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福州市养老机构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景观价值研究

时间:2022-12-04 15:00: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植物对人类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部分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不仅直接用于治疗疾病,更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以福州养老机构为研究区域,对其植物资源、部分药用植物综合价值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福州市养老机构中常用的绿化植物共229种(含变种),录属71科132属,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60科93属149种,占总种数的65%;运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对40种药用植物的个体综合价值和群体综合价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植物在各自的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上的景观价值及综合价值均不同,在个体水平上综合价值较高的为栀子、兰花、山茶花、桂花、茉莉花等,在群体水平上综合重要值靠前的有兰花、栀子、野牡丹、山茶花、木棉等,该研究为药用植物在福州养老机构的拓展利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养老机构; 药用植物; 植物资源; 植物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人对住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绿化、服务、养老设施等①,植物资源也成为了老人们选择养老机构的重要参考。机构内丰富的植物资源不仅起到美化作用,还能起到降温增湿、降噪怡神的作用②,更有许多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使用者的健康起到直接的疗愈效果,影响着机构内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1 研究地自然概况

调研地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属东南沿海地区,闽江下游,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属于典型河口盆地,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阳光充足,温暖适宜,雨量充沛,夏长冬短,年平均日照数1700-1980小时,年平均气温20-25oC,年相对湿度77%,主导风向东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土壤肥力较高,土质疏松,利于植物生长③。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1 调查对象

综合考虑养老机构的规模、建成时间、绿量等因素,最终选择5个(福州社会福利院、海峡颐乐园、康乐养老院、齐鲁山庄夕阳红乐园、五福缘养护中心)能代表福州养老机构绿化水平的机构进行仔细排查④,对出现在不同机构中两次及以上的植物资源进行种类、价值分析。

2.2 养老机构植物综合价值评价方法

1、参考车生泉和可燕的植物综合利用价值评价法⑤,调查福州养老机构中常用植物资源,对其中的乡土药用观赏植物进行价值评价及评分,其公式如下:

Z表示综合疗愈利用价值,从五个方面对福州养老机构中乡土植物进行评价(表1)。S表示生态价值即环境适应性以及是否属于乡土植物等价值,G表示景观价值即植物通过人们的嗅觉、触觉、视觉产生的体验价值,J表示经济价值,即药用、食用及可观赏的时长价值等,K表示植物自身的珍惜度及地位价值,W表示文化、含义等精神价值。

2、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上挑选出综合得分较高的40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利用其个体和群体图片,在福州市的学校、居住区、公园等地方对不同年纪的人群进行访谈,收集够100份有效数据,参考林杉,徐华林,申傲等以观赏性为主要依据的挺水观赏植物综合重要值的计算⑥,进行第二步计算。

2.2 研究内容

通过对养老机构内植物资源的分析,对养老机构内植物进行分类研究,对养老机构中具有药用效果的植物进行归纳总结,运用民族植物学法对具有疗愈效果的乡土药用观赏植物进行评价,选择植物最佳使用方法,因地制宜,不但可以提高植物的生态价值,便于养护,更能增加居住者的归属感。

3 结果与分析

3.1 机构内植物资源科属种构成

调查结果表明,福州17个养老机构常用绿化植物229种(含变种),录属71科134属,属种系数58.5%。根据养老机构植物科中种的数量进行劃分,具体数据见表2.

由表2可知,在调查的福州养老机构中植物的科的组成中,种的数量超过10种以上的共有5科,分别为蔷薇科(8属15种)、豆科(8属13种)、禾本科(5属12种)、桑科(3属12种)、大戟科(4属10种),占总科数的7%,这5科所含的种共62种,占总数的27%,如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 Linn.)、朱樱花(Calliandra haematocepha)、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红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琴叶珊瑚(Jatropha integerrima)等种类在调查的养老机构中均有种植。较少种的科共11科,分别为棕榈科、天南星科、茜草科、百合科、茄科、菊科、龙舌兰科、木樨科、马鞭草科、木棉科、千蕨菜科,占总科数的16%,这11科所含的种共82种,占总数的36%,常见的如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H. Wendl.)、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Jacq.) R. Br.)、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 Schott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 Ker-Gawl.))等。少种科和单种科共有55科85种,所占的比例较高,占总种数的77%,如马钱科、忍冬科、罗汉松科等,常见的如非洲茉莉、忍冬、罗汉松等。

