过干扰结核杆菌复制及阻断结核杆菌螺旋酶合成而达到杀菌目的,是临床治疗结核病二线用药,从多年临床实践中证实[5]:左氧氟沙星与其他抗结核类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具有较低自然耐药性,并且口服该药后,机体吸收迅速,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另外,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对于耐药性结核患者可采用抗结核二线用药,且应用较长疗程[6]。本次研究观察组病例将左氧氟沙星应用于患者治疗中,使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18个月后痰菌阴转率与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常规抗结核治疗组,并且采用该药物治疗并未增加毒副反应,具有良好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于耐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常规治疗,其可提高病灶吸收速度,促进痰菌转阴,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朱航,雷迅,张帆,等.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2):201-208.

[2]王桂秋.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安全性及相关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09(6):127-128.

[3]何春喜,杨旭,曹剑昆,等.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4):267-268.

[4]岳华山,谢松梅.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664-1665.

[5]徐培水.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1(17):134-135.

[6]陈鹏.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27(25):160-161.编辑/许言

推荐访问:氧氟沙星 肺结核 疗效 不良反应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