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美国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其在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上有很多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从美国网络国家战略、网络立法、网络文化技术支撑、网络文化产业、网络舆论引导的建设与实践出发,可以归纳总结出五大经验启示:一是重视顶层设计,纳入国家战略;二是注重网络立法,规范网络秩序;三是加强技术支撑,确保文化安全;四是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整体实力;五是加强舆论引导,增强应对能力。这对新时代我国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美国网络文化;软实力;网络话语权;网络立法;网络文化产业
[作者简介]徐强:重庆邮电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网络文化软实力理论。
美国既是互联网的发源地,也是网络科技和网络文化建设头号强国。本文主要从美国网络国家战略、网络立法、网络文化技术支撑、网络文化产业、网络舆论引导的建设与实践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了美国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实践的五大经验启示,即“重视顶层设计,纳入国家战略”、“注重网络立法,规范网络秩序”、“加强技术支撑,确保文化安全”、“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整体实力”、“加强舆论引导,增强应对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美国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经验,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突破网络文化技术支撑瓶颈,增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增强网络文化产品吸引力,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增强网络文化安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重视顶层设计,纳入国家战略
作为网络空间的引领者,美国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战略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将网络空间战略纳入国家长期发展战略,1998—2015年,美国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保护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1998)、《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2003)、《国家网络安全综合计划》(2008)、《网络空间政策评估》(2009)、《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教育计划》(2010)、《网络空间可信身份国家战略》(2010)、《国家网络应急响应计划》(2010)、《网络空间国际战略》(2011)、《网络空间行动战略》(2011)、《美国IT域名解析服务风险管理战略》(2011)、《美国网络行动策略》(2012)、《信息共享与保护国家战略》(2012)、《增强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2013)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和恢复力》(2013)、《改善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框架》(2014)、《国防部网络空间战略》(2015)、《联邦网络安全战略与实施计划》(2015)、《国际网络空间政策战略》(2016)、《联邦网络安全人才战略》(2016)、《网络安全国家行动计划》(2016)等40余部国家网络空间战略,构建了以《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网络空间行动战略》、《国际网络空间政策战略》等为核心的国家网络空间战略体系,实现了以美国为主导的、符合美国价值观和核心利益诉求的网络空间战略企图,形成了全面防御、攻防结合、攻击为主、网络震慑的网络空间战略,包含了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为美国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美国网络空间战略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抢占国际网络空间制高点。美国一系列网络空间战略旨在抢占国际网络空间制高点。比如,《网络空间安全评估报告——确保拥有可靠的和抗打击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2009)认为,美国21世纪的经济繁荣发展将依赖网络空间安全,“网络空间”是继陆、海、 空、 太之外的“第五空间”,是一个新型的军事空间、外交空间、意识形态空间,具有鲜明的国家主权特征,强调制网权与制海权、制空权同等重要。《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网络化世界的繁荣、安全与开放》(2011),是美国网络空间战略的集大成者,首次把国家利益诉求明确地从美国网络空间扩张到全球网络空间,勾勒出一幅充满美国色彩和价值追求的网络空间愿景,确立了“美国将与国际社会共同合作,发挥美国在外交、国防与网络空间全球能力建设方面的国际作用,建立和维护一套指导各国政府行为、维护国际伙伴关系、支持网络空间法治化的行为准则,促进建立开放互通、安全可靠、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以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贸易、加强国际和平安全、促进言论自由与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运用外交手段加强与各国的伙伴关系、运用国防手段对恶意网络行为施以遏制与威慑、运用国际援助手段持续推动全球网络空间能力建设,强调凭借互联网技术优势掠夺他国重要资源和经济利益、倡导“网络自由民主”传播巩固扩大其西方价值观、掌握国际网络空间规则制定权确立国际网络空间领导权话语权主导权,试图以美国国家利益为宗旨、以美国价值取向为指导,掌控网络空间的国际战略走势,构建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网络空间,维护自身网络空间利益,谋求国际网络空间霸权。可见,《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的战略意图是抢占制高點,确立霸主地位,制定规则,谋求优势,控制世界。国防部发布的《网络空间行动战略》(2011)创造性地提出了“积极防御”概念和“先发制人”思想,集中体现了美国网络空间战略的控制性和进攻性。2012年奥巴马签署的《美国网络行动策略》(2012)详细规定了美国在网络空间采取进攻性和防御性的网络政策的原则、目标和方案,暴露了美国在网络空间建立霸权的本质。
徐强:美国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实践与启示研究《文化软实力》2018年第3期二是注重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在美国一系列网络空间战略中“威胁”一词是出现最多的词汇。以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安全威胁为借口,把网络基础设施的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资产层面加以保护。比如,克林顿政府时期出台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的政策》(1998)是美国信息安全战略的1.0版,第一次对美国信息安全战略的概念、意义、近期与远期目标等作出阐述,对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信息安全防护作出全面部署,是迄今为止仍具影响力的美国政府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性、指导性文件。小布什政府时期出台的《信息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2001)宣布成立“总统关键基础设施委员会”,代表政府全面管理网络空间事务。《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资产物理保护的国家战略》(2003)的出台,标志着美国从网络空间安全的高度全面推行网络关键基础设施与资产的保护。奥巴马政府时期签署发布的《增强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2013)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和恢复力》(2013),对关键基础设施的信息安全防护作出一系列重要制度安排,要求联邦政府向负责关键基础设施管理和运营的私营企业共享网络安全信息,确定最易受网络攻击的关键基础设施清单,制定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研发计划,进一步厘清联邦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职责。《改善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框架》(2014)为不同机构提供适用自身发展的原则和风险管理最佳实践方案,向关键基础设施部门提出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网络安全计划、加强公私合作和信息共享、采用灵活的网络安全标准和保护公民隐私自由等建议,旨在改善电力、运输、电信等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部门的网络安全环境和恢复能力,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更好地识别、评估和管理网络安全风险、有效应对网络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