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比较视域中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论纲(一)

时间:2022-12-05 10:10: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始自前苏联且持续至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只关注研究方法,不顾涉研究范式。此种传统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实践不一致。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确实存在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但更有内容丰富得多的研究范式。正是此种研究范式使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成为自身。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由如下内容构成:1. 设定劳动人性论的逻辑前提;2. 主、客体二者之间关系的哲学分析框架;3. 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贯通;4. 让当事人出场说话;5. 解剖典型。作为基础性根本性方法的解剖典型由三个具体性方法支撑:理解、“充分地占有材料”和逻辑与历史的有机统一。在比较的意义上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形成显明对照,前者更科学合理和更具有人情味,探究符合社会历史和当下经验事实的规律时效率更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是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双峰并峙因而独树一帜的研究传统。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劳动人性论;哲学分析框架;多学科知识;当事人;解剖典型

中图分类号:F0-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4-0001-08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只谈马克思的研究方法,不顾涉他的研究范式。这种做法启始于前苏联的《资本论》研究权威卢森贝。他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资本论〉注释》一书中大谈马克思的方法,如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抽象和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①,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内容则只字未提。20世纪50年代郭大力先生在中央党校讲授《资本论》,根据讲授记录整理出版的《关于马克思的〈资本论〉》一书承续了卢森贝的做法,认为《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②这种做法形成了传统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具体表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的教科书,还是只谈研究方法,不顾涉研究范式。

仅仅关注研究方法,忽视与研究过程和结果密切相关的研究范式,能准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吗?对问题作出肯定性回答未免牵强。例如,仅关注研究方法的结果是梳理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的思想线索,但劳动价值论中的其他内容,如哲学性质的劳动人性论、劳动者主权论和劳动人道主义则是被虚无化了。③没有劳动人性论,劳动价值论就没有逻辑前提。没有逻辑前提的劳动价值论是基于生活感悟而来的想法,难说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理论。没有劳动者主权论和劳动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非正义性质及这种性质的历史趋势就无法揭示出来。正是由于看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哲学的内在关联,我国经济学界的老前辈陈岱孙先生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他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他的政治经济学建立在他的哲学的原理上面,而他的哲学,在他的政治经济学中,又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成。他对于每一个经济问题是既当作政治经济学中某一特殊问题,又当作整个哲学问题来解决的。”④

现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原生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残缺不全结果的出现不是研究者有意为之,而是仅仅关注研究方法的结果。为了准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实有必要改变研究观念,从研究范式层面而非仅仅关注研究方法的研究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范式(Paradigms)提法的始作俑者是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他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率先用范式概念撮取科学革命的规律性因素,以便发现科学革命的真谛所在。此语一出,随即引发争论,逼使他不得不撰写专文《再论范式》,用以回答诘难和质询,澄清范式概念的具体含义。在他看来,范式概念中包含学术共同体、共同体的规律、共同体的一致意见和专业研究范例等诸多内容。⑤通俗地说,库恩的范式概念是科学研究中样子(范例)、做法(规则、方法)和框架(模型)的含义。在马克思那里,没有研究范式的明确提法,但这不是否认他研究政治经济学时运用范式性思想的正当理由。借用库恩的研究范式思想检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会发现,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实践中具有远比库恩的界定更丰富的范式思想,其中包括:设定劳动人性论的逻辑前提、主客体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哲学分析框架、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贯通、让当事人出场说话和解剖典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使得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具有自己的本质规定性,形成了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双峰并峙因而是独特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传统。

二、设定劳动人性论的逻辑前提

自从亚当·斯密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奠基到现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历史中,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逻辑前提始终未变,即哲学味十足的人性自私论。仅凭这一点,西方主流经济学就应当永远感谢亚当·斯密,该逻辑前提首先由他设定。“别的动物,一达到壮年期,几乎全都能独立,自然状态下,不需要其他动物的协助。但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作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作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忙,大部分是依照这个方法取得的。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私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⑥亚当·斯密于凡俗中发现神奇之处,将神奇之处提炼为人性自私论的哲学命题,把它安置到逻辑前提的位置上,使得西方主流经济学不用费神搜寻和论证,便可在人性自私论的逻辑前提下推演出花样翻新的经济学理论。后来,这一逻辑前提在提法上几经变迁,由人性自私论变为经济人,由经济人变为理性经济人,由理性经济人变为有限理性经济人,但实质没有丝毫改变。

推荐访问:马克思 视域 范式 政治经济学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