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对比国内外档案部门应用社交媒体工具的实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核心价值观引导、规章制度建设、内容服务提升、用户分析调研、安全保障问题五个方面对我国档案部门应用社交媒体的现状展开调查分析,总结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社交媒体工具 档案部门 档案资源信息开发 档案利用工作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7.070
近年来,社交媒体工具迅速发展,并以让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向其他学科渗透。自从2012年“社交媒体”这个关键词出现在第十七国际档案大会上之后,其与档案工作的结合已引起档案学界的广泛关注。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档案部门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中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借助新工具以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当前档案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1档案部门应用社交媒体工具的现状
社交媒体赋予用户极大的参与空间,对于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美国,法国等国家档案馆已将社交媒体有效地应用于档案工作,我国档案部门也在不断尝试用社交媒体工具来分享档案信息、传播档案知识。
1.1国外档案部门对社交媒体工具的应用
(1)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将社交媒体制度化,推进与用户的对话交流。从世界范围看,美国档案部门在对社交媒体工具的运用和研究方面最具有代表性。早在2010年,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简称NARA)就正式实施了社交媒体战略,明文规定社交媒体工具的使用类型和范围,并提出社交媒体应用的理念和目标。在国家倡导、制度保障的前提下,NARA首开先河地采用多种形式的社交媒体工具,从信息发布工具到图片、视频分享平台,再到社交网络等多种社交媒体工具并用,开展与公众的对话。NARA打破传统的档案工作模式,利用社交媒体工具的信息推送功能,不断地将馆藏资源及时主动地告知可能需要的用户。同时,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表达着自己的档案需求和管理方法,影响着档案部门的开发工作,成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主体,档案信息资源的用户开始成为社会档案工作者。
(2)法国档案馆有条不紊地使用社交媒体工具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法国芒什省档案馆是最早采用社交媒体开展工作的欧洲档案馆之一。2010年建立facebook主页之初,芒什省档案馆就建立了《社交媒体使用规定》,该《规定》明确了在其facebook等主页上进行信息发布、评论的原则,不得违反人权、进行性别和种族歧视等17条。同时,芒什省档案馆还制定了社交媒体使用的长期计划与目标:第一阶段:可视阶段,让公众可以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芒什省档案馆的活动;第二阶段:喜爱阶段,让公众喜欢上档案馆在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提供的历史知识、文化活动以及档案服务的推广;第三阶段:合作阶段,让社交媒体成为芒什省档案馆建立与其他档案部门、文化服务部门合作的平台。通过与社交媒体的融合,芒什省档案馆把档案设置在人们日常可见的地方,为改善外界公众对档案的认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2我国档案部门对社交媒体的应用
(1)众多档案学网站成功建设社交媒体平台,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引入社交媒体工具提供了经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公民信息素质的提高,国内一些组织、协会、杂志社或者档案学者主办的档案学网站,如,中国档案网、档案知网、档案界等功能不断拓展,不断尝试用社交媒体工具来分享档案信息、传播档案知识。这些社交媒体平台除了基本的在线留言、常见问题、论坛设置外,还鼓励用户参与自己上传档案信息、对档案信息进行点评、回复、收藏、举报等微创作。同时,一些档案学网站还开通了自己的新浪官方认证微博。
(2)我国档案(馆)局网站运用社交媒体工具的情况。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同,加之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我国国家档案(馆)局和各省级档案(馆)局利用社交媒体工具的情况也参差不齐,本文在浏览了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级档案馆网站,外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馆)局网站后,以对社交媒体工具应用最为全面、多样的天津市档案(馆)局网站为例,以期为我国其他各级各类档案(馆)局提供参考经验。为了增加与用户的交流互动、促进档案信息的碎片化开发利用,天津市档案(馆)局网站除了设置传统的社交媒体工具外,比如,留言板,档案百科,业务交流、档案信息评论以及系统内在线交流工具等,还与时俱进地设置了3D网上展厅、网上课堂、微信平台、档案商城等。
2我国档案部门应用社交媒体工具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形成与社交媒体工具合作的核心价值观,缺少制度规范支撑
