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观察其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镇痛组的产程显著缩短,产后出血少于对照组,162例产后尿潴留率增加1例,新生儿窒息率无改变。结论:针对分娩孕妇,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产程;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
近年来随着产科分娩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方面的要求相应增加,安全无痛的分娩不仅是一种愿望,应作为产妇的权利加以推广,为降低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可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但有报道称其可增加产后尿潴留及新生儿窒息率,现就我院在近一年来收治的孕产妇分娩镇痛与未行分娩镇痛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住院的单胎足月妊娠产妇320例,无阴道分娩禁忌,无硬膜外阻滞麻醉禁忌,无严重心、肝、肺、肾等脏器疾病,自愿实施镇痛分娩组,162名,年龄22~31岁,孕周37+2~41+4周,未实施分娩镇痛组162名,年龄21~30岁,孕周37+1~41+1周,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镇痛组:孕妇宫口开大2~3cm,取L2-3腰椎间隙进行穿刺,于蛛网膜下腔给药(0.15%罗哌卡因150mg加芬太尼0.1mg加生理盐水100ml)10~15ml,后植入硬膜外导管,用微泵向硬膜腔内以6~7ml的速度继续泵入。用药过程中麻醉师监测孕妇痛感及孕妇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对照组:不进行镇痛干预。两组均产房待产,助产士严密监测胎心、宫缩、产程进展。
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治疗前后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明显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比较
镇痛组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第三产程及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分娩镇痛是指用药物或精神疗法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分娩疼痛是大部分妇女一生中遇到的最剧烈疼痛,是一种生理性疼痛,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初产妇,对于分娩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疼痛对交感神经的刺激作用,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对子宫收缩进行抑制,加强子宫血管的收缩,延缓分娩时间,导致酸碱平衡失去协调,引起胎儿窘迫,过度紧张可引起产妇、胎儿血糖过高,增加脑组织乳酸积累,而乳酸积累常显著加重脑组织对缺氧的病理反应,甚至发展为脑水肿及组织坏死等不可逆损害。分娩镇痛过程中药物可减少产妇儿茶酚胺类释放,节制因紧张引起的血糖过分升高,抑制产妇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子宫血管的紧张性,从而改善子宫血流,增加对胎儿的供氧,降低胎儿脑组织代谢水平,因此可提高对缺氧的耐受性,解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和压力,从而增加对窒息胎儿的供氧,尤其对有心理紧张焦虑的产妇,药物常迅速改善胎儿状况。
实施分娩镇痛的注意事项,应专人监护,开放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孕产妇生命体征,胎心监护仪监护胎心、宫缩,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为防止第二产程延长,于宫口开全时应指导孕妇在宫缩时用力向下屏气,正确应用腹压。
理想的分娩镇痛标准:①对产妇及胎儿副作用小;②药物作用快,作用可靠,便于给药;③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④能满足整个产程要求。
对于本组的观察结果显示镇痛分娩可明显缩短产妇第一及第二产程,且无阴道出血量、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增加风险,可有效减轻疼痛给产妇带来的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满足产妇需求的分娩技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建芳,李建敏,邢博文.分娩镇痛对产后尿潴留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5(20).
[2]魏云波.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阵痛中的运用分析[J].当代医药,2014,20(7).
[3]张建英.运用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7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2013,7(10).
[4]张凌云.第镇痛分娩对产后尿潴留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
[5]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