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信息构建的相关概念以及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引入信息构建理论的必要性,提出信息构建理论带给图书馆学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信息构建图书馆学信息
一、信息构建理论
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其本身是一种价值可观的商品。毫无疑问,许多的专家强调理解并管理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万维网给信息产业带来了出人意料的巨变:一夜之间,信息从业者与信息专家的数量与类型剧增,随之产生了一些与信息相关的学科和领域。信息构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简称IA)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第一代网络中出现的新兴领域。信息构建的出现和兴起,为图书馆学注入了一股新的空气。
1.信息构建的概念
“信息构建”是美国建筑师沃尔曼在1975年创造出的一个新词汇。他在建筑实践中,把建筑学和信息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信息组织和信息表达。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信息构建才逐步被人们认可并应用于大型网站的蓝图设计。从根本上说,信息构建与图书馆情报学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满足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和使用。
2.信息构建的特点
1) 突出以人为本。信息构建强调如何令信息可理解,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信息需求都在发生变化。正如沃尔曼所说,“过去我曾认为,只要能够以适当的形式获取信息,一切就都万事大吉了。但是,随着通信社会的到来,每个人需要的信息具有各不相同的层次,并且他们都喜欢利用不同的方式得到这些信息。其中有些人喜欢得到口头的解释,有些人喜欢阅读,另外一些人则喜欢根据样例学习“。而IA关注这些变化,关注人的要求,无论是针对信息空间环境的结构化设计,还是针对信息内容的设计,IA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便于用户获取、接受和使用信息。
2) 注重信息表达。信息表达是信息构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决定信息集合能够被用户理解的关键因素。沃尔曼先生将信息的表达看作是信息建筑师工作的基本元素,他在书中说:“我们并不会发明信息,而是在它走过的时候允许展示它自己。信息的这种游行应该得到鼓励,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各种非凡的全新组织模式,并且激发出新的思想和理解力。“
3.信息构建的目的
信息构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在可操作层面上,IA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化复杂为明晰,即通过提供访问路径,使信息可访问;二是使信息可理解,即用户找到信息后要与信息内容进行“交互”,也就是用户的知识结构与信息内容之间进行匹配。
在国内,信息构建研究的升温将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具有较大的影响。考察IA的方法和思维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帮助我们认识图书馆学的实质、促进其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同时在实际应用上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辅助图书情报工作者把理论很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我们同时也应密切注意国际IA研究的新动向,有区别地加以引用,以更好地促进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自身国情需要的图书馆学的健康发展。
二、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引入IA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内容不断创新,图书馆学理论研究
发展也要求:
1) 加强对其他学科方法的引进。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不断地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和新理论,以指导图书馆工作实践,这既是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目的和任务,也是构建科学的图书馆学方法体系的迫切需要。
2) 加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图书馆方法论的融合。当前数字图书馆正处在边实践、边研究的阶段,作为新兴领域迫切要求科学方法论的指导。现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事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方法论研究正好可利用此契机,加紧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合,找出构建方法的理论与图书馆工作实际的结合点,尽快走出徘徊不前的困境,促进自身更大的发展。
目前信息构建理论对信息组织和信息表达的应用,已成为图书馆情报学研究的一大趋势。
三、信息构建理论带给图书馆学的启示
1.信息服务的出发点
传统的信息服务以为用户包办为主,典型的方式是定题跟踪服务、定题服务,代替用户查找信息。其实,对于大多数图书情报服务人员来讲,很难完全代替用户(尤其是专业科研人员),这个过程有点勉为其难,用户也很少愿意采用这种委托方式,这种服务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而被广泛认同。IA以构建信息路径,帮助用户接近信息、成功利用信息为出发点,提供合理科学的资源空间并辅助用户自己查找所需,在实践中的应用得到用户广泛认同。
2.图书馆学的研究范围
信息构建是综合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的相关学科和内容有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建筑设计、界面设计、人机交互等等内容,拓宽了图书馆学的传统研究范围,开阔了研究人员的视野,给图书馆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图书馆学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3.信息组织的方法
