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突出主体 整合资源 提升素质 促进发展

时间:2022-11-20 16:10:18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分析当今图书馆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服务主体、资源整合、人员素质提升三个角度进行论述,探索图书馆事业在当今时代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事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9—0161—02

“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也是指导图书馆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理解和领会科学发展观,认真思考图书馆事业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图书馆事业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自身规律,对图书馆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图书馆作为社会的文献信息中心,面对如今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趋势及读者多元化、个性化信息的需求,图书馆如何跟上时代的节拍,不断满足读者的需求,真正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眼下必须做好三篇文章。

一、以人为本、突出主体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图书馆事业建设科学发展的关键。图书馆工作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图书馆在工作中以读者为中心,切实提高图书馆员的读者是主体,图书馆工作就是服务主体的意识,做到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在任何细微的地方体现人性化,彻底改变以往重管理图书,而忽视读者,重收藏,轻视利用的做法。坚持读者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读者、发展依靠读者、发展成果由读者共享和读者至上、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以最优质的服务,回报读者,努力使各项工作体现读者的愿望,符合读者的利益,切实让读者满意。在从事图书馆服务工作中,自始至终不以机械的、墨守成规的方式运用工作的规章制度,而是采取灵活的、根据不同服务对象采用不同的、富有人情格调的不同方式。要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为趋向。以充满人文关怀,体现美与和谐的形式来开展图书馆的活动。人性化服务所带来的好处就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充满人情味的服务和优雅的环境可以减轻人们对竞争的压力,使人们在商业化气氛浓重的环境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觉。

现代社会注重的人性不是善恶的问题,而是人的合理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读者索取信息资料和陶冶精神本身就体现了人性的问题。读者的需要是无限的,但就图书馆现实性而言,读者的需要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只能是有限满足。所以,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就是以尊重读者、关怀读者为宗旨,与读者相互沟通,并建立一种亲切的、平等的、相容的服务关系,让读者在图书馆服务中找到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精神家园。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是人类步入高度文明的信息化时代和图书馆现代化所追求的一种新型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天候、多样化服务模式的必然趋势,也是图书馆工作管理创新追求的目标。因此,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理念在现阶段应落实到每个图书馆人的实际工作中,现在的读者已经不是单单从借借还还的程序中,就能满足他的文献信息需求,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要求图书馆主动向读者提供个性化信息推送、信息服务定制,变被动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为开放、主动的服务模式,并在一线的阅览借阅中,重视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集藏、借、阅、咨为一体,满足读者各方面的信息需求。

二、整合资源、服务共享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是国家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支撑与保障条件。图书馆工作中做好资源共享的文章,也是体现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战略角度出发,信息资源建设必须从宏观考虑,立足于整个图书馆事业。单个图书馆资源建设不可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不能满足网络读者与远距离读者的需求。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必须从图书馆事业整体出发,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在个体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同时,走资源共建共享之路,建(下转253页)(上接161页)立不同层级的文献资源保障共享与服务平台。基于目前中国三大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优势,加强规划,注重参与和营销,提高竞争意识,采用强大的信息整合技术系统,把全国数万个图书情报单位组成不同等级的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文献资源在提高民族科学文献素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

三、注重培养、提升素质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的关键在人才。21世纪的图书馆员面对的是全新的学科领域知识,多媒体、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已不再是时髦的词汇。时代的进步,让人深深的认识到,懂科学、懂技术、高技能的人才是何等重要。但市场经济大潮中,图书馆最“清贫”,使图书馆行业的人才流失严重。要使图书馆工作与时俱进,培养一支图书馆人才队伍,至关重要。树立人才强馆的观念是图书馆科学发展的有力保证,那么图书馆需要怎么样的人才呢?

1.需要创新、实干、诚信的新型人才。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图书馆人的传统美德。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图书馆则是创造、传授、运用信息的主体。图书馆人必须更新的思维方式和服务理念。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运用现代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现代化高新设备的技能,学会利用网络信息、借鉴行业的经验和技术,为读者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要大批复合型人才。日益发达的检索技能及各种新的服务方法和手段,需要不断更新的网络知识,文化层次越来越高的读者群,多种载体的文献资料,现有的图书馆员能适应于此的不是很多。造就和吸引集图书馆情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外语和学科专业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3.需要高素质、会分析,爱学习、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才。新型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馆员应是集学科知识、个人气质、图书馆精神于一身的工作者。是集网络分析、系统分析、信息筛选、善于发现隐性知识、具有综合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专门家。是不断进行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典范。

总之,图书馆工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跟上时代的节拍,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主体、统筹行业资源,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人员素质,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姜超)

推荐访问:主体 整合资源 素质 提升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