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罗红霉素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时间:2022-11-28 18:55: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罗红霉素是临床广泛使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较广且治疗窗较宽,安全性高所以使用人群广泛且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长期抗菌治疗的首选药物,本文就罗红霉素的药理作用、药代学特征、临床运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对临床药物的使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罗红霉素;药理作用;药代学;临床运用;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85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01

罗红霉素是经红霉素结构改造而来的抗生素,但经过结构改造后罗红霉素的体内抗菌作用增强,因此广泛运用于呼吸道、耳鼻喉及泌尿生殖道的感染。但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罗红霉素在临床的运用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以下近年来罗红霉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综述如下。

1 药理作用

罗红霉素是新一代半合成的14元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是红霉素C9位置结构改造的衍生物, 所以其抗菌谱与抗菌效力与红霉素相仿,抗菌谱主要覆盖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与红霉素相比其既保留了抗菌活性,又提高了抗菌效力,其穿透能力强,能穿透并进入巨噬细胞内,有效治疗细菌内感染[1],特别对衣原体、军团菌细胞内感染效果良好.与红霉素相比,罗红霉素对革兰阳性细菌作用比红霉素略差, 但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溶脲脲酶体的抗微生物作用比红霉素略强,所以在呼吸疾病的治疗中较红霉素相比运用更为广泛。

2 药动学

罗红霉素的药动学特性与红霉素相比有明显优势,其耐酸性好,并有良好的脂溶性,所以在与牛奶同服后在组织和体液中药物浓度较高且明显高于红霉素,生物利用度优于红霉素。经研究证明罗红毒素在口服吸收后的2小时达到血药峰浓度,进食会影响罗红霉素的代谢,在进食后15分钟口服则罗红霉素的血药峰浓度值较空腹服用有所降低,且达到峰浓度所需的时间延长,故在临床使用时常建议患者空腹服用或餐后两小时服用以便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罗红霉素的血药浓度不呈剂量依赖性,其血药浓度不随剂量加倍而成倍增加,对于临床特殊患者如肝肾功能不足或者老年患者,通常通过改变罗红霉素的使用间隔来调整用药罗红霉素在体内组织器官和体液中分布广泛,但在乳汁中浓度较低。与红霉素相比,罗红霉素并非肝药酶经典代谢底物及抑制剂,所以在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其相互作用较少,药物使用更安全便捷。罗红霉素主要经粪便及尿液以原型药物排泄,所以对肾功能受损的患者,罗红霉素经粪便排泄的比例增加,可以不改变患者的使用剂量;但对于严重肝功能受损患者,因罗红霉素的半衰期可延长两倍[2],所以需要根据患者的肝功能调整给药间隔。

3 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

罗红霉素的抗菌谱广且组织分布浓度较高,在药代动力学方面有着较显著的优势,所以在临床得到广泛的运用。

3.1 治疗呼吸道感染

罗红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在鼻咽及肺组织等部位可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盛瑞媛等[3]报道,使用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有效率可达90%;另外,在一项国际临床研究中发现,罗红霉素在治疗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和在下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都能取得显著效果,其有效率分别96%,95%和94%。

3.2 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诱发泌尿道感染的主要有支原体、解脲脲原体等微生物為主,有微生物耐药性较强且病症易反复的特点,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泌尿系统最常用的抗生素。汪芬妹[4]报道,用每天口服罗红霉素治疗非淋霉性尿道炎患者两周并出院随访14个月后,有效率达93%。但亦有研究证明,近年来罗红霉素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敏感性有降低的趋势[5]可能与抗生素滥用的普遍化有关。

3.3 治疗皮肤感染

有学者提出,罗红霉素不仅有抗菌效果,还能通过影响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及趋化活性等方式发挥其抗炎效应[6],在皮肤科得到广泛的运用。胡宣春[7]用罗红霉素治疗48例寻常型痤疮患者,其有效率达75%,另有报道,使用罗红霉素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9例,结果9例有效,有效率为100%。

3.4 治疗牙周组织感染

罗红霉素在牙槽骨及牙龈组织有很好的分布,可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8]。姜红等报道,使用罗红霉素治疗24例牙原性疾病患者,观察罗红霉素在人牙龈和牙槽骨中的渗透情况,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牙周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都较高。有学者比较了人工种植牙术后单用奥硝唑及奥硝唑与罗红霉素联用的预防感染的疗效,发现与单用组相比,联用组的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术后疼痛时间显著缩短[9]。

3.5 治疗五官感染

临床研究者提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加快鼻纤毛运动来减少炎症细胞及炎性因子的聚集。杨学明等[10]比较了运用以罗红霉素为主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类+磺胺类运用于鼻窦炎的效果,罗红霉素治疗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研究证明[11],罗红霉素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后,与单行鼓膜置管术相比,手术联合罗红霉素治疗组治疗效果更好,手术并发症更少,患者的满意度更高。文献报道,罗红霉素运用于中耳炎及急性鼻窦炎患者,其有效率为96%.临床实践证明罗红霉素在五官科的运用十分广泛,且治疗有效率较高。

