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探讨中日贸易发展状况及贸易潜力

时间:2022-11-27 12:0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就当下的形势来看,中日贸易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并且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两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日本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提高。结合2009到2012年中国与主要贸易国家贸易合作的相关资料。以贸易引力模型为研究模式,本文在当今中日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对中日贸易相关因素和贸易潜力进行了简要分析,发现双边贸易与GDP和人均GDP有着密切的关联,而现实情况却对中日贸易产生了一定不利的影响,中日之间的地理距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边贸易流量,并且中日贸易由于历史与政治因素又存在着十分严重的贸易壁垒,因而期间所蕴藏的贸易潜力已不可估量的。如何发掘中日双方贸易潜力,本文就几个方面做出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发展状况 ; 中日贸易

中国和日本在亚洲和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一个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当今世界第三大体系,中日两国双边贸易的良性发展对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本文通过在贸易现状和贸易潜力两方面探讨,希望能对中日双边贸易的情况以及发展态势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两国经济联系,为其提供理论指导。

一、中日贸易当今态势

(一)中日贸易规模化发展

2002-2011年期间,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额在2011年达到峰值,为462.99亿美元,而在接下来的2012年这个数额却有所下降,只有262.05元,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政策和经济关系,2012年中日双方面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及钓鱼岛问题引起的政治关系的僵化导致了中国对日本进口额度的减少,使得双边贸易的相关因素逐渐向平衡稳定的方向发展。

从日方统计的数据来看,与中方相去甚远,2000-2012年期间,中日贸易额不断上升,进出口额的不断增加并且增幅较大,这一点与中方数据相对吻合,但是就日方相关数据分析显示,双方贸易中,日本对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处境,并且贸易逆差的额度随着时间不断增大,这有悖于中方统计数据,究其原因,与香港转口贸易有关,日本方面的统计数据没有包含香港转口到中国大陆的商品,所以这一部分没有计入日方的数据中,而对于由中国大陆转自香港,再由香港转入日本的商品的相关数额算进了日方的统计数据,所以不难解释中日双方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出入。之后,日本相关组织振兴会修正相关数据,数据显示的结果与中国方面是一致的,中国对日本贸易收支状况为逆差,显示出中国是日本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敌对的对象。

(二)中日双边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中日双边贸易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进出口商品呢结构的不断优化,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需求以及充足的劳动力,而日本为岛国,国土面积狭小并且以山地为主,资源极度匮乏,经济依赖国外市场,而其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世界尖端的技术以及充足的资本,由此可见,两国经济是可以取长补短的,经济互补性导致两国经济依赖性。在中日经济往来的初期阶段,中国出口到日本的主要是一些初级产品,如纺织品。矿物资源以及技术含量低以及附加值不高的产品,而中国向日本进口的确是一些高技术并且附加值高的产品,如机电、汽车、家用电器等等;然而现阶段,经过两国40多年来的经济交流与往来,中日两国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工业制成品逐渐取代低端初级产品,成为中国出口日本商品中的主力军,由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转变;而就日本方面来看,资本密集型产品成为出口中国商品中的主力军,中日双边贸易正在一步步优化,由业间贸易转向业内贸易。

二、中日贸易潜力分析以及政策建议

随着中日两国经济交流得不断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活动也不断增加,两国贸易呈现规模化发展的态势,规模不断扩大,使得两国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从中国统计数据来看,从1972年中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对日本的进口总额由最初的415.10亿美元到2012年的1778.32亿美元,在其中13年见增长率达到了25.26%;出口额由当初的416.5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516.27亿美元,在其中13年的增长绿高达20.31%;贸易总额从中日1972年建立邦交关系以来的10.41亿美元到2012年的3294.59亿美元,其数据的发展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可见中日自1972年建立正式外交外系以来中日贸易发展速度之快、程度之深以及规模之大。中国对日本的贸易在2002-2011年期间由贸易顺差转变为贸易离差,并且逆差额不断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的进口结构发生改变,中国方面更多重视对日本的技术引进以及减少加大对一些附加值高的机械产业和石化产业的进口额度,促成中国方面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

作为评价两个地区之间贸易潜力的贸易引力模型,无疑为相关数据的分析的统计和分析提供了指标,也就是实际贸易额比上预测贸易额。据此,可以将贸易潜力值分为三:潜力巨大型、潜力成长型以及潜力成熟型。基于贸易引力模型,我们可以对中日双方贸易潜力做一个简要分析,中日实际贸易与预测贸易之比为0.68,可见是潜力巨大型,但由于中日双方严重的贸易壁垒和政治冷淡僵化,没能充分挖掘其贸易潜力,并且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资源浪费。所以说,给予中体双边贸易制度性的保障是很有必要性的,通过双方沟通,借鉴相关经验,如建立中日自贸区,减少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发展,就此基础,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交流

中日两国由于历史原因存在较为严重的贸易壁垒,阻碍着中日双方的贸易往来,所以应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交流,让中日双方互相理解,正确看待认识历史问题,双方以诚相待,化解分歧,为两国贸易交流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在此基础上基于双边贸易制度性的保障,建立自贸区,减少贸易壁垒,稳固双方贸易关系,使中日经济联系日益增强。

(二)促成经济规模化

经济规模影响着人均GDP,而这两个因素的增加又是促进双边贸易流量的重要指标,所以促进经济规模化,不断提高人均GDP,有利于提高中日双边贸易的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助力于经济的规模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发展国内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挖掘双边贸易潜力的根本措施。

三、结语

中日两国依靠两国其经济互补性的鲜明特点,凭借两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等一系列有力条件,两国经济联系自1972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得到不断发展,促进两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和发展了了中日间的贸易关系。但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一些事件与争端也给中日关系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冲击了原本良好发展的中日贸易,以及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钓鱼岛争端,都给如火如荼中的中日双边贸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总体来看,中日两国的贸易潜力是相当巨大的,两国应该友好合作,消除贸易壁垒,通过政策以及一系列措施加强区域间的贸易合作,提高经济规模和人民水平,挖掘双边的贸易潜能。

参考文献:

[1]李秀敏,李淑艳. 东北亚国家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及潜力分析[J]. 东北亚论坛,2006,02:28-32.

[2]张英,朱玉荣. 中日韩FTA贸易潜力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21-31.

[3]郑燕,张吉国,丁存振. 中日贸易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J]. 新疆农垦经济,2014,06:71-78.

[4]孙军,许月奎.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日韩物流合作潜力及趋势预测[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0,02:70-79.

推荐访问:贸易 引力 发展状况 中日 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