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用于控制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细致化护理,随访3个月,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调查,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致化护理应用于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细致化护理; 急诊重症脑梗死; 并发症; 临床效果
Clinical Effect of Detailed Care on Controlling the Complications of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Infarction/ZHONG Ying-zhu,LIN Yuan-zhen,MA Xiu-xi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0):077-079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etailed care on controlling th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102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had 51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are.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tailed care.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three months.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of quality of life(GQOLI-74) was used to evaluat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complications rate and life-quality score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overall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Detailed care for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infarction has exact effect.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complications,promote recovery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Detailed care;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lication; Clinical efficacy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Meizhou City,Meizhou 51403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0.026
脑梗死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复杂多变,患者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症状高峰,主要临床表现为失语、半身不遂及昏迷等。急性重症脑梗死是临床的危急重症,致残率与病死率均高[1]。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早期预防和处理脑梗死后并发症,对于提高治愈率,明显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2]。研究发现,给予细致化护理措施,对于控制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4]。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细致化护理用于控制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现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入院时病情危重,昏迷;(3)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4)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脑肿瘤、多发性创伤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研究组男30例,女21例,平均年龄(61.5±7.4)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平均(38.2±3.0)分;梗死部位:基底节区36例,其他部位15例;合并有高血压病21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14例,高脂血症23例。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平均年龄(61.8±7.5)岁;NDS评分平均(38.3±3.1)分;梗死部位:基底节区38例,其他部位13例;合并有高血压病18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16例,高脂血症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NDS评分、梗死部位及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致化护理。(1)制定细致化护理步骤:组织护理人员组成质控小组,详细评估患者的个体化护理需求及护理问题,细致化处理每个护理步骤,制定针对护理问题的解决措施;(2)针对性心理护理:重症脑梗死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较多,患者家属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需耐心安慰意识清醒的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的治疗及转归,增强治疗信心;(3)急性期护理:将患者安置在重症监护病房,吸氧、建立静脉通道,24 h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尽量减少搬动,抽血常规化验,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床头抬高30°,并留置尿管监测尿量,同时加强皮肤、口腔、尿道口等部位的基础护理,密切监测患者意识、瞳孔、呕吐、抽搐等情况,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4)饮食护理:急性期患者需禁食,经胃管注入食物时应用鼻饲泵匀速泵入,将床头抬高30°~40°,避免反流误吸,定期更换胃管;(5)并发症的护理:①肺部感染:患者长期卧床,加上身体免疫力下降,咳嗽反射减弱,极易发生肺部感染,护理人员需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雾化吸入,并做好口腔护理及氧气湿化瓶、雾化吸入装置等相关器具的消毒;②尿路感染: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熟练掌握导尿及留置尿管的适应证,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尿量、颜色、性质等一般情况,加强尿道口、会阴部的护理,鼓励清醒患者多饮水,并定时更换尿袋;③应激性溃疡:护理时需严密观察患者的呕吐物、胃液、大便等颜色,有无咖啡色胃内容物及柏油样便,并留取样本化验,若患者出现出血症状,需暂禁饮食,及时应用止血药物、胃黏膜保护剂等;④关节挛缩:由康复师在床边给予肢体主动与被动运动指导,循序渐进,由小到大,先上后下,由近到远,注意良肢位的摆放,防止关节肌肉挛缩;⑤继发性癫痫:护理人员需注意避免患者情绪激动、过饱、睡眠不足、使用兴奋药物、刺激性食物等癫痫诱发因素,保证充足的睡眠;⑥肾功能不全: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发热、高血压、贫血等症状,观察尿的变化,尿量的多少,及时做尿液分析、尿液细菌培养及计数,肾功能测定,肾脏影像学检查等,给予合适的蛋白质摄入量,避免肾损害药物。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干预、翻身拍背、监测生命体征等。
1.3 评价标准 (1)基本痊愈:治疗3个月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治疗
3个月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进步:治疗3个月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无变化甚至恶化[4]。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2)统计的并发症项目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关节挛缩、继发性癫痫及肾功能不全等。(3)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4个维度,20个因子和74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字2=5.2987,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关节挛缩、继发性癫痫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字2=6.7925,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脑梗死实质上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的过程。本病好发于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该病常合并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或对应的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5]。脑梗死的前驱症状无特殊性,部分患者可能有头昏、一时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脑梗死常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致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严重患者甚至出现死亡[6]。治疗脑梗死除了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外,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策略也对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7-8]。傅秋燕等[9]的研究指出,脑梗死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翻身拍背、监测生命体征等常规护理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明显,治疗后生活功能评分恢复缓慢,致残率较高。细致化护理通过拓宽常规护理的干预面,细化干预程序,达到改善患者并发症防控认知度,提高护理遵从度等目的[10-11]。黄玉萍等[12]的研究结果表明,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关节挛缩、继发性癫痫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刘海波等[13]研究指出,临床给予细致化护理,将患者安置在重症监护病房,绝对卧床休息,详细评估患者的个体化护理需求及护理问题,制定细致化护理措施,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准确的治疗信息,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和护理认知度,24 h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留置尿管监测尿量,加强基础护理,给予鼻饲饮食,保持口腔清洁,并加强相关并发症护理,细化每个护理步骤对控制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14]。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细致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并发症方面,研究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关节挛缩、继发性癫痫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同张玉芳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证明细致化护理可有效控制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细致化护理应用于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感染、应激性溃疡、继发性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慧萍,李惠琳.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2,28(18):31-32.
[2]郭燕青,樊蕊.舒适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4):60-62.
[3]王法欣.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10-12.
[4]车媛,王岩,周晓娜.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疗效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23(15):142-143.
[5]叶迈蕴,郑淑智,张孝琴.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9-10.
[6]邵慧,刘美玲.重症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识别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87-89.
[7]陈桂华,刘惠茹,付小芹,等.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91-192.
[8]侯彩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7):139-140.
[9]傅秋燕,胡玲琳,张梅,等.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568-570.
[10]邱英.细致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130-131.
[11]任慧,王敬荣.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近期临床影响的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71-73.
[12]黄玉萍,刘素芝,杨丽华.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93-95.
[13]刘海波,耿爱香,赵东英,等.冰刺激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050-2051.
[14]段玉琴,李嘉颖.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西南军医,2012,14(2):369-370.
[15]张玉芳,赖素勇.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广东医学,2013,34(4):655-656.
(收稿日期:2015-04-28) (本文编辑: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