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肺结核患者全血细胞减少发病机理初论

时间:2022-11-13 09:2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对导致患有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合并全血细胞减少发病机理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54例患有肺结核疾病合并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和同期同年龄段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54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T细胞亚群水平和细胞因子浓度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细胞因子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合并全血细胞减少的肺结核疾病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会明显降低,细胞因子浓度会明显升高,这两点可能是导致该类患者发病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肺结核;全血细胞减少;发病机制

近年来医学界关于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方面的探讨相对较多,但对结核病和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发病原因方面的研究就更少[1]。本次研究对导致患有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合并全血细胞减少发病机理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肺结核疾病合并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和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各54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研究对象中男31例,女23例;研究对象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8.9±1.5)岁;肺结核疾病使1~18个月,平均病史(4.2±0.7)个月;对照组研究对象中男32例,女22例;研究对象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8.7±1.4)岁。两组上述自然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后均接受全面的体格检查,进行血、尿、大便常规检查,对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清铁四项,腹部B超,胸部X线及CT,心电图表现情况进行检查。一般免疫学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免疫全套包括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双链抗体抗dsDNA、补体C3、C4、C反应蛋白、ASO、结核抗体。溶血方面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溶血全套包括Huff、酸溶血实验、G-6-PD、Coombs实验、尿Rous实验、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CD55、CD59。骨髓检查项目内容主要包括:骨髓细胞形态学、铁染色、糖原染色、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各在空腹状态下抽取10mL的静脉血,并留取3ml送生化室查免疫球蛋白水平,剩余的7ml经高速离心处理之后置于-20℃状态下进行保存待检。对照组研究对象在结果健康查体时在空腹状态下一次性采集静脉血液10ml,3ml送生化室查免疫球蛋白水平,剩余的7ml采用研究组方法进行处理。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血清IFN-γ、IL-4、IL-10水平进行测定[2-4]。

1.3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研究对象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细胞因子浓度水平作为观察指标。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当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字2检验。

2结果

2.1 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见表1。

2.2细胞因子浓度水平,见表2。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为造血系统疾病的出现,占该类患者总人数的70%以上[5]。临床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除了临床上常见的造血系统疾病之外,可以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现象出现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五大类:急慢性肝病、恶性肿瘤、肾病、某些感染及结缔组织疾病,占30%左右。上述的五大类疾病中以肝硬化疾病最为常见,占15%左右,该类疾病的患者骨髓增生表现活跃,可能由于患者的脾功能亢进对血细胞造成破坏,进而导致全血细胞水平明显降低[6]。另外,肝炎疾病发病的时候,病毒会对造血细胞造成破坏,触发免疫反应。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也会导致全血细胞水平降低,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产生自身抗体对相应的血细胞造成破坏,另外免疫破坏、脾功能亢进也是其中比较主要的两个原因。肾病导致全血细胞水平降低与造血物质摄入、吸收能力障碍,肾脏的分泌功能障碍及骨营养障碍具有一定的关系。上述四类非血液系统疾病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例较多,而感染尤其是结核病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报道比较少见[7]。

本次研究分析导致该类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①结核菌感染及其毒素对患者机体造血功能产生抑制;②结核导致继发出现脾功能亢进,使对血细胞的破坏性明显增强;③抗结核类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对骨髓造血产生负性影响;④患者免疫功能存在异常导致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采用胸腺肽和大剂量静脉丙钟球蛋白对该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满意,提示免疫异常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8]。

参考文献:

[1]刘键华.非血液系统疾病的全血细胞减少122例临床分析[J].宜春医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2,24(11):172-173.

[2]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24(10):170-171.

[3]付蓉,邵宗鸿,刘鸿,等.与免疫相关的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的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12(14):177-178.

[4]谭慧敏,张帆,阳庆文.湖南省安仁县2001-2010年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及治疗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l,18(11):2101-2103.

[5]申振元,陈正利,马桂芳,等.2008年河南省肺结核疫情特点流行病学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0,21(01):48-50.

[6]林常勇.海南省三亚市2000-2009年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11):769-771.

[7]付蓉,邵宗鸿,刘鸿,等.免疫相关的血细胞减少患者造血祖细胞增殖功能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功能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25(13):213-214.

[8]郭熙哲,张少安,吴传宗.全血细胞减少528例[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14(16):122-123.

编辑/申磊

推荐访问:血细胞 肺结核 机理 发病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