核心价值观是反映一个共同体最基本的、起主导作用的、长期稳定的价值观,是共同体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的准则。价值观指挥着我们的行为,与社交媒体工具合作能为档案部门带来什么改变?如何合作,基于怎样的价值观合作?我国的档案部门与社交媒体的合作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与缺少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此外,虽然各级档案部门对社交媒体有所利用,但是其对社交媒体的作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管理权责混乱,缺少官方权威性的制度规范。
2.2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中社交媒体的应用水平低,缺少对受众的层次研究
目前,我國档案部门对社交媒体工具的应用还处在试探阶段。国家档案馆尚未使用社交媒体工具,省级档案馆对社交媒体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上仍比较滞后。社交媒体的使用不仅种类单一且其传递的信息内容也很狭窄,缺乏人文特色信息资源的整合,只是告诉用户“我们有什么”,而在档案资源上却不能告诉用户“我们能为你做点什么”。用户与档案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不畅通,未真正实现社交媒体的交互性特征。
在个性化信息需求日益增长的新环境下,档案用户群体体现出多元化、平民化的特点。但我国的档案部门在使用社交媒体工具时,很少意识到这一点,不清楚哪些水平的用户在使用什么、讨论什么、分享什么,发布的档案信息缺少针对性,没有根据档案的受众群体对档案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细化开发。
2.3在运用社交媒体工具时缺少对用户隐私信息的保护,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
用户在通过社交媒体方便快捷地获取并利用档案资源的同时,已经在其中留下了各类个人信息,由于社交媒体信息的可记录性和可追溯性,使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信息可以保存并进行分析。这些信息如果被一些不法分子非善意获取和利用,则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个人活动受到不良干扰。以国家档案局网站及站内可链接的档案馆网站为对象。
3对我国档案部门应用社交媒体工具的建议
虽然我国一些档案部门很好地使用了社交媒体工具,但这仅是起步阶段。如何使社交媒体工具更好地融入档案工作,發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对此略提一些建议。
3.1确定与社交媒体工具合作的核心价值观,建立应用社交媒体的制度规范
NARN在其社交媒体策略中明确提出与社交媒体工具合作的核心价值观,即联合、引领、首创、多元、团体以及开放。长期以来,受“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档案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档案开发工作主要由档案工作者承担,权力被高度集中控制在各级各类档案(馆)局中。新环境下,我国档案部门要积极吸取NARA的经验,以多元开放的姿态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打破传统的开发模式,实现从“展示型”向“合作型”开发的功能定位,引导用户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档案工作中来,使档案开发工作更加扁平化和多元化。
3.2提高社交媒体在档案开发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多层次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社交媒体工具的发展给我国的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档案部门应该将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社交媒体工具结合使用,以传递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档案信息资源,提高与公众的互动度。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可以使从前所忽视或是无法调动的那些非专职工作人员的智慧得以发挥。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那么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传统的档案用户主要是档案学者、档案工作人员、档案专业师生,新环境下,档案利用者范围扩大。因此,档案部门在运用社交媒体工具时,要考虑受众群体的层次感,多层次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专业的、符合用户自身的档案资源,满足小众需求。同时,在满足大众对档案的各取所需外,我国档案部门应该关注到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对档案资源的特殊需求,制定符合弱势群体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3.3加强对用户信息隐私的保护,建立健全相关法规
在《隐私权法》缺失的情况下,我国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法规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但其相关规定过于笼统,不便于操作,不能对公民的网络隐私权提供有效的保护。加强对档案用户信息隐私权的保护,需要国家从法律上明确隐私权作为独立民事权利的地位;档案部门规定对用户隐私权的保护以及对侵犯隐私权的惩罚;在国家制定法律,档案部门制定法规的同时,档案用户本身需具备或提升隐私保护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