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为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的护理不仅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而且还能够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值的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皮肾镜;围手术期;护理
肾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有保守治疗、体外震波碎石、传统开放手术以及近年来比较常用经皮肾镜碎石术[1]。经皮肾镜碎石术作为当下治疗肾结石的主流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2]。而本院采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显示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肾结石患者, 其中男性55例,女性39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39.7±4.2)岁;其中单侧结石62例,双侧结石32例,结石的直径为(4.88±1.22)cm。以上患者均经B超、KUB、CT等检查证实为肾结石。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硬膜外麻醉。在截石位下行患侧逆行输尿管插管,改至俯卧位后将腰部肾区垫高15cm,以增宽肋间隙,经插入的输尿管导管注入生理盐水或造影剂以形成人工肾积水[3]。再取俯卧位,在超声引导下用F18穿刺针经皮肾穿刺,在导丝引导下依次以筋膜扩张管扩张通道,接着用金属扩张器逐渐扩张经皮肾通道至F21,推入F21肾镜鞘,肾镜经镜鞘进入集合系统找到结石,并进行碎石清石术,后拔出输尿管导管,沿导丝置入F6双J管,鞘内置入F18肾造瘘管。观察引流液颜色,颜色较红时立即夹闭肾造瘘管。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其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3手术护理
1.3.1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经皮肾镜碎石术作为一种新技术,难免会让患者产生焦虑、惶恐、紧张的心理,此时应该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及时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患者能够放松,保持平静的心态。②术前准备:详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完善相关的检查,例如血常规、肝肾功能、泌尿系统的B超、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术前1d做好皮试、备血等,并且告知患者保证良好的睡眠,并且通知患者术前进流质饮食,术前禁食12h,禁水8~10h。③体位训练:由于手术期间要求患者较长时间的俯卧体位,为了在转换体位时避免较大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术前对患者进行体位的训练,并且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的咳嗽、咳痰。练习时间由30min增加至2h,以保证手术过程中不干扰医生的手术。④手术器械的准备:术前应该把所需的仪器设施准备好,并且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3.2术后护理
1.3.2.1生命体征的护理 ①术后24~48h,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血压,警惕出血的发生;②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术后平卧位6h可取侧卧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绝对卧床休息2~3d,无明显出血即可下床活动。如有血尿延长卧床时间,在床上可做适量的运动,如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及做深呼吸,防止肺部感染。
1.3.2.2肾造瘘管的护理 肾造瘘管既是术后尿液引流的主要通道,也是观察病情变化的主要窗口,更是肾内残石再次碎石的通道,术后妥善固定肾造瘘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脱落,定时离心挤压肾造瘘管,观察并记录肾造瘘管引出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导尿管阻塞给予0.9%生理盐水冲洗,肾造瘘管阻塞应在严格无菌低压状态下冲洗,防止引流液倒流。
1.3.2.3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的家属经常提醒患者注意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能够促进结石的排出,并且能够减少感染。患者出院时一般会带着双J管,告知患者和家属拔管的时间,并且要密切注意尿液的颜色和性质,如有异常,及时到医院来就诊。
1.3.2.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①感染:部分患者出现泌尿系统的感染,其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应该密切注意患者的体温,每天对患者进行体温的测量,如有高热的患者做好降温措施。②出血:术后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故护士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血压变化,并记录肾造瘘管及尿管内引流量、性状、颜色。发现引流液颜色鲜红色,引流量增加考虑肾内出血可能性大,应立即夹闭肾造瘘管l~2h,并及时报告医生。③双J管移位:为了避免双J管的移位需要指导病人不要做剧烈下蹲和剧烈弯腰的动作,也要避免做腰部及四肢同时伸展的动作,同样也要避免所有使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多饮水,定时排尿,避免膀胱压力过高导致双J管移位。④胸膜损伤:肾镜穿刺部位于11~12肋易损伤胸膜,如患者术后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立即报告医生。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由于其周到全面的护理,患者术后的满意度大大的增加,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的在临床上推广使用(见表1)。
3 讨论
肾结石目前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治疗肾结石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结石梗阻,改善肾功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为目前治疗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不仅可击碎各种成分的尿路结石、烧灼息肉,还可切开狭窄的输尿管壁而起到类似开放性手术的治疗效果。配合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患者能够较快的痊愈的关键。
在本研究中,采用围手术期的护理去的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降低,而且患者的满意度大大增加,源于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发现各种并发症,并且能够及时的处理,而且在手术过程中,做好跟患者的沟通,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及时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而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得患者能够保持较好的情绪,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促进患者的尽早出院,因此,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结合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大大的改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值的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龚丽红.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12,7(20):78-79.
[2]陈露明.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7):84-85.
[3]段淑敏.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11-12.
编辑/苏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