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2-01 15:30:1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治疗;对照组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两组同时加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擦,维生素B1、B12肌肉注射,共治疗1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疼痛评价。

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7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15例,好转8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76.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疼痛评分改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能更有效地治疗带状疱疹。

关键词:带状疱疹 电针 激光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75-0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表现为成簇水泡沿体表一侧或双侧的皮肤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同时伴有剧烈疼痛,好发于胸肋部及腰部,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1]。近几年来治疗带状疱疹方法很多,从临床应用看,多选两种以上疗法联合治疗,抗病毒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电针围刺阿是穴、梅花针叩刺、紫外线、激光照射、拔火罐、穴位药物注射等,均为有效疗法。我们应用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自2008年3月至2012年5月,从我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中选取60例病例。患者的纳入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2]关于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或耳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②治疗期间终止或更换另一种治疗方法者;③合并严重的心、肝、肾、造血系统及恶性肿瘤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平均(46.13±10.21)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6岁,平均(44.79±9.4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电针围刺治疗:取病变皮损处阿是穴、患侧夹脊穴(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一节段),针刺阿是穴时,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后,在疱疹周围进针,针尖朝向皮损区中心,呈15度角,沿皮下围刺,每针相距2cm,针刺夹脊穴时,在相应神经节段对应的夹脊穴上下取2~4个穴位,针身与皮肤呈45度,向脊柱方向进针深度20~25mm,针刺得气后,采用连续波,50-60次每秒,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min后出针,每天1次,共治疗10次。

半导体激光治疗: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上海曼迪森公司生产的MDC-10003IB型),选择波长810nm,功率500~600mW。先用治疗仪大探头照射病变部位,探头距皮肤0.5cm,若皮损面积较大,可分多点照射,每个部位照射5-8min,再用小探头照射病变相应的神经根部位,每次3-5个点,每个点照射5-8min,以照射部位有温热感或轻微针刺感为宜,每天1次,共治疗10次。

药物治疗:疱疹局部保持皮肤的清洁,保护皮损,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擦皮损区。同时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B12注射液500μ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共治疗10次。

治疗组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治疗,对照组仅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两组均同时使用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综合疗效评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8-94)中“蛇串疮”的疗效标准。①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②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③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共治疗10次后观察疗效。

疼痛评价指标: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进行评定。分别记录患者首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疼痛的VAS分值。VAS评分标准[4]是从无痛到剧烈疼痛分为10分,无痛为0分,剧烈疼痛为10分,由患者自行选定0~10间的数字以判定相应的疼痛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时间最短者4d,最长9d,平均6.5d;对照组治愈时间最短者8d,最长21d,平均15.8d。两组疗效结果见表1,从表中数据可知,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亲神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引起其支配区域剧烈疼痛及皮肤疱疹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理可能与免疫力降低而激活潜伏在神经细胞内的病毒有关,当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减低时病毒活动,使受累神经细胞发生炎症,水肿出血,变性及坏死等病理变化。祖国医学称为“蛇串疮”缠腰火丹“蜘蛛疮”、“火带疮”等。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多因肝火、湿热蕴蒸浸淫肌肤脉络而生疮,湿热毒邪阻遏经络,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发为剧痛[6]

本病采用电针围刺法,可阻止邪气的扩散,迅速阻断病毒对神经的进一步损害,调和局部气血,散瘀清热,使经脉、气血得以疏通,通则不痛,从而缓解疼痛,因而能收到消炎、活血、止痛之效。现代西医学神经解剖已证实,夹脊穴附近均有脊神经后支分布,其深层有交感神经干、交感神经椎旁节及其与脊神经相联系的灰、白交通支分布,电针刺激疱疹分布区域之夹脊穴,可刺激相应神经节段及其周围组织,使神经中的痛觉纤维传导阻滞,提高机体痛阈,从而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另一方面,电针刺激夹脊穴引起的针感传导反应,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可能影响交感神经末梢释放某些化学介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

半导体激光主导波长为810nm,穿透深度可达皮下50~70mm属于弱激光范畴,照射组织不会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有很高的安全系数。可作用于神经根及其分支以及周围组织,使血管扩张,显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消散;作用于组织细胞,可引起上皮细胞再生,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抑制粒细胞移动,增加溶菌酶和淋巴结作用,还可增加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促进施旺细胞增生,有利于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恢复;并促进吗啡样镇痛物质产生,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减少炎症介质如5-羟色胺等形成,镇痛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对带状疱疹所致的神经痛及皮肤炎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采用大探头照射皮损部位,可较大面积的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通过热效应,促进水疱干疱干涸结痂;辅以小探头照射,光斑对准神经根或神经结,促进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恢复。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单纯一种治疗方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往往不理想,需要联合多种方法才能取得理想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半导体激光治疗,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治疗,是治疗带状疱疹高效安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欧阳烈,孙世明.288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3,10(3):165

[2] 吴志华.皮肤性病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7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推荐访问:电针 带状疱疹 疗效 半导体 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