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韶关市初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12-05 10:0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新世纪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重视和改革科学教育特别是基础科学教育成为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实践证明,教师对科学知识内容的教学是相对容易的,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是相对困难的。针对这个问题,通过调查初中生物科学史的教学现状,研究分析目前影响生物科学史教学的主要问题,提出生物科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为韶关地区初中生物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对策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新型人才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心,这对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生物学课程既要让学生理解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生物科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过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生物科学史教育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科学史融入初中生物教学的教育价值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而思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很有意义的。

生物科学史从历史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它记载着生物科学领域各种知识的发生、发展和演替,集中体现了科学探索的具体历程,融合了科学家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科学方法及科学家的人格魅力,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将科学史引入课堂,让学生置身情境中学习,能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它还有助于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深刻体会科学的本质;此外,生物科学史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批判思维,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物科学史,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

二、韶关市初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现状调查

为了解当前韶关市初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本人特在韶关市初中学校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以韶关各县(市、区)初中生物教师为对象,以网络调查的形式展开,共收到有效问卷59份,具体情况如下:

1.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基本情况

参加问卷调查的59名初中生物教师,有58%来自县属中学,教龄在16年及以上的教师达到75%,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了88%,中学一级教师占了64%、高级教师占了22%。具体情况如下表:

从数据可以看出,参加问卷调查的大多数都是经验丰富、学历较高的基层一线教师。

2.韶关市初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对科学史都有所了解但是并不十分熟悉(占73%)。而老师们所了解的科学史基本局限于教材,教材之外科学史不熟悉的人数占了44%。(如图一)。

调查中100%的教师都认为运用科学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学习成绩有帮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教辅资源缺乏(占81%)、课时不足(占76%)、升学压力(占32%)等原因,在课堂中系统运用科学史开展教学的教师少之又少(见图二)。

至于在融入科学史教育的内容方面,51%的教师侧重于生物学科与生产生活相联系方面的学习,对于科学史其他相关的内容则运用得比较少。

三、韶关市初中生物科学史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基本都知道生物科学史对生物学教学和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帮助,但是大都存在着想用而不会用或者没时间用等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1.教师缺乏对生物科学史教育价值的认知。根据实际调查,教师们对科学史的教研价值都比较认可,但却没有给以相应的重视。参与调查有85%的教师认为科学史教育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偏于低层次和表面层次,对其深层次的价值认识不够。科学知识的发展是具有历史性、探索性和渐进性的,但是在教学实际中,生物科学史教育多数侧重于知识目标,课堂上开展的多是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在培养科学方法和获得情感方面体验较为忽视,导致学生并未能真正深入体会到科学史在培养科学精神等方面的作用。

2.教师生物科学史方面的专业知识有待加强,教育观念有待更新。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职前接受的都是相对传统的科学教育,自身對生物科学史并没有充分系统的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比较薄弱。参加工作后,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培训非常少,而老师们平时工作大多繁忙,基本没有时间通过网络、书刊等其他途径拓展科学史的相关素材,导致调查中85%的教师都是通过教材来获取科学史的资料。此外,新课标的理念虽然教师们已经捻熟于心,但是对新课标里面的相对较新的理念——生物科学史教学,大部分教师还是倾向于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为为根本目的,习惯于将有关科学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我们这次调查中发现,在韶关地区初中公办的生物教师队伍中15年教龄以上的老教师占了一半以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调查中有38%的教师认为升学压力大,科学史对学生的成绩没有太大帮助因而不使用,有15%的教师认为新的教学模式太麻烦,不如传统教学简单易行,这些都不利于教师队伍观念的更新。

3.科学史教学形式较单一,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薄弱。调查发现,受时间的限制,不少教师仅仅把科学史作为课堂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语带过,真正利用科学史进行科学探究、培养科学思维以及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非常少。在另一方面,学生对生物科学史中所涉及的科学发展历程、探究的方法以及科学家的趣闻轶事虽然都有着极大的兴趣,但是他们同时也认为学习这些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帮助不大,在课堂教学中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这种被动的心理也对学生学习科学史十分不利。

4.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教育体制亟待改革。由于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教与学的过程多数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目的。而不管教师还是学生,有相当大的部分都觉得科学史教学对提高学习成绩帮助不大,因而运用和学习科学史的热情并不高。另外,由于初中生物课程设置的原因,调查中有76%的教师觉得课时不足,从而更多的是选择满堂灌的讲授法,习惯直接给出科学结论,没有过多的时间注重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如何增强对科学本质的了解,如何促进学生责任意识和情感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较少考虑。

四、科学史教育融入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初中生物学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要达到这一目标,运用好科学史是其中一条有效的途径。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将科学史融入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

1.深刻领略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史是科学和人文的融合体,不仅展现了生物科学结论,也呈现着得出科学发展过程中严谨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思维火花。要确保生物科学史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首先就要从不同层次全面深入地了解科学史的教育价值,不能仅仅停留在促进学生理解生物知识的层面,更要挖掘其深层次的教育价值。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基本理念,教师应该从强调知识的传播向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转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史观,使其真正承担起培养学生全面科学素养的任务,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2.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全面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生物科学素养直接决定了科学史教学的质量。因此,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首先可尝试对高校师范生课程进行改革,适当增加科学史通识教育,为教师将来的科学史教学工作奠定深厚的知识基础。其次,加强教师科学史知识方面的培训, 利用各种媒体搭建同行间交流信息的平台,拓宽其获取知识的途径。另外,应提升管理者教学理念。在调查中有27%的教师提到了因为没有接受新理念新方法的大环境,所以对科学史教学并不了解。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应积极送老师参加有关的培训、多组织同行间的交流学习、同时扩充学校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多途径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学习科学史。教师本身具备了丰富的科学史知识,就很容易带领学生融入科学史的世界。

3.开展多种形式的生物科学史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基于生物科学史的内涵和它蕴含的丰富的教育价值,在融入课堂教学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选取适当的教学形式,尽可能发挥科学史的教育价值。一是可以利用科学史导入新课,以科学史中生动有趣的科学事迹、鼓舞人心的科学进展等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能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二是可以利用实验探究引入科学史的教学,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尝试设计实验、思考发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验证科学家们的实验,体验科学发展的历程,可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三是应积极开发科学史教学课外实施途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为满足学生对科学史知识的需求,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实施方式,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开设兴趣小组、在校园设置科学史宣传栏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意识。

4.依托教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和补充。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选取符合他们认知水平、能培养他们科学思维能力、有较高教育价值的内容开展教学,数量要得当,难度要适宜。同时,根据教学目标,若教材描述不完整的,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补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科学史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公民素质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在中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其科学素养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义务教育生物學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生物科学史的学习是新课标基本理念实现的有效载体,它能够将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的目标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还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恩山.在教学中实现主动探究学习与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思路和要点[J].生物学通报,2012(47).

[2]袁维新.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原则、方式和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3]李高峰.初中生物学课标(2011 年版)的变化、特点及商榷[J].中学生物教学,2013(4).

[4]欧阳蓉.基于HPS的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18(6).

[5]陈慧敏.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优化的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2013(4).

推荐访问:韶关市 对策 生物科学 初中 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