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跟踪中国史的研究动态,加强学术图书的选题开发

时间:2022-11-13 16: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总结了2006年至今中国史研究中的重点论题和几个热点问题,旨在跟踪学术动态,加强出版界与学术界的互动,关注近年来中国史研究者主要在做什么工作,他们能为出版者提供什么资源,他们还需要出版者做些什么,等等。

中国史;学术动态;学术著作;出版

学术界和出版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涉及学术著作出版业务的出版社来说,更是如此。跟踪学术动态,加强学术界与出版界的互动,对于策划选题、发掘作者资源、了解读者需求、展开市场营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以下的重点论题和热点问题主要是根据最近5年内中国史研究的重要论著、学术会议和相关的研究综述汇总而成。

一、中国史研究近年来的重点论题

(一)先秦秦汉史

近年来的重要论题:中华文明探源、机构与职官研究、市场与盐业史、财政、赋税与货币、区域经济、经济思想、环境与经济发展、户籍、人口与社会问题、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与社会救济、经学学术思想、边疆与民族史、张家山汉简、长沙走马楼吴简等。

资料相对短缺长期困扰先秦秦汉史研究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以战国秦汉简牍帛书为代表的新素材的不断出土、整理和出版,先秦秦汉史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出土简帛仍然是秦汉史研究的重点,本年度很多有价值的选题大都是在简帛作为历史载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研究的新进展也大都得益于简帛史料。秦汉简牍中的法律资料极为丰富。依据出土简牍和传世文献研究秦汉法律,是秦汉史研究的重心之一。” [1]

(二)魏晋隋唐史

近年来的重要论题:文书行政、地方行政制度、土地制度、农业、水利、商业与消费、财政与税收、区域经济、人口与移民、生态环境、灾害与赈济、唐文化、敦煌学、唐宋变革论、《天圣令》、专卖、女性消费等。

(三)辽宋夏金元史

近年来的重要论题:土地制度与产权、区域经济、贸易、货币、专卖、物价、城镇、市场、财政、赋役、金融、人口、交通、灾害与救济、家族与宗族、基层社会、经济开发、城乡关系、精英政治、妇女和婚姻、社会生活、宗教、文学、古都(临安、大都等)、饮食文化、辽代墓葬壁画碑刻、元青花瓷等。

宋代史研究者在对诗文、制诰、碑铭等文献的搜寻与利用,对地方文献与田野调查等方面的重视还有所不足。[2]所以,编辑可以策划一些选题,这些选题来自宋代地方文献、宋元明清地方志和宋史相关的各专题资料。

(四)明清、近代史

近年来的重要论题:

政治方面:制度与政策、地方行政、县政、县界、基层社会组织、帝王政治、宫廷史、司法条例、明遗民、明清易代、八旗、乡村社会、科举、教育等。

经济方面:农业、经济形态、经济政策、区域经济、货币政策、手工业、市镇、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商业、区域市场、港口、图书市场等。

文化、社会方面:学派、理学、戴震、宗族、官绅、宗教科仪、社会管理、城镇发展、运河、水利与区域社会、生态环境与资源、慈善机构。[3]

近年来出版的历史类图书中,明清、近代史的专著和史料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出现这种情况,既是因为从事明清、近代史研究的学者众多,研究成果丰硕,又是因为明清至民国这段时期史料丰富,规模远超历代文献总和,为出版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五)历史地理

近年来的重要论题:区域生态史研究、人地关系演变、中国东南地域文化、清代地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环境问题、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古都、历史城市地理等。[4]

历史地理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历史政区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区域地理、地名学、田野考察、历史地理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其中,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是历史地理两大基本骨架。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盛况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历史自然地理研究一度由盛而衰。最近几年,学界开始重新重视历史自然地理,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史)、GIS技术、环境史等学科或研究思潮也成为推动历史地理学发展的一股新动力。[5]

二、几个学术热点

(一)出土文献

新的历史素材是推动历史研究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出土文献对于推动20世纪以来中国史研究功不可没。以甲骨文、战国秦汉简牍帛书为代表的新素材的不断出土、整理和出版,使先秦秦汉史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等出土文献对于隋唐史研究有巨大影响,海内外已经形成独立的敦煌学。新出土考释的西夏文土地税账文书也很快引起了宋史学界的关注。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出版界,都需要重点关注出土文献的整理与利用。学术界对于出土文献的释读与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和推广。例如黑城文书,虽然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黑城文书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6]出版界重点出版未刊的出土文献,既便利了学术界,又有很高的社会效益。从最近几年国家图书奖的评奖情况来看,出土文献虽然只是很小的一个门类,但获奖率很高,表明国家十分重视此类图书。由于出土文献的发掘具有偶然性,所以,随时关注考古工作的进展情况,留意各种相关的出版资源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环境史

