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课程内容、教育目标,从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自己建构、选择、组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以系统论、认识论、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技术论、艺术论等七个方面为依据。本文根据系统科学的三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和整体原理)中的有序原理,浅薄地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序性。
有序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或者说,没有开放、没有涨落、处于平衡态的系统,要走向有序是不可能的。有序原理是查有梁教授在他所著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一书中所提出的系统科学的三个原理之一。显而易见,信息是可以提取和加工变换的,系统的静态与平衡是相对的,而动态是绝对的。
1. 课堂教学的有序性
根据有序原理,课堂教学这一系统要达到有序,就不能处于一个封闭的、平衡的、没有变化的状态。
教学设计要开放。即课堂教学不能自我封闭,不能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或“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学形式基本不变。这种封闭式的教学很难达到有序。初中科学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适当采用开放形式。例如初中生学习地图三要素时,组织一次绘制学校平面图和家里住宅平面图的设计比赛。通过这样的开放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知识贴近实际,学习生动有趣。既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又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
教学活动有涨落。即课堂教学活动要有变化,不能每节课都是一个模式。一个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往往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而这些独特的教学风格也不是不变的,是在不断进化和发展的。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变换教学模式与程序,使之达到良好的效果;否则,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采用同一种方式,长期下去学生就会感到厌烦,会认为“这节课没有新鲜感”。
教学方式要奇异。根据有序原理,课堂教学方式不能处在一种平衡态,要远离平衡态。只有远离平衡态,才可能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如果长期是教师组织教学或教师讲学生听,这就会产生平衡态,不利于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态。这就要求我们打破这种平衡态,改变教学方式。如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有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学;也可以根据学生小组讨论确定代表自己设计教学方式,让学生上讲台当教师;还可以邀请其他教师来上课或在教研组内开设公开课等。在教学中要有和谐也要有奇异,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引人入胜。
2.教学内容的有序性
知识的创新是在有序、高效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实现的,而零碎、杂乱、片面的知识是难以进行高效创新的。根据有序原理,课堂教学内容也应该是开放、涨落和远离平衡态的。
教学内容的开放。科学知识本身不是孤立的,而是开放的、相互联系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内容的开放,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学生知识的新的序度。如组织学生讨论“厨房中的科学”,让学生说出厨房中哪些跟科学知识有关,使教学内容开放,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知识的飞跃,产生直觉、灵感、顿悟。教学内容的开放,使学生明确要有开放意识,不仅仅是闭门读书,要重视学思结合,学习不经过思考就理不出头绪,不能有序。
学习内容的涨落。初中科学的学习内容是穿插、交替进行的,各知识内容的安排要象钢琴的琴键设置一样,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以使大脑不同的功能区域形成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这种节奏学习法是符合用脑规律的。如把电学知识分散到不同年级进行学习,地理、空间、航天技术分别在初一初三年级学习等。许多教师在刚拿到科学新教材时,都说教材为什么要把内容分散,学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学了后面忘了前面,不利于教学。其实,正因为设置交替进行使得大脑对知识信息的摄入、理解、存储、加工是随机的、动态的和非完全连续的,存在着一定的时间间隔,时段性非常突出相一致的。大脑这种点滴积累、动态存储、记忆与遗忘交互作用的特点决定了每一个小的学习时段知识信息的存储是相对有序的。因此,我们反对把科学知识简单地划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后分别由相应的专业教师执教的做法。
教学内容的序化。检验和衡量学习质量的指标之一是知识序度。要善于把点滴积累的知识不断地进行序化,使之有条不紊地牢固储存在大脑记忆中,以便在创新思维和实践中随时运用。教学内容的序化过程也是从远离平衡开始的。在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或一册内容学习后,对处于杂乱无章的一盘散沙状态的知识要进行归纳和小结,而这个归纳和小结必须远离原来的平衡状态,即原来学生的知识体系。否则,达不到新的平衡状态,复习效果就会很低。因此,在单元复习或章节复习或大块知识复习时要有所创新,使学生有新鲜感,达到更高一级的平衡。
在传统的教学论的诸教学原则中,许多都强调“循序渐进”,但对“发展超越”却重视不够。即对“逐步深化”很强调,对“调期跃迁”却重视不够。所以,根据有序原理,我们应当像强调“逐步深化”一样地强调“周期跃迁”。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要获得成功,教学过程必须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周期跃迁,勇于创新的,要遵照有序进化,和谐奇异地去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