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开封市图书馆公益讲座——“开图讲坛”为例,简要阐述了图书馆讲座的产生、特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图书馆;讲座;发展方向
图书馆讲座的历史是伴随着图书馆的产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在20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先后有沈雁冰、郭沫若、老舍、季羡林等文化名人在图书馆举办过讲座。自1996年12月建成的法国国家图书馆就将演讲、对话等作为图书馆的艺术设计主题,与法国国家图书馆同年同月对外开放的上海图书馆也确立了引领学习、激扬智慧的核心价值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理念的不断深入,讲座业务在中国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05年4月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全国图书馆讲座工作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对讲座作为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取得了共识。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十年中,讲座业务必将在中国图书馆界得到更大的发展。
1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产生——以“开图讲坛”为例
1.1 “开图讲坛”公益性讲座的诞生
公益性讲座是图书馆学理论上的一个突破,是图书馆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职能、提高自身影响力、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是提升公众综合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平台,是专家与公众信息沟通的重要桥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公益性讲座作为一种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的有效方式,以其影响力强、涉及领域广、内容丰富而日益受到业界的认可和重视。“开图讲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开图讲坛”是由开封市图书馆创办,为满足开封市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面向开封市民举办的长期性公益讲座,它通过图书馆精心策划和组织,邀请省内外各领域理论素养好、演讲口才佳,热心公益事业的专家、学者及名人前来讲座,目的是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从而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
1.2 “开图讲坛”创办的特点
“开图讲坛”创办的特点就是集大众性、知识性和互动性为一体。
1.2.1 大众性
讲座的选题应面向社会公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图书馆讲座是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为根本宗旨,他与一些高校的讲座有本质的区别,他不但要有学术性,更主要的是他要表现出受众的广泛性,让陌生变得熟悉,让复杂变的简单。
“开图讲坛”就是专门针对广大普通市民而举办的知识讲座,它采用广纳公众需求的模式确定讲座选题,以帮助大众及时获得最新信息,及时了解我国省内外所发生的大事为宗旨,不分年龄、行业、阶层,只要你有兴趣,任何人都可以零距离零门槛免费来到开封市图书馆聆听。
1.2.2 知识性
图书馆的公益性质使其不以创造经济价值为目的,它能够从社会教育角度出发,在选题上力求做到知识与趣味的结合,把枯燥无味的知识,通过讲座的形式,使公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吸收接纳。同时,图书馆讲座以传播优秀文化为己任的服务理念也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首肯和支持。他们往往将自己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通过讲座的形式,使公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文化知识与生活的结合。
“开图讲坛”邀请的讲师均是在我市及省内外各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并有着渊博知识的专家、学者、名人。例如,彭亨礼教授,他是河南大学副教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中山大学民俗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化史方向博士后;现供职于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原民俗与文化研究所。主要从事节日民俗、戏曲民俗和中国文化史研究。承担“中国节日志”、“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与地域文化特征”等多项国家项目,出版专著《元宵演变习俗研究》,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成果一等奖。曾接受新浪网、河南卫视、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专访,向大众普及中国传统岁时文化。再如:韩鹏,他对开封人文历史有较深的研究。每年都主持开封市关于文化旅游资源和开发方面的课题研究,连续多年被评为开封市社会科学“一等奖”;独立完成了《河南省旅游文化资源调查报告》“河南省旅游文化资源分布”、“河南省旅游文化资源分类”等重要章节的撰写工作,其关于中原和开封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被开封市电视台制成十二个专集播放,先后多次被河南省文化网、省文化产业网、新华网等媒体传载;先后撰写《荒古开封》、《帝王与开封》两部专著,最近,又完成了西周《穆天子传》的新解和注解工作,对华夏文化在中原产生、发展与传承于作了全新的论证,整理收集了大量华夏文明发源于中原的史料和依据。
1.2.3 互动性
图书馆讲座不仅为广大公众提供了获得知识的途径,同时,也为公众与专家学者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构建了讲与问互动、寓教于乐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社会教育新模式。
现今的讲座不仅仅停留在专家学者以讲为主了,它的形式已经悄悄地发生变化了,他采取多种形式,诸如讲座与表演相结合、讲座与赏析相结合、讲座与展览相结合、通过技术手段使讲师与公众在讲座的全程中实现实时交流互动。
“开图讲坛”的讲座活动,就是采取公众除了聆听讲座外,还可以带着自己的问题向讲师提问,实时进行思想互动交流。这种形式不仅可以使公众在聆听讲座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文化知识,同时,还提高了公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讲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其感受到图书馆讲座就相当于他的“第二书房”。
2 “开图讲坛”公益性讲座的开展情况
