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论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时间:2022-12-06 10:10: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球环境的污染已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因此,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已是当务之急。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在平时的授课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生态意识,使他们深切认识到生物学习与环境的统一关系,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关键词:生态环境 生态平衡 温室效应 臭氧层 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11)11-0155-01

地球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存亡。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球环境的污染已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因此,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已是当务之急。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在平时的授课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生态意识,使他们深切认识到生物学习与环境的统一关系,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1通过多媒体TPR教学,利用教材中相关的生态学例子,激发学生兴趣

1.1环境因素影响着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殖发育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物都面临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环境对生物形态结构的影响。如:枯叶蝶、竹节虫的拟态和变色龙的保护色是为了有利躲避敌害和获得食物。鸟类的流线体形、体表覆盖羽毛、骨骼轻且胸骨发达,是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

环境对生物生活习性的影响。鸟类迁徙习性是受气侯变化而进行迁徙的典例。植物的根向地性和趋水肥生长、垂直分布,藻类、苔藓类植物必须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等,都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对生物生殖,发育的影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是不能脱离环境生存和发展,环境刺激了生物的多方位发展,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动力,环境改造了生物。

1.2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体现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能改变环境的一面

比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使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能保持相对的稳定,对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通过视频教学实例,都感受到了保护森林、绿化环境的神圣使命。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做社会调查,发现生活中破坏生态平衡的典型事例,再在课堂上集体讨论,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2.1空中杀手——酸雨

主要是含硫量高的煤燃烧、汽车尾气等所致。酸雨使江、河、湖泊水质酸化,造成鱼虾死亡和灭绝。酸雨还能造成建筑物腐蚀,土壤酸化,森林大片枯死,农作物绝收。

2.2臭氧层的破坏

由于工业污染,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大量紫外线辐射到地面,从而危害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明显增多。

2.3温室效应

加速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导致某些地区气候异常,造成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如海洋污染、水资源告急等。

总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授课中,我们应向学生阐明,无论是哪一种生物的灭绝,都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都必将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招致大祸,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王焕校.污染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段昌群.环境生物学[M].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孙长艳,现年51岁,参加教育工作33年。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意识 生态 初中生物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