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我院56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B超及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其中,浆膜下肌瘤21例,子宫肌壁间肌瘤1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宫腔镜和腹腔镜的联合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第1、3个月随访,患者均腹痛消失,月经恢复正常,无复发及产生并发症。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子宫肌瘤;宫腔镜;腹腔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34-02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疾病,也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生长在子宫中的任何部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临床中出现了多种内镜的手术治疗方法,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最常用的为宫腔镜和腹腔镜的联合使用,这一方法既保证了宫腔镜的安全性,又可以同时处理宫腔和腹腔内的病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1]。为此,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和腹腔镜的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2-45(平均33.2±5.3)岁,未育11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及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其中,浆膜下肌瘤21例,子宫肌壁间肌瘤1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7例。术前经B超及宫腔镜检查来了解子宫的大小和位置,患者中肌瘤的大小为1cm×0.5cm×0.5cm-18cm×8cm×6cm,肌瘤数目2-5个。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症。
1.2 治疗方法 为减少术中出血,一般手术时间会选择在月经干净后的卵泡期,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在术中需持续检测,在术中患者采用膀胱截石位,且全身麻醉,安放举宫器以利于摆动子宫和手术操作。对于腹腔内的如子宫大小、形状,双侧输卵管、卵巢外形以及病变等需置入腹腔镜依次检查[2]。若需进行分离粘连组织等相关手术,可增加5,10mm穿刺套管2个于下腹部两侧,将无齿拨杆或抓钳插入,然后推开肠管进行。行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于宫腔镜下,为完全暴露子宫宫底,需充分将膀胱充盈。使用环形电极将黏膜下或壁间内突子宫肌瘤切除,其中,肿瘤较大者切块取出,有蒂肌瘤且直接暴露蒂部者,切除蒂部后直接取出;对于无蒂肌瘤的患者需逐层切除,直至完全将肌瘤切除;对于蒂部不能直接暴露的患者,则由肌瘤两侧向中间部位切除,夹住蒂部扭转,形成人工蒂部摘除;可才用电切与扭转结合切除蒂部较粗者;切割过程中切忌使切割环切向子宫肌壁,壁间内突子宫肌瘤的切除深度与子宫肌壁持平即可,并对子宫肌瘤和包膜的界限应注意识别[3]。为便于瘤体切除,术中可使用缩宫素,将肌壁内的肿瘤组织挤向宫腔。宫腔镜操作完成后,若需剔除浆膜性子宫肌瘤及剥除附件囊肿、卵巢纤维瘤,可在下腹部根据需要穿入1-2根辅助穿刺套管,并插入相应的手术器械。手术过程中,当已达子宫肌壁较深部位电极或接近子宫角部时,观察子宫即将穿孔的指证,如出现局部组织泛白或有瘀血斑、小水泡等,若出现这些指证,则均说明会出现子宫穿孔,应将操作立即停止。因此,注意密切观察在腹腔镜下子宫浆膜面局部的变化。由于受热作用后子宫肌瘤脱水、皱缩、凝固,会出现强光带,因此,在监护中可将腹腔镜的光源调暗,可提示肌瘤切除的范围和深度,防止漏切和子宫穿孔[3]。在手术结束后,对于盆腔内有无积血或积液需再次检查。若发现子宫活动性出血或穿孔,可在腹腔镜下行凝固或缝合处理。术后1、3个月随访,以后每半年随访一次。
2 结 果
在我院收治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均在腹腔镜监护下实施了宫腔镜手术,并联合腹腔镜进行了必要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无中转开腹。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出血(95±40)mL。手术时间平均为(90±20)mL。其中,卵巢纤维瘤剔除13例,附件囊肿16例,子宫修复27例。在术中,发现3例患者的子宫浆膜面苍白、有血斑、小水泡,均行腹腔镜下电凝止血处理,并对伤口进行缝合,避免了开腹手术。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当日或次日下床活动,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在第1、3个月随访时,无患者复发或产生并发症。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妇女育龄期最常见的两性肿瘤,若出现出血或压迫邻近器官产生临床症状时,一般都采用手术进行治疗。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临床中,宫腔镜和腹腔镜的联合使用已经日渐成熟,由于其切口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使患者承受痛苦小等特点,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4-5]。在我院收治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均采用了宫腔镜和腹腔镜的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其中,剔除13例卵巢纤维瘤,16例附件囊肿,27例子宫修复,且在术中发现3例患者的子宫浆膜面苍白、有血斑、小水泡,均行腹腔镜下电凝止血处理,并对伤口进行缝合,从而避免了开腹手术,较少了患者的痛苦。
总之,联合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在临床中有显著的优点,这种有效的结合,与单一的内镜治疗相比,手术时间短,伤口恢复快,术中出血少,并可发现宫腔内或腹腔内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变,同时可在腹腔镜的监视下,有效预防和处理子宫穿孔[6],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穆荣梅,程志刚.子宫肌瘤手术治疗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1(3):506-508.
[2] 李春馥.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25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6).
[3] 赵君青,王雁群,房丽君.宫腔镜在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
[4] 邱春萍,胡小英.宫腔镜电切术对粘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0,14(8):956-957.
[5] 孙晓波,赵宏辉,纪秀娟等.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附52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5):387-388.
[6] 吴淑凤,王桂春,仲林等.宫腔镜电切术578例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