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拮抗放线菌F2发酵液的稳定性

时间:2022-11-27 16:25:06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馑voiKM6}6My56BY^knƩ'对照。培养96 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抑制率: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1.5F2菌株发酵液性质测定[6-10]

1.5.1热稳定性试验将F2菌株发酵液经40、50、60、70、80、90、100 ℃分别处理30 min,以未处理的发酵液为对照,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活性,重复3次。

1.5.2pH值稳定性试验将F2菌株发酵液用1 mol/L NaOH溶液和l mol/L HCl溶液分别调pH值为3、4、5、6、7、8、9、10,并于4 ℃冰箱中过夜,然后将各发酵液的pH值调回至原发酵液pH值为6.5,以未处理的发酵液为对照,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活性,重复3次。

1.5.3紫外照射对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将F2菌株发酵液于254 nm紫外灯下分别照射5、10、15、20、25、30 min后,以未处理的发酵液为对照,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活性,重复3次。

1.5.4储藏稳定性试验将F2菌株发酵液在4 ℃和室温(25 ℃)条件下分别保存3、7、15 d后,以未处理的发酵液为对照,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活性,重复3次。

1.5.5活性物质萃取试验取40 mL发酵液分成4份,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正丁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石油醚,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均匀,于分液漏斗中静置过夜。以未处理的发酵液为对照,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活性,重复3次。

2结果与分析

2.1菌株F2发酵液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将拮抗放线菌F2的发酵液与PDA培养基混合制平板,接种辣椒炭疽病菌培养4 d。与对照相比,处理组平板上炭疽病菌株生长缓慢,菌落边缘蔓延不明显,经测定该发酵液的抑菌率达到81.81%(图1)。以上结果表明,F2发酵液对辣椒炭疽病菌丝生长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2.2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随着处理温度升高,F2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缓慢下降,与对照比较,在70 ℃条件下抑菌率为60%以上,但70 ℃后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明显降低,90 ℃处理后抑菌率降低到27%(图2)。以上结果表明,F2发酵液中生物活性物质热稳定性较弱,高温会对其活性造成严重影响。

2.3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

在室温下F2发酵液中活性代谢产物在酸性条件下抑菌活性较稳定,pH值在3~5范围内,发酵液活性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与对照发酵液相近,稳定性较好。随着碱性增强,抑菌率呈下降趋势,但幅度不大,pH值在10下依然保持着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为72.7%(图3)。因此,F2发酵滤液pH值在3~10范围内,对酸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要注意控制pH值范围,以尽量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

2.4紫外照射对稳定性的影响

在紫外线照射5~30 min的情况下,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增长,活性物质的抑菌率有下降趋势,经过半个小时照射,活性物质的抑菌率为63.6%,与对照比较下降幅度小于5%(图4)。以上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中活性代谢产物对紫外线不敏感,有较强的抗紫外线照射的能力,可以用紫外光适当照射发酵液来杀灭杂菌。

2.5储藏时间对稳定性的影响

在室温与冷藏条件下活性物质抑菌率都呈下降趋势,但冷藏条件下抑菌率下降缓慢,经15 d储藏后抑菌率为7272%,其抑菌活性变化均不明显。而室温条件下储藏3 d时活性明显降低,经过15 d储藏后抑菌率为63.6%,与对照相比下降了9.09百分点(图5)。以上结果表明,F2发酵液中活性代谢产物储藏稳定性较好,且低温储藏效果更好。

2.6不同有机溶剂对活性物质萃取的影响

活性物质在原始pH值条件下能被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石油醚及正丁醇萃取,且萃取效果较明显,大部分抑菌活性物质都进入到有机相中,只有石油醚萃取活性物质能力较弱(表1)。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大致判断该活性物质极性较强。此外,该活性物质既能溶于溶媒又能溶于水,是一种酯溶-水溶性抗生素,且乙酸乙酯、正丁醇的萃取效果比三氯甲烷和石油醚的效果好。

1发酵上清液萃取试验结果

萃取溶剂生长抑菌率(%)水相有机相三氯甲烷18.1977.27乙酸乙酯63.6381.81石油醚81.8127.28正丁醇54.5581.813结论

菌株F2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对辣椒炭疽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80%以上,对用于防治辣椒炭疽病具有较高潜在价值。

菌株F2发酵液活性物质对高温的稳定性差,对酸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有较强的抗紫外线能力,耐低温贮藏。

菌株F2发酵液经初步处理,采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活性物质在有机溶剂中的分配率较高,是一种酯溶-水溶性抗生素,可进一步分离纯化应用于辣椒炭疽病的生物防治。

参考文献:

[1]蒋桂芳,宋力. 辣椒炭疽病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1):2481-2484,2485.

[2]朱昌雄,宋渊. 我国农用抗生素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6):17-19.

[3]沈寅初. 农用抗生素研究开发新进展[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7,19(6):35-37.

[4]张玲玲,董美玉,许凤春,等. 放线菌C3-11的抗菌活性筛选及发酵液稳定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9(3):109-110,113.

[5]黄剑,李天华,崔艺久,等. 放线菌H50发酵液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测定[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43(3):311-315.

[6]于银霞. 168号放线菌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和活性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7]王守彬,王倩,姜晓艳,等. 一株拮抗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4):75-79.

[8]冯俊涛,张锦恬,韩立荣,等. 放线菌HJ1-2菌株发酵液抑菌谱及稳定性的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6):280-284.

[9]李璐宁,张薇,赵永强,等. 放线菌Y23菌株发酵液抗菌活性及稳定性测定[J]. 山东农业科学,2009(1):71-74.

[10]杨晓楠,李杨,苗建强,等. 拮抗放线菌T111菌株鉴定、发酵液理化性质测定及发酵条件优化[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17(4):541-547.杨卫民,杜京旗,赵君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产地枣果中的矿质元素[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9):331-334.

推荐访问:放线菌 拮抗 发酵 稳定性 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