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的内容,主线明朗,结构清晰。但其中有一些重要历史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把学生在理解上出错率比较高的一些概念,加以归纳、解析,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些帮助。
1.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是指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贸易关系、商业中心和商路的巨大变化。主要特征:一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二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所取代。价格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引起物价乃至阶级关系的变革。主要表现:一是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二是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暴利而力量增长,封建主因固定地租贬值而衰落,劳动人民也因此而贫困。这两个革命都是新航路开辟在欧洲造成的重大影响,都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起点,资本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前者是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手段是赤裸裸的,后者是靠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手段具有间接性、隐蔽性。
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前者不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而且要求加强君主的权力;后者不但批判专制制度,而且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这状况取决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
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实质
很多学生认为,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英国恢复了封建制度。其实不然,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混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巩固其统治,同意查理二世登上王位,但他们仍控制着政权,查理二世的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附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愿。因此,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并不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复辟,而是日家族的复辟。
5.法国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指1789年7月至1794年7月的五年资产阶级革命。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还应包括大革命之后的拿破仑帝国的统治,以及反对复辟的波旁王朝的斗争。时间从1789年7月持续到1830年“七月革命”为止。
6.大陆会议
它是英属13个北美殖民地的代表会议,独立战争期间的领导机构。从1774年开始,共召开过两届。1776年通过《独立宣言》,成立美利坚合众国。1777年11月,大陆会议公布了《邦联条例》,1781年《邦联条例》生效后,大陆会议为邦联国会所代替。
7.种植园经济
它是资本主义制度“接种”在奴隶制度之上的畸形产物,是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美国南方奴隶主是地主兼资本家,许多奴隶主也投资于工业生产,在他们心目中,资本主义观念占统治地位,全部剩余价值被看成是利润;它与资本主义又有差别,奴隶作为“主人财产”的所有制性质和强迫劳动的形式与资本主义自由雇佣劳动的特征并不符合,这正是它被取代的根本原因。
8.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性质
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背景下发生的。在自由主义这股历史潮流的影响下,工人运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争取普选权等)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因此,其性质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它包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制度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新航路开辟后,该体系开始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该体系初步形成;20世纪初,该体系最终确立。
(责任编辑:张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