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析非逻辑思维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时间:2022-12-05 10:00:07 来源:网友投稿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总得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逻辑思维,另一种是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在科学研究中是一种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它是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对于客观的认识对象进行间接的、概括的放映过程。很久以来,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而当逻辑思维无法解决最后通过非逻辑思维恍然大悟时,人们则往往把这种非逻辑思维称为可遇不可求的“神赐力量”。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形象思维、直觉等非逻辑思维方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键时刻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实,早在爱因施坦时期,就已经认识到了非逻辑思维的作用,而且他还认为非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超过了逻辑思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也认为人的思维包括有意识的思维和无意识的思维。由此可见,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应该既发挥了逻辑思维的功能又发挥了非逻辑思维的功能,两者共同参与整个过程,因具体科学研究的情况有所不同,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非逻辑思维是整个人类思维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时在关键时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非逻辑思维的涵义

对于非逻辑思维的说法颇多,有神赐之灵感说也有神秘的第六感说,甚至还有人直接把它当成猜想、顿悟等等。总得归结起来,人们所认为的非逻辑思维往往有几个特点;其一,毫无逻辑规律可循,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限制;其二,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思维无法解释和说明;其三,对于客观对象提供的所有信息进行直接判断。很明显,相对于逻辑思维来说,非逻辑思维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特性更让人捉摸不透、不知其所以然,以至于至今人们都还没有完全真正地认识非逻辑思维,对它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和混乱。

一般来说,非逻辑思维是一种发散性、扩展性的思维方式,这种非线性思维一般是建立在客观对象提供了一定信息的基础上的,然后再从整体上对这些看似“杂乱无章、毫无规律”的信息进行直接判断。因此,它不受常规的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跨越大、转向灵活、机动性强,因而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除了直觉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比科学知识更为真实,了解原始的前提将是直觉……证明不可能是证明的创造性根源,因而也不可能是科学知识的科学知识……,直觉就是科学知识的创造性根源。”诸多的科学创作实例也证明,人类的非逻辑思维不是空穴来风、异想天开,更不是“神赐”或“天赋”,而是在长期科学探索中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储备了丰富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艰辛的思索而形成的。比如牛顿当年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没有他前期的科学积累,再多苹果落地他都不可能会发现自然界这一规律。非逻辑思维的逻辑形式与常规逻辑思维形式有所不同,因此从规律上而言,它并非无规律可言。恩格斯指出:“头脑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即自然界和历史的各种运动形式的再现。”这种再现反映在非线性科学理论中就是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表现为人的思维方式就是非逻辑思维。后人根据德国近代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原则创造出的充足理由律认为,逻辑思维方式是所有的思维活动都建立在理由充足的基础之上。而非逻辑思维则是在理由不充分或者无法有足够的证据说服人的基础之上的。“充足理由原则,凭着这个原则,我们认为任何一件事如果是真实的,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实的,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的充足理由,虽然这些理由常常总是不能为我们所知道的。”据此,我们可以说如果我们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证据充分、理由充足的基础上的,我们就把它称为逻辑思维。反之,如果我们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证据不足、理由不充分的基础上,而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那我们不能称之为逻辑思维,只能称之为非逻辑思维。

二、非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

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其创作过程都离不开非逻辑思维。一般来说,非逻辑思维应当包括逻辑思维形式以外的所有思维形式,但现在一般主要是指两种形式,即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一)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顾名思义主要用形象来进行的思维,在科学发现和创造中一种常见的非逻辑思维形式。是以“形象为主要思维手段的思维活动。”在自然科学史上有很多经典的实例,如借助电子环绕原子核旋转的模型的想象,建立了原子结构理论,而这种理论的建立主要靠的即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形成不同于逻辑思维,一般是指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外界的色彩、形状、线条等形象的信息被输入到大脑中,大脑接着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主要是通过联想、想象、象征和典型化等方法,进而思索出外界现象之间的联系,并以这种联系更深一步挖掘相关问题的本质规律。形象思维所包含的直观性和真实性往往能先于理性思维使得人类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因而其具有具体性、细节性、直观可感性和思想性。形象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想象、联想和直觉。

想象亦可以说是以一种对经历过或目睹过且储存于记忆中的看似毫无联系的各个表象进行整体上创造性整合的一种形象思维,是对表象的夸张拓宽和升华,是对表象理想化的改造,因而它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新颖性和独创性是想象的最大特点。想象常常成为创造性思维的前奏,创造性想象是在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富有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把毫无规律可循的各个表象综合归纳起来,并且在综合归纳的过程中对这些表象创造性地建立一种全新的必然联系。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想象始终创造力,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原理。” “联想是思维者集中思考所研究的对象,与偶然性遇到的事物联系起来形成瞬间的心理活动,也可以看作是想像的一种,是事物相互联系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很多发明和创造是靠联想获得的。”直觉是由某种直观而诱发出来的一种直接领悟,它并不经历一般的认识程序,在心理学上称为直接领悟的思维。它往往靠思维中断时的突然领悟和整体把握,而不是靠思维空间、时间的连续。爱因斯坦曾经指出,科学研究中“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