环境史是20世纪末在西方发展起来的,是历史编纂学的一大类型,提倡将自然引入历史。近年来,环境史的影响也逐步渗透到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各个分支中,尤其是经济史、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很多受到环境史的影响。不少学者对环境史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有过重要论述。李根蟠指出:环境史学使“人类回归自然,自然进入历史”。阎守诚认为:“自然进入历史”是环境史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从人与自然、社会及环境的统一和互动去考察历史,是一种理解历史的新理念、新视角,从这种认识出发来研究历史,可以产生许多与以往不同的研究结论。中国的传统史学重人事而不重自然,若引入环境史的思路,从自然角度来观察一些人事,便能使原先晦涩难解的历史原委拨云见日,一些在传统史学中似乎没有研究价值的东西,在新的思路观照下,也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7]

历史类的相关选题可以从环境史的角度开拓新的思路。环境史并不仅限于学术界,还与现今社会广泛关注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相呼应。出版界既可以组织力量翻译海外学者的大批环境史名著,也可以加强与学术界的互动,发掘作者资源,以系列丛书的形式对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作阶段性的总结,推动环境史在中国的发展。例如,由马立博(美)编著,王玉茹、关永强翻译的《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即将出版,这是广受学术界和出版界关注的“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丛书”推出的第一本中国环境史研究译著。

(三)区域史、社会史

区域史、社会史的兴起虽然不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但区域史、社会史在中国史研究中仍得以蓬勃发展。区域史、社会史与中国传统史学不同,是由下而上研究历史。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和研究领域的逐渐扩大,区域史、社会史研究者如今的关注点也更多地从宏观转向微观和个案。上述各时段的重点论题中,区域经济、区域市场、区域社会、社会生活、宗族、社区等,很多都属于区域史或社会史的范畴。

区域史的蓬勃发展,为出版界提供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其一是各种研究论著,其二是各种原始资料。这些原始资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民间文献、地方文献,如契约文书、族谱、墓志、碑刻、单据、户口册、工作笔记、调查报告等。这些原始资料中,还有大量的档案、日记、书札和民国以来的报刊资料。这些原始资料是传统史学家不重视或者难以看到的,出版界过去也不重视出版这些资料。实际上,这些原始资料大有用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些原始资料散布民间和各级图书馆、档案馆,各部门资料室,保存状况堪忧,急需加大整理、出版的力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几年大规模出版这类型原始资料,例如清代上谕档和起居注、清道光至宣统年间粮价表、民国边疆社会调查报告、徽州文书、闽台族谱、潮汕侨批等。

明清、近代史研究中的区域史、社会史研究成果尤其丰硕,重要原因也在于这一时期除了正史资料外,各种地方文献、民间文献,各类档案材料、日记、书札和报刊资料特别多,为展开区域史、社会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这段时期的史料被学者桑兵称之为“晚近”史料。他指出:这段时期的史料“搜集阅读之难,逾于古史;史料保存状况之劣,也较古籍更甚。在史料不可能竭泽而渔,甚至难以把握边际的情况下,学人或分门别类,缩短战线;或随意比附,看朱成碧”。与此同时,出版晚近史料也遭遇难题:“晚近史料的多、散、乱,保存状态的恶化和限制性措施的加强,导致整理的极端困难,出版也就无从谈起。出版近代史料, 卷帙浩繁,投资成本高,销售风险大,目前以古籍整理办法出版近代史料,进度太慢,远远赶不上史料毁损的速度,况且近代史料校勘,至少不比古代容易,全用标点整理,能够胜任者有限,目前的评估体系又不鼓励,结果勉强为之甚多。今人整理点校的各种近代文献,错误随处可见,即使高明者,因为今典本事太多,很难掌握周详,也无力面面俱到。”桑兵以为,要解决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上述难题,切实可行的办法,唯有以收藏机构为单位, 较短时间内多快好省地大规模分类原版影印出版晚近史料(包括电子化)。改变学者接触资料不对等的状态,使学者处于大体平等的资料条件基础之上,促使其将重心由看得到转向读得懂。[8]

众多行将亡佚的重要资料和学术界的两难处境,给出版界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出版人应勇担重任。

参考文献

[1] 徐卫民.2007年中国大陆秦汉史研究综述./qhsxxw/history/htdocs/XXLR1.ASP?ID=5717.

[2] 包伟民. “宋辽金史研究:新视野、新论题、新方法”笔谈之三[J].历史研究,2009(6).

[3] 毕卫涛. 2009年清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6).

[4] 成一农. 2009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9).

[5] 侯甬坚. 1978—2008: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学术评论[J].史学月刊,2009(4).

[6] 默书民,张国旺. 2009年蒙元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8).

[7] 陈春雷.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历史学) [J].学术月刊,2009(4).

[8] 桑兵.晚近史的史料边际与史学的整体性—兼论相关史料的编辑出版[J].历史研究,2008(4).■

推荐访问:中国史 选题 跟踪 学术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