开图讲坛举办一年多来,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赞扬,它的讲座主要是围绕开封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来进行讲解的,重点突出开封的人文特色。笔者就举几期,来说明目前开图讲坛讲座开展的情况。
2.1 首期开图讲坛
首期开图讲坛是经过图书馆领导班子反复研究筛选,最终确定了聘请在国内享有盛名的著名作家王少华先生作为首期讲座的主讲老师,主题就是“开封文化的阅读与创作”。王少华先生,以他多年的文艺实践和创作经验来为开封市图书馆首期开图讲坛公益讲座进行了精心准备,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对开封文化以及阅读和创作方法的融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讲座现场人满为患,市民和王少华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他认真听取市民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作答。
2.2 第四期开图讲坛
第四期开图讲坛我们与河南大学的讲师教授们进行了广泛接触与交流,最终确定在清明节期间举办一期题为“清明习俗的历史与文化”专题公益性讲座。彭恒礼老师一直专注于从节日民俗、戏曲民俗和中国文化史研究。他的讲座从“清明”本义、“清明”起源——从节气到节日、“清明”形成——清明与寒食、“清明”习俗为主题,最后归结到开封的“清明”特色习俗。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讲座形式,使在场的市民透彻的了解到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该讲座同时也契合了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的举办,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2.3 第六期“开图讲坛”
第六期开图讲坛我们请到了多年研究开封人文历史的韩鹏先生。韩先生每年都主持开封市关于文化旅游资源和开发方面的课题研究,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开封市社会科学“一等奖”。韩先生讲座的主题为“开封鼓楼的历史与变迁”,此次讲座是为开封鼓楼复建工程而专门量身定制的,他从汉代的“晨鼓暮钟”与唐代的“晨钟暮鼓”、开封鼓楼是中国八大古都现存最早的钟鼓楼、开封鼓楼的建筑风貌和文化传承、鼓楼击鼓报时的基本方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市民朋友揭开了开封鼓楼的历史以及现今开封鼓楼复建的意义。
3 “开图讲坛”讲座的发展方向
3.1 开展资源合作,提高讲座质量
图书馆讲座不同于其他学术性报告、会议,它要求深入浅出,在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文化、获取知识。因此,图书馆要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进行广泛地沟通,特别是要深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建立讲座专家资源库,通过图书馆讲座平台,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同时也为专家与公众之间搭起了一个相互交流的文化平台。
3.2 开展合作共享,扩大讲座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就拿“开图讲坛”来说,由于讲座场地所限,往往数量受到限制。图书馆以往讲座的课件声像资料以及讲座的精华部分可以编辑成资料文献出版发行,这是扩大讲座文化影响范围的重要途径。让珍贵的讲座资源为更多的公众服务。
现今,随着郑汴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图书馆更应该逐步实现郑州和开封的文化融城,实现两地的讲座资源,专家资源的互相交流,从而从根本上真正实现两地图书馆的全面资源共享,使之真正成为一个文化整体。
3.3 扩大媒体宣传,提高图书馆的社会知名度
图书馆讲座在阵地宣传的同时,应继续加大对讲座的媒体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宣传等预报讲座的题目和内容简介。
3.3.1 “开图讲坛”应该与开封市电视台进行深度合作
在录制每期讲座录像的同时,可以提前在电视台做一个每期图书馆讲座的主题及简介的专栏,以提高图书馆讲座在社会上的知晓率,从而有效提高图书馆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3.3.2 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
把讲座的声像资料利用技术手段,实时传到网络上,使得社会公众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像在现场一样收看到图书馆为其提供的各类公益性讲座,通过更多的传播途径走进社会公众,同时也宣传了图书馆,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知名度。
3.3.3 将讲座信息通过手机传播
图书馆通过设计印制“图书馆公益讲座受众调查表”,广泛取得受众的阅读文化需求信息,并汇集到一起,建立图书馆讲座受众数据库,数据库通过技术手段将群众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类罗列,将不同的图书馆讲座、活动按照不同兴趣爱好的受众群通过手机推送技术,以及短信群发、电话等方式提前告知公众,采用这种“有的放矢”的服务模式可以将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撒播到不同的受众群,从而更便于他们接受和关注他们喜爱的讲座。
3.3.4 确保资金支持,组织讲座专业团队
图书馆讲座要想长久的健康发展,要想做好、做大、做强,就必须要有人员、资金的强力支持,不然的话,就会半路夭折,半途而废。
笔者认为首先要在资金和人员充裕的情况下,组成一个专业团队,具体负责对讲座的专业化策划、设计、和前期宣传,这样讲座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稳步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图书馆的讲座是纯公益性的,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关心和大力资金支持,同时图书馆也会积极想办法争取社会和热爱公益事业的知名企业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讲座的朝着正规化专业化发展,从而使更多的公众受益。
4 结语
公共图书馆讲座活动的开展,是让每一位愿意学习的人都有机会学习。“开图讲坛”就是秉承了这一理念,开拓了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一条新路,他打开了图书馆人的新视野,展示了图书馆社会功能可无限扩展的可能,同时也重塑了图书馆的窗口服务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人民的终身学校。
【参考文献】
[1]金龙.对图书馆讲座若干范畴的思考[J].农业图书馆情报,2012,2.
[2]张双羽.试论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农业图书馆情报,2012,4.
[3]赵日.打造图书馆讲座精品 提升公益性服务魅力[J].图书馆学刊,2012,1.
[4]甘淑仪.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实践与品牌探索[J].图书馆学刊,2012,3.
[5]吴静.对图书馆讲座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5.
[责任编辑:王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