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例谈生物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12-07 17:2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挖掘生物教材中适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质。

关键词:生物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暴露出诸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生物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点,结合中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一、珍爱生命的教育

讲授《人类的生殖和发育》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由父亲提供的数以万计的精子去争夺母亲提供的一个卵细胞,只有最勇猛的一个才能与卵子结合,生命这时才开始孕育,每个生命都是最优秀的组合。在《认识DNA的结构》时,让学生了解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特异的组成,从而自豪地意识到自己是世界上的唯一。在讲授教材中有关生物生长、发育的知识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生物顽强的生命力、生命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热爱祖国的教育

讲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时,用变形虫做实验的过程中,当把完整变形虫放在培养液中,变形虫能完好地生存,当把细胞核从细胞质中取出分别培养时,细胞质和细胞核都会萎缩死亡,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内涵,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集体的重要,在集体中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善于团结合作,逐步培养出爱家庭、爱集体、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三、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授《合理的膳食》时,使学生理解:合理的营养对人体的健康很重要,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食物多样、荤素搭配、饥饱得当、粗细结合、三餐合理。在讲到《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时,根据学生喜欢吃零食的特点,特别是一些香味大的“三无”小食品,分析其中的成分,让学生了解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体的神经调节》讲述了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质高级中枢参与下完成的,提高了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学生只要严格遵守作息制度,把学习、工作、体育运动、休息和睡眠等的时间作合理的安排,实行一段时间以后,就容易形成以时间为信号的条件反射,对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神经系统的保护以及整个身心的健康都很有益处。

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教育“四大支柱”里就有“学会共同生活”。具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人合作,是新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生物课具有大量的探究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一章之后,开展了“家乡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活动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反复的交流,学生对活动的过程不断地修改,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分工协作,都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得到了不断内化,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遗传的基本规律》一节的教学中,指出孟德尔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做过无数次实验,才得出“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这个结论,通过这些素材让学生领悟献身科学应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相信科学,勇于创新。

四、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生物与环境》一节的教学,使学生真正领会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是一个统一的矛盾体。结合“矛盾的对立统一”的理论,“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渗透青春期性教育

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发生急剧的变化,其变化之快、幅度之大,往往是人们难以预测的,有些学者把这个时期称为“暴风骤雨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有许多问题希望得到解答、指导和帮助。在生物教学中,要结合生物科学的特点,从生物科学的角度,使学生接受并理解“性”是生物(不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它是从无性个体发展到有性个体,从无性生殖发展到有性生殖,绝大多数的生物的性生理的原理是类似的。而人类作为生物的一种,性生理并无多少特殊性,并无任何神秘可言。从而打破“性神秘”的观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性生理的各种现象、各种变化,形成积极的、健康的性心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自尊、自重、自爱。

只要教师有心挖掘,每一节课都可以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结合学科特点,找准“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心理健康教育 生物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