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Web of Science(SSCI索引)收录的高影响力外文源刊所刊载的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与主观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国际背包旅游研究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当前国际背包旅游研究经过起步探索期和缓慢增长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并发展形成“背包旅游者的特征”“背包旅游动机”“背包旅游体验与自我发展”“背包旅游者的旅游安全”以及“背包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影响”等五大热点性的研究主题。
关键词:
背包旅游; 背包旅游者; 文献计量法; 引文分析
今天我们在全球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背包旅游者的身影,从偏僻的喜马拉雅小村庄到伦敦或巴黎的市中心(Richards,Wilson,2004)。背包旅游者的产生及背包旅游的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Cohen(1972)在Social Research上发表《国际旅游社会学探讨》一文,被公认为背包旅游研究的开端。40多年来,该领域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主题日渐多样。回望过去,背包旅游研究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有何学者或何学术机构在此过程中作出相应贡献?形成了哪些经典文献并聚类为哪些热点?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试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来描述、阐述背包旅游研究脉络、知识基础以及研究热点,以期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文献计量与研究者主观判断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是一种以各种文献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的量化分析方法(郑文晖,2006)。本研究选用的文献计量软件Histcite和CiteSpace,主要用于统计文献的年度分布、作者发文、国家(地区)与高产出研究机构发文、高影响力学者、期刊发文以及高被引文献等状况。在背包旅游研究热点的识别与归纳上,首先借助于Histcite和CiteSpace软件进行高频词统计,研究者再进行聚类分析。
本文用于计量分析的数据来自Thomson Reuters公司的Web of Science(SSCI索引)数据库。数据采集时间为2014年12月7日;检索策略为主题词检索方式;主题选择backpacker or backpacker tourism or backpacking tourism or long term traveler or budget traveler等;时间跨度为所有年份;数据内容包括文献的题目、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以及引文等信息。共检索到244篇文献,分布在1984年至2014年间。为了增强逻辑性和解释力,在研究热点的定性分析过程中还加入了本文研究者采集到的非源自Web of Science(SSCI索引)数据库的文献。
2国际背包旅游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2.1文献的年度分布
下图揭示了1984年至2014年间国际背包旅游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见图1)。可以看出,背包旅游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起重视,近10年研究文献数量呈现明显增长之势。
大致来看,国际背包旅游研究可以分为3个阶段:(1) 起步探索阶段(1984年至1992年):各年的相关文献在1篇以内,成为背包旅游研究的起步阶段。对此,ATLAS背包旅游研究小组背包旅游研究小组(The Backpacker Research Group)属于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的分支机构。的调查结果也颇为近似,他们收集的76篇关于背包旅游者和青年旅行研究的文献中,仅有11篇发表于1990年之前(Richards,Wilson,2004)。(2) 缓慢增长阶段(1993年至2005年):自1993年起相关文献获得一定增长,但此间总体增长态势并不明显,且发文量有起伏,因此该阶段可以被看做是背包旅游研究的缓慢增长阶段。(3) 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至2014年):从2006年起,发文量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显示该研究领域迈入快速发展期。
2.2作者发文
1984年以来共有475位作者在SSCI源刊上发表过有关背包旅游的文章,其中,Butler 4篇,Hampton 4篇,Lepp 4篇,Chen A 3篇,Hannam 3篇,Maoz 3篇,Noy 3篇,Urieyly 3篇;有44位作者发表2篇,423位作者发表1篇。
2.3国家(地区)和研究机构发文
从国家(地区)发文时间的角度看,1984至2014年间开展背包旅游研究的主要是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学者;中国学者是进入21世纪后才开始进入该领域(见图2)。
利用Histcite软件,从国家(地区)发文数量的角度看,美国的文献贡献率远高于其他国家,占总发文量的20.1%,其后依次是英国(19.7%)、澳大利亚(16.8%),中国(7.0%)排名第4位。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中心度指标发现,中心度≥0.02的从高到低排名前五位分别是美国(0.08)、新西兰(0.04)、加拿大(0.04)、苏格兰(0.02)、法国(0.02)。如果将中心度与发文量结合起来看,美国是背包旅游研究领域的权威,占绝对主导地位。依此方法观察中国,发现,我国在该领域发文量尽管排名靠前,但中心度非常低,数据显示为0,不占主导地位,这或许与我国进入该领域的时间以及文献质量等因素有关。
利用Histcite软件对研究机构发文情况进行统计,本文发现:
第一,1984年至2014年间发文量达4篇及以上的研究机构共11家,其中,约翰内斯堡大学(南非共和国)7篇、香港理工大学(中国香港)6篇、詹姆士库克大学(澳大利亚)6篇、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以色列)5篇、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5篇、本古里安大学(以色列)4篇、埃迪科文大学(澳大利亚)4篇、格里菲斯大学(澳大利亚)4篇、佛罗里达大学(美国)4篇、奥塔哥大学(新西兰)4篇、犹他州立大学(美国)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