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亚甲蓝染色法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经病理检验确诊的46例乳腺癌患者,均采用SLNB诊治,采用亚甲蓝和异硫蓝染色法患者分别有30例和16例,对SLNB的临床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亚甲蓝组和异硫蓝组患者的临床检出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46例采用SLNB诊治的患者成功检出率为95.6%,准确度为93.2%,敏感度为92.6%,假阴性率为7.4%,其中,亚甲蓝组成功检出率为96.7%、准确度为93.1%、敏感度为94.4%、假阴性率为5.6%,异硫蓝组成功检出率为93.8%、准确度为86.7%、敏感度为88.9%、假阴性率为11.1%,两组患者整体检出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亚甲蓝染色法应用于乳腺癌SLNB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b)-0039-02
乳腺癌是常见的疾病,在女性人群中发病率高,且近些年出现年轻化趋势,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前哨淋巴结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淋巴结,原发性肿瘤出现淋巴结转移一般首先在前哨淋巴结中显示[1];因此,通过对前哨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进行判断,可明确乳腺肿瘤是否发生淋巴结受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当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的一种诊治乳腺癌技术,较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在治疗乳腺癌中具有明显优势,对患者创伤小,手术效果明显。本文就亚甲蓝染色法应用于乳腺癌SLNB的临床相关情况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本院经病理检验确诊的乳腺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均为T1期和T2期女性患者,且均采用SLNB诊治;其中,30例使用亚甲蓝染色法,另外16例患者采用异硫蓝染色法。亚甲蓝组患者年龄27~48岁,平均(32.6±2.7)岁;其中,35岁以下患者有23例,占76.7%。异硫蓝组患者年龄28~46岁,平均(32.3±2.4)岁;35岁以下患者有12例,占75.0%。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病灶活动度均较好,无粘连现象,且病灶直径均≤3 cm;均为单发病灶;均未出现远处转移;病灶同侧的腋窝无明显的淋巴结;腋窝以及乳腺部位均无既往手术史[2]。
1.3 SLNB临床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并铺消毒方巾,亚甲蓝组30例患者使用亚甲蓝染色法,异硫蓝组16例患者采用异硫蓝染色法;分别选择3、6、9以及12点部位,于乳晕下或肿瘤周边的皮下组织注射亚甲蓝或异硫蓝,注射后先按摩5 min左右,等待5 min后,在腋窝处做一个长3~5 cm的顺皮纹切口,在胸大肌外侧切开皮下及部分乳腺组织,寻找蓝染淋巴管,沿蓝染淋巴管寻找淋巴结,将蓝染淋巴结切除后标记为前哨淋巴结(SLN)单独送检行术中冰冻检查,然后对所有患者常规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对患者的腋窝淋巴结采用H-E染色法行常规检查[3]。
1.4 评价方式
对采用SLNB诊治的所有患者临床检出情况进行评价,对亚甲蓝组以及异硫蓝组患者的临床检出情况予以对比评价。
1.5 评价指标
对不同组别患者的检出情况采用以下指标分别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检出成功率、准确度、敏感度和假阴性率;排除活检失败的患者。其中,成功率=SLNB成功检出数/SLNB检测总数×100%,准确度=(SLNB检出真阴性数+真阳性数)/SLNB成功检出数×100%,敏感度=SLNB阳性检出数/腋窝部淋巴结转移总数×100%[4],假阴性率=SLNB检出假阴性数/腋窝淋巴结转移总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LNB诊治患者的临床检出情况
46例采用SLNB诊治的患者中,成功检出44例,成功检出率为95.6%(44/46);其中,阳性检出数为25例,阳性确诊数为27例;阴性检出数为16例,阴性确诊数为19例;依据以上相关公式计算得出,检出准确度为93.2%[(16+25)/44];敏感度为92.6%(25/27);假阴性率为7.4%[(27-25)/27]。
2.2 亚甲蓝组与异硫蓝组患者的临床检出情况
亚甲蓝组成功检出率、准确度、敏感度、假阴性率较异硫蓝组效果明显(P<0.05)(表1)。
2.3 亚甲蓝组与异硫蓝组阴性与阳性的检出情况
亚甲蓝组与异硫蓝组阴性与阳性的检出情况见表2。
3 讨论
乳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近些年发病率呈现增加趋势,及早采用合理的诊断方式确诊,并通过诊断对乳腺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作出判断,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5]。传统临床一般采用ALND方式对乳腺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进行判断,因具体应用中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扫描和手术范围较大,术后容易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且部分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容易在采用ALND后,增加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并因此增加患者的临床危险性[6]。
SLNB是当前临床应用效果相对更理想的一种诊治术,其检测基于淋巴结一般首先发生转移的前哨淋巴结,通过对前哨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最终对乳腺肿瘤是否出现转移作出判断,可明显减少扫描与手术范围,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减少了在ALND中可能出现的患侧上肢肿胀、患侧上肢运动障碍、腋窝积液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术中术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更有经济效益,特别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且操作更为简单,诊断准确率同样较高[7]。SLNB诊治方式中,染色法相对更为常用,亚甲蓝是其中效果更明显的一种示踪剂,且亚甲蓝价格便宜,在国内市场容易获得,临床检出成功率高,而且准确度和敏感度均比较高[8]。
本文选取的46例乳腺癌患者均采用SLNB进行诊治,临床显示SLNB的临床检出情况效果良好,检出成功率、准确度和敏感度均比较高,且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另外,在行SLNB诊治中,30例患者采用亚甲蓝染色法,另外16例患者采用异硫蓝染色法,对采用两种不同染色法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亚甲蓝染色法具有更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亚甲蓝染色法应用于乳腺癌SLNB中效果显著,成功检出率、准确度和敏感度均比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雅媛,周冬仙,丁雪青.美蓝在乳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9):69-70.
[2] 李新,段秀庆.美蓝和异硫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6):703-704.
[3] 覃俊仕,罗汉传,吴瑞正,等.亚甲蓝示踪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应用[J].肿瘤药学,2012,2(6):456-459.
[4] 闫平钊,杨小花,崔宾,等.亚甲蓝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3,4(1):80-82.
[5] 张凤云.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应用进展[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3(6):422-423.
[6] 李艳兵,江斌.美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应用4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4):5983.
[7] 韩德,董洪峰.美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100例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7):58-59,61.
[8] 刘丹.美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8,12(1):35-36.
(收稿日期:2013-0-515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