3.6 治疗胆道感染

常引起胆道感染的有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罗红霉素对于这部分微生物的抑菌活性较好,且研究表明,罗红霉素在胆道的分布较高:孙桂华[12]等在动物体上进行实验,实验发现,胆汁中罗红霉素的含量远远高出其在血液中的浓度,经研究分析,罗红霉素在胆汁中含量较高可能是由于其在服后首先到达肝脏部位,之后迅速向胆汁中渗透,所以胆汁中浓度较其他组织较高。鉴于其抗菌谱及组织分布的优越性,所以罗红霉素在胆道组织感染的运用十分广泛。此外,罗红霉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亦有较好的效果[13],推测与罗红霉素的抗炎机制有关。

4 不良反应

随着罗红霉素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的案例逐年增多,发生率也在逐步的提升,鉴于其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可能与个体差异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不良反应表现及轻重也因患者体质不同而不同。总结多年来关于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相关报道,各个年龄层的患者都可能因罗红霉素而产生不良反应,但主要人群为5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4]。

4.1 不良反应症状

罗红霉素的安全性较好,在规范使用药物的前提下其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本文中关于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描述主要集中于过敏及特异质反应等不良事件。

4.1.1 皮肤及其附件损伤 罗红霉素所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在皮肤及其附件上常表现为药物性皮炎,药疹,过敏性紫癜等上述症状在停药并使用激素治疗后可得到改善[15]。此外,与其他药物引发的过敏性皮疹处理手段相似,亦可在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后即可缓解,但需视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进行对应的处理,如出现剥脱性皮炎等严重不良事件,需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

4.1.2 胃肠系统损害 经临床多年运用观察,罗红霉素对胃肠系统也会产生损伤,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便秘、腹胀、腹痛及肠胃不适等症状,多数患者在停药后可自行缓解。但因罗红霉素可能导致使患者便秘、故临床医师多建议习惯性便患者慎用本品[16]。此外,本品对胃肠系统还可能产生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出血性结肠炎及胰腺炎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其中胰腺异常问题较为罕见,若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停药,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对症处理。

4.1.3 肝脏损伤 罗红霉素对肝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肝炎,出现此症状需立即停药治疗,对于过敏体质及肝功能异常患者需慎用本品,如有用药必要使用建议患者换用同类药物的其他抗生素。

4.1.4 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 罗红霉素对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失眠等,停药后可好转。

4.2 发生原因

罗红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受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临床用药时,若患者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则不良反应发生率会增加,此外,患者的个体因素也会产生影响,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或、得到不良反应的心理暗示均可能导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临床医师的药物配伍等也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17]。

4.3 临床注意事项

在临床应用上,需控制罗红霉素的用药剂量、疗程,并且给予患者合适的心理暗示,以达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此外,医生用药时,还需注意患者的病史及年龄,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须立即对症治疗。

5 总结与展望

罗红霉素作为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其广泛的抗菌谱及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使用十分广泛,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近几十年以来备受关注,所以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各种抗生素仍然是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点关注话题,在关注抗生素的药效基础之上对于细菌药敏性变迁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也是合理使用药物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张玉英. 罗红霉素的药理与临床[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 21(2):103-104.

李常磊. 浅谈罗红霉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55):34-35.

盛瑞媛, 曹偉标. 罗力得治疗呼吸道感染[J]. 中国新药杂志, 1994(6):42-44.

汪芬妹. 罗红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7, 15(7):40-40.

胡森安, 艾红红, 吴惠强,等. 1708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药敏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 38(4):530-532.

钟连生, 马道铭.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炎作用机制的进展及在皮肤科的应用[J].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 30(5):273-275.

胡宜春. 口服罗红霉素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 安庆医学, 2006(1):105-105.

罗孟兰, 罗蝶华, 叶玉珍. 4种牙周塞治剂在牙周翻瓣术后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J]. 中国临床护理, 2012, 4(5):423-425.

张莉. 奥硝唑和罗红霉素联用对人工种植牙术后预防感染的疗效评价[J]. 抗感染药学, 2017(3):679-681.

杨学明, 贺绍燕, 胡根茂,等. 罗红霉素治疗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 5(3):197-198.

余亚芳. 鼓膜置管术联合罗红霉素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9):141-142.

孙桂华, 黄小让, 韦丽芳,等. 罗红霉素灌胃后胆汁、血中药物动力学的动物实验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7(2):62-63.

梁声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30例[J]. 河南中医, 2012, 32(1):62-63.

张雪琴. 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 北方药学, 2014(7):108-109.

孙宏, 徐秀梅, 邢开宇,等. 罗红霉素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09(11):32-32.

乔立娟, 高丽华, 付旭东,等. 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 科技视界, 2013(33):387-387.

海鸥. 某院近十年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J]. 抗感染药学, 2014(2).

推荐访问: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研究 罗红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