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现状的探讨

时间:2022-11-16 15:20:1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从社会层面、工作环境、个人层面对高校档案工作人员产生职业倦怠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为解决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27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16)01-0098-03

Abstract: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job burnout of archives management personnel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social level、work environment、personal level

, the reasons of the job burnout are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college and university;archive management personnel;job burnout

“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随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兰(Maslach)等人在此基础上,对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范围及危害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之为职业倦怠。一般而言,职业倦怠是员工工作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释放而产生的一种躯体综合症,它主要集中在工作量大、工作强度过高、工作重复性强的人群中,公认的高发群体是医生、护士、教师、警察、流水生产线工人等。对于上述职业人士的职业倦怠问题,专家已有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还有一种职业倦怠群体尚未引起相关人员足够的重视,这便是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由于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工作内容相对单一,工作重复性强,在高校所受关注度较低,身体与心理都往往容易产生疲惫感和厌恶感,因而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社会层面

1.学科建设滞后,严重影响档案工作人员职业发展

档案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虽然我国档案专业从建立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档案学位教育一直未独立,使得档案学学科狭窄,理论知识浅显,专业建设整体发展较滞后。

2.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的内涵和内容缺乏了解

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的理解大都停留在收文件、借文件这些简单机械重复工作的印象中,对档案工作的各项工作程序不了解。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档案工作人员自然就会产生工作得不到认可、缺乏成就感的职业倦怠情绪,影响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工作环境

1.高校档案工作不受重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高校档案工作至今仍带有比较强烈的保密性、私密性和封闭性,与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相比,与师生联系不多,所以不太被师生所了解和理解,高校大部分人员甚至部分学校领导也认为档案工作就是简单的服务性工种,技术含量不高,自然无法获得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公正的评价。

2.高校档案部门地位低下

由于高校档案工作不受重视,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因此在晋升职务、评聘职称、绩效待遇、继续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处在 “边缘化”的状态,很多高校的档案部门甚至成为学校安排老弱病残及照顾闲人的场所。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一部分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对高校档案工作感到前途渺茫,对档案工作没有激情、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3.档案工作人员得不到尊重

由于高校档案工作的成效和回报有其特有的隐蔽性和周期性,不能为学校带来直接、快速、显著的效益。因此,在高校内普遍认为档案工作就是一项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支撑,人人都能胜任,因而轻视档案工作,对档案工作人员也就缺乏应有的尊重。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各部门对档案工作的支持配合程度都会严重滞后,档案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应有的重视、支持配合和尊重,工作积极性必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也极大地影响到学校各项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三)个人层面

1.对档案工作职业认同度低

从高校档案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来看,高校档案工作单调、重复,创造性和挑战性指数低,社会效益不易被大众感受,经济效益无法统计,工作成果难以满足其个人成就感。

2.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压力

随着档案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及社会对高校档案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对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结构提出了全新和更高的要求,由于电子文件等新型载体不断出现,传统的高校档案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这些新型载体档案工作的需求,高校档案工作的内容结构及档案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将面临巨大挑战。面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新问题和新要求,大部分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倍感压力,焦虑感和挫折感随之产生,从而引起职业倦怠。

二、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练好“内功”,有所作为

高校档案部门要积极为档案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让每个档案工作人员都有学习、充电的机会,使其综合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1.打铁还需自身硬,有水平才能受到尊重

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1)有热情﹐只有热爱这份工作﹐才能去主动学习﹑主动工作﹔2)有能力﹐包括业务能力﹑协调能力等。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档案学科涵盖所有学科,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要增强自身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特别是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最新的档案知识,熟练掌握高校档案工作新业务和新技能,紧跟当代科技发展的步伐,使档案工作的内容与形式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大潮中得到相应进步与提高。

2.有为才有位,有奉献才有影响

高校档案部门只有干出成绩﹐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才能赢得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争取到更好的地位。应重点围绕提升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科研和社会的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方面狠下功夫,促进高校档案管理更好更快发展。

(二)加强档案学科建设与职业道德教育

档案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档案学理论与实践,才能促进档案学科建设与发展。

加强对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让他们理解并认识到高校档案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树立健康的价值取向,从内心接纳、认可并热爱档案工作。通过在实践中培养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对档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三)加强组织的激励作用

1. 加强档案工作的内涵建设和宣传工作

高校档案部门应该加强“三个体系”的建设,逐步完善档案馆(室)“五位一体”的功能,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模式,让档案资源在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好务的同时,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实物文化价值、育人价值。同时还必须转变观念,创新宣传档案工作的思路,通过建立档案工作专题网站、利用新媒体平台、借助学校重大活动、调整宣传对象、建立校史馆等各种方式和途径,开展科学的档案工作宣传活动,逐步让高校档案工作从幕后走到台前,从边缘靠近中心,扭转档案工作在高校中心工作中的边缘化状态,逐步改变大众对高校档案工作的陈旧观念。

2. 建立档案工作激励机制

建立公平合理的高校组织激励机制,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待遇、完善奖惩制度等手段,杜绝“同职不同酬”的现状是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防止或减少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完成各项档案工作任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健全高校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制度

高校要健全切实有效的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准入制度,引进具有档案专业知识,档案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充实到高校档案工作队伍中来,以弥补高校档案部门目前普遍存在的在岗人员年纪偏大,学历低、职称低,缺乏精通计算机应用技术、档案现代化建设、档案信息的开发等复合型人才少的现状。还可以试用吐故纳新的方式,逐步将不适应高校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人员调整到别的岗位,以促进高校档案工作科学发展。

(四)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自信心

高校档案部门应当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疏导性的心理健康培训和讲座,疏通他们在工作中产生的心理症结,切实提高自我解决心理冲突与心理问题的能力,正确对待档案工作中的得与失、荣与辱。组织开展全校性的其他部门与档案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交流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促进学校同事之间对彼此工作任务的理解和支持,增加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完成工作的任务的自信心。

三、结语

为使高校档案事业健康发展,高校领导应重视档案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建立健全强有力的保障体制,为高校档案工作人员提供有力的学习和工作支持,加强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让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远离“职业倦怠”的困扰,焕发全新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激情,以良好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档案事业中,为高校的发展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飞斌.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职业认同提升策略探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3):114-116.

[2]张九玲.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及心理调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S3):272-273.

[3]郭思,钟建安.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27(4):931-933.

[4]卢飞斌.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职业认同提升策略探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3):114-116.

[5]石慧敏.高校档案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馆员的职业倦怠[J].北京档案,2007(7):32-33.

推荐访问:倦怠 工作人员 探讨 现状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