3.2 基于民族植物学的角度对机构内药用观赏植物分析

通过养老机构药用观赏植物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珍惜度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计算,选取40种得分较高的植物(≧2.17),分别对其个体水平和种群水平进行景观价值评价研究(表4)。结果显示:除了景观价值以外的其他价值,得分最高的是龙眼,其次为兰花、栀子、苏铁、百香果、臭鸡矢藤、桂花等;同一种植物的景观价值在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上有不同的体现,在个体水平景观价值得分最高的是栀子,其次是山茶、茉莉花、桂花、兰花、木棉等,其中羊蹄甲和紫薇同属于第12名,苏铁和辣椒共同排名为27,榉树和芋头同为29名,榕树和仙人掌都属于33名。在种群景观价值上排名第一的是兰花,其次是木棉、紫薇、黄槐、野牡丹等,其中山茶花和火棘同属第6名。

通过分析发现,景观价值得分较高的多为开花植物,这说明人们更偏爱开花植物,花朵不仅颜色艳丽,对视觉产生较强的冲击力,部分花朵还会散发香味,刺激人们的嗅觉,所以适当在养老机构中种植无过敏史的开花植物,可以有效提高养老机构居住满意度。通过个体景观价值与群体景观价值对比发现,群体景观价值较个体景观价值排名提高的植物有龙眼、兰花、苏铁、野牡丹、马尾松、芋头、龟背竹、番木瓜、黄槐、榕树、木棉、天竺桂、蒲葵、火棘、紫薇、垂叶榕、榉树、南瓜、羊蹄甲等19种植物,这些植物群体种植景观效果会比单个种植的景观效果好;群体景观价值和个体景观价值排名相同的植物有臭鸡矢藤、扶桑、龙船花、香樟这四种植物;其他17种植物的群体景观价值排名对比个体景观价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这些植物单种景观效果较好。

通过表4发现,在个体水平上综合价值靠前的有栀子、兰花、山茶花、桂花、茉莉花等,在群体水平上综合价值靠前的有兰花、栀子、野牡丹、山茶花、木棉等。个体水平排在前面10种植物中,排名第4的桂花和第7的石榴,群体综合價值排名分别降到12和21。通过表4和表5对比发现,部分植物虽然景观价值较低,但是因其他价值(如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等)较高,所以综合价值排名相应提高,如个体景观价值水平上排名31的龙眼,在综合价值上分别排名第16和第7。因此,在养老机构的景观建设时候应该充分认识到植物的综合价值,发挥植物最大的利用效果。

4 讨论

福州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中草药的利用率也较高,如果选择具有一定观赏作用的药用植物在养老机构中进行种植,开辟园圃供老人采摘、利用,不仅为养老机构创造了优良的小气候环境,还增加了老年人的生活情趣,舒缓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压力。福州许多常见植物(如兰花、桂花等)在我国其他省份都有分布,甚至属于优势种。这次调查也发现一些植物有微毒,如变叶珊瑚、霸王鞭等。在养老机构的植物利用方面,应该首要注意植物安全性,少用或不用带刺、微毒的植物,防止老人误食、误碰。

民族植物学方法多用于调查植物的传统用途(如药用、食用等)⑦,很少涉及景观植物。本研究利用综合价值评价和民族植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州养老机构内常见药用观赏植物的两个方向进行评价研究(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可以很好的在个体和种群水平上衡量药用植物的景观价值,为养老机构药用植物的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并通过多人访谈,有效的消除了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民族植物学方法在养老机构内植物的利用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①2013-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客户名称:网安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投顾问版权所有 .cn

②刘立民,刘明.绿量---城市绿化评估新概念[J].中国园林.2000,(05):32-34.

③戴锋,林琼,倪淑红,等. 福州大学城校园绿化植物调查与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02):120-123.

④杭夏子,袁喆,翁殊斐. 广州市公园园林灌木资源及其景观特色调查与分析[J]. 中国园林,2014,30(04):104-107.

⑤车生泉,可燕. 上海地区水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其利用初探[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7,(04):293-300.

⑥林杉,徐华林,申傲,淮虎银,张顺仓. 民族植物学方法在扬州乡土挺水观赏植物筛选中的应用[J]. 生态科学,2017,36(04):114-119.

⑦QUINLAN MB. Ethnomedicine and ethnobotany of fright,a caribbean culture-bound psychiatric syndrome[J].Journal of Ethnobiolgy and Ethnomedicine,2010,6(9):1-9

第一作者简介:邵仁杰(1990-),女,汉,河南南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花卉与景观园艺。

通讯作者简介:吴少华(1959-),男,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观赏园艺及景观规划。

推荐访问:福州市 养老 景观 药用植物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