(二)灵感思维

灵感是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尤其在科学创造中。人们在长期思索某个问题却得不到解决,而在注意转移的情况下或者某种特殊事物的启发下,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你毫无准备的状态下出乎意料地出现在人们的头脑中,让人欣喜若狂,犹如“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灵感。灵感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使科学家在创作过程中达到一种高潮阶段。在这种灵感状态下,科学家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使得难题得到实质性的突破,茅塞顿开。灵感和有意识的常规思维活动不同,它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入人的大脑的,因此会让人感觉十分玄妙。正如钱学森所说:“灵感是潜意识的活动。”灵感产生之前和产生的过程创作者是没有任何预感和意识的,因为灵感产生的那一刻创作者的注意力已经发生了转移,并没有完全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当灵感来了之后才让创作者有种恍然大悟、“神赐”予我的欣喜感。灵感的出现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是一种偶然,实际上是创造者调动了自己的全部智慧,使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状态,甚至有时到了如痴如醉、癫疯状态的结果。因此,它是“水到渠成”的必然性的曲折反映。所以灵感思维并不是凭空而降,是创作者看似注意力已经转移而实际上在潜意识里并没有中断对这个问题注意力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索,在这种长时间潜意识高度思索的前提下而突然灵光闪现的一种心智状态,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思维活动,其具有突发性、偶然性、新奇性等特征。

灵感之所以给人们带上了神秘的色彩,甚至认为茅塞顿开是“神”的启示,也正是由于灵感的以上这些特征。其实,灵感产生的前提条件首先有前期充分的信息资料储备,其次有不间断地长期艰苦的智力思索,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便会对储备的信息资料创造性地构建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灵感常常“幽灵般”地在创造者面前快速“亮相”,使其成为一位“不速之客”。许多科学家常常自觉地去诱发灵感、或者为灵感的出现创造条件,是因为很多创作家懂得灵感的这种本质和规律。

三、非逻辑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在整个科学研究中,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非逻辑思维相对于常规的逻辑思维来说是比较活跃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最大的特点是不受常规思维的束缚,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是创造性思维的精华所在。 因此,非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关键性的作用。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非逻辑思维可以创造性地产生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概念

科学研究对创作者的核心要求就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思想、提出新概念、创立新理论,即要求创作者有创新与创造,而这一切如果让创作者仅靠其常规的逻辑思维去思索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常规的逻辑思维做不到“从无到有”的思想飞跃以及在思想飞跃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论飞跃,新概念、新思想跟以往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途径往往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因此它们的形成更多的依赖于人们的非逻辑思维而不是常规的逻辑思维。

(二)非逻辑思维有助于融合科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

非逻辑思维因为他的放射性、非线性的特征,在科学研究中思索的范围不仅广而且远,经常把看似毫无关联的一个问题创造性地与正在思索的问题建立某种因果关系,当然这种关系的建立并不是每次都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不试着去构建这种关系,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就难以实现。非逻辑思维可以迅速地调动起创作者所有的心智、以往储备的信息以及平时积累的经验,并把它们糅合在一起,通融在一起,使其彼此呼应,以此创造性地来寻找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它对科学发现的威力所在。这种威力可以让在层层迷雾中迷路的科学研究人员瞬间找到出路,让他们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欣喜若狂,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亮照亮了科学研究人员前进的道路。

(三)非逻辑思维有利于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科学研究的创新与创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其二,对新的研究领域的拓展。非逻辑思维通过对认识对象急速投射,并产生某种意想不到的直觉,无需进行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概括的逻辑过程。因此,它较容易挣脱固定思维模式的束缚,冲破原来的研究领域,把触角伸向更远更广的范围,进而大胆拓展、探索新的研究领域,以促使人们的科学研究从有限的认识扩展到无限的认识,从对现状的认识扩展为对未来的认识。

(四)非逻辑思维有利于选题

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宽泛,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在众多问题里,科学研究人员要依据一定的筛选功快速地确定哪些问题有研究价值,哪些问题没有研究价值,以及研究价值的大小。如果科学研究人员没有进行筛选,而是普遍的撒网式研究,不可避免的会在一些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上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或者在研究价值比较小的问题上小题大做,最后会徒劳无功或者事倍功半。而如何有效的筛选信息,甄别问题的价值性,一般既没有现实途径引导,又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而非逻辑思维此时便可发挥其特有的快速筛选功能。科学研究之所以能更有效地开展,研究的价值能更充分的体现,主要是由于非逻辑思维的这种筛选功能。

综上所述,非逻辑思维不仅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而且在创作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非逻辑思维对于科学研究的探索和发现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推动着科学研究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推荐访问:浅析 逻辑思维 科学研究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