以前的信息组织以文献信息为核心,按照文献信息的运动规律对信息进行组织,对用户与信息的交互界面很少考虑,即使信息量很大,信息质量很高,对于用户来讲,自己动手检索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必须求助于情报人员,这样一来,信息的利用相对很麻烦,利用率就低。IA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信息组织以帮助人们发现和管理信息为目的,不但要获得和掌握好信息内容,将信息组织好,更要优化信息结构设计,提供清晰的易于信息获得的界面。
4.对工作人员的启发
在边缘学科频频兴起、多门学科交叉渗透的今天,要涉及一些相关的学科,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式方法来为自己服务。所以图书情报界同仁应像沃尔曼一样,走出去,深入实际、深入用户,来个换位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看法,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5.对专业教育的启示
以往的图书馆学教育是象牙塔里的教育,只是理想状态下的理论上的讲授,学生毕业后成为专业情报服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遵循着课堂讲授的方式,以信息组织为重点,以信息服务(替用户查找)为主要手段。IA提出的以用户为中心,实事求是的做法以及它在实践中的成功应用提醒我们,图书馆学教育中是否也应该对学科设置、研究重点进行调整,拓宽学科范围,增加相关领域和相关知识。
6.对图书馆学研究观念与理念的启示
要以创新思维的态度去看待问题。“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科学研究。创新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看法,敢于科学地标新立异;只有突破此瓶颈,创新思维才有立足之地。
7.信息构建是图书馆学实现其基本目标和任务的新途径
图书馆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是研究存储、利用知识、信息的组织和有序化,并提供有效的利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范围也不断拓展,来自于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也被注入到各个时期的图书馆学研究之中。
8.促进图书馆学由系统观向认知观的转变
国外图书情报学者们曾引入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的概念,探讨图书馆学研究中存在的范式。萨拉塞维克和米克沙认为,图书馆科学正在从系统观向认知观转移。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系统观关心信息存储运动过程的反馈与控制,认知观强调知识结构、人机交互、信息查询、人类信息行为、信息的利用和接受等问题,以设计支持和改善人们的信息处理、信息吸收和信息利用过程的信息系统为目的。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活动的各个阶段,都体现出其面向用户的、促进用户的认知和理解的思想,信息构建的原理、原则、方法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体现了其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信息构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通过其对图书馆学的影响,会促进和推动图书馆科学向认知范式的转变。
9.信息构建对图书馆学提出的几个新要求
信息构建不仅能对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它的出现和存在本身已经给图书馆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我们以新的视角审视信息、信息组织、信息传播和信息服务问题。首先要保证信息的可理解性。我们必须把传播信息的过程看作是一个未完成的过程,即如果没有用户感知其中的信息、领悟其中的内容、理解和利用其中的信息,信息的传播过程就没有完成。其次是增强创建有用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传输原始信号的能力,使社会信息传输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是很多人混淆了传输信息能力与建立有益信息能力之间的界限,以为只要拥有大量的信息便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再就是重视信息的展示方式。信息构建的研究已经注意到了信息的表达、展示、信息界面设计等方面的艺术性、人性化问题,我们可以将这种理念引入到图书馆学研究上,应该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注意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改变过去的比较注重科学性和学术性,而不注重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的信息传播方式,引进艺术的、人性化的手段,促进信息的感知度和可理解性。
信息构建是图书馆学学科范围内继竞争情报、知识管理等研究领域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需要多学科知识才能胜任实践要求的领域。近年来,图书馆学界的一个趋势是高校图书情报专门人才的跨学科研究、跨学科合作培养等方面。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广泛,必须从多个学科和多个视角来研究它,才能丰富图书馆学的理论与实践。跨学科的研究方式给图书馆学的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如何有效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及培养跨学科的图书馆学人才?图书馆学是沿学科领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发展还是沿解决实际的信息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发展?这些问题是当前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严贝妮.网络空间新领域一一信息构建(IA)若干问题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03(5):5-7
[2]潘梅.国内外信息构建(IA)研究综述.图书情报工作,2004(6)
[3]吴慰慈,罗志勇.新技术革命对图书馆学情报学体系的影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4]刘多兰.信息构建对情报学研究的启示.理论探讨,2003(3)
(黄瑞球,李佳:湖南商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