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珞珈山百年名校
百年武大,出身名门,举手投足间尽显华贵之气,承天地之精华,享文化之渲染。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生住宿区桂园、枫园、樱园、梅园因其风景而命名。校园里最有名的要数樱花,三月的武大沉浸在一片粉色的海洋中。别具一番风味。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与法国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武汉的文科专业非常有名,其理工科专业实力也很强。
在理工学院中,武大实力最强的学院是水利水电学院。该学院的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和水利水电专业都是名牌专业。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在2003、200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里名列全国第一。毕业生可在各级水利、水电、水务及水环境、水保、土木等相关部门工作。水利水电专业主要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及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方法。因靠近三峡工程的优势,每年都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武大的热门专业。该专业是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应用数学、测绘遥感科学、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要说到就业嘛。这个专业工作范围太广了,主要看你在校时专攻哪方面,主要有测绘、地理制图、计算机设计这几个大方向。如果想进人事业单位,在政府工作,比如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建设局、公安局等单位都需要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但要先考公务员,其次就是制图公司需要大量人才。
生物技术专业也不错。该专业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专业点。毕业生中50%的学生将由教育部单列指标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其他毕业生可在医药、农药、生物制品等领域的企业及经营管理部门从事研究开发、产业化、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工作。
华中科技大学——中原科技雄鹰
毕业的曲目年年上演,苍白而单调得让人记不住最后的背影。然而华科大2010届的毕业生无疑是幸福的。一家之主“根叔”那朴实而真诚的临别赠言,多多少少温暖了他们年轻的心。如果说理工科院校是严肃的。那浸润在人文关怀下的华科大,创造的科技也是温情脉脉的。
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华中工学院,之后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华中理工大学合并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并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享有“小清华”的美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华科大的王牌专业。该专业隶属于华科大7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之一的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被称为重点高校的机械五虎之一,颇具实力。该学院全职院士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座教授2人。2座国家重点实验室,4座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部级科研基地。因拥有中国机械工程设计领域最大的CAD中心(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最先进的CIMS中心(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而在全国机械制造行业声名显赫。现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曾任该院院长。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也是华科大的强势院系。下设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力工程系、高电压工程系。学院拥有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脉冲强磁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医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电磁测量实验室、应用电子技术实验室、大学生电工电子科技创新基地等多个教学科研基地。毕业生不仅可到电力工业和电气产业等行业就业,还可选择到信息、电子、机械、运输、商检、外贸等行业及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工作。
华科大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力超群,同时也是摄受欢迎的热门专业之一。在招生录取成绩、应届本科生、研究生推荐及考研比例以及毕业生就业率等方面连续6年居华科大前列。该专业侧重学习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及通信学科的基本理论。高年级学生可按志愿选修光电信息工程和光纤通信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的相关课程。该专业立足培养具有光电子学、光信息学、电子学与通信、计算机等广泛基础并掌握各专业方向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以严谨的学风闻名,而在风光秀丽的喻家山麓醉晚亭边挥毫泼墨、指点江山同样让人艳羡不已。华科大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幽雅。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称号的高校。
地大的地球科学学院、工程学院和资源学院的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尤其是地球科学学院总体实力最强。该学院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等专业全国排名均数一数二。著名学者冯景兰、王炳章、袁见齐、张炳熹、涂光炽等是该学科各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们不仅做出了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还带出一个健全的师资队伍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学科人才(其中有院士8人)。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地大实力较强的专业。该专业隶属于工程学院,前身为探矿工程(钻探)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科技和工程研究、设计、施工、培训和咨询等方面服务以及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水工设施建设、航道治理、桩基工程、地基处理与托换、地质灾害治理等工作。
资源学院实力也不俗。其前身是原北京地质学院的矿产地质与勘探系,成立于1952年建校之初,是地大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1998年与原石油地质系合并成立资源学院。50多年来,资源学院共为国家培养了1万多名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他们中有的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如欧阳自远院士、傅家谟院士、殷鸿福院士等。该学科就业前景良好,相关专业更是保持着100%的高就业率。
此外。中国地质大学的登山队也非常有名。有人称,登山对于中国地质大学而言,就像文科如北大,理工如清华。早在1958年地大就组建了中国第一支业余登山队。中国登山协会和地大还联合设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坤登山奖学金,这是中国内地高校首次设立“登山奖学金”。
武汉工程大学——南湖畔练奇兵
武汉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化工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湖北省重点大学。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198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2006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武工大最负盛名的专业,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社会需求量大。仅以湖北省化工、医药行业为例,在产值1亿元以上的80家大中型化工、医药单位中,近70%的企业主要领导人是该校的毕业生。在2009的《中国校友网杰出企业家校友榜》上,该校在全国高校排名第90位,湖北地区高校排名第7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武工大比较强的专业。本专业为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所属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主要培养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与新技术、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开发综合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择业范围广泛,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合资企业等单位从事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研究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加工工艺和塑料模具设计、开发、生产、管理、质检及市场营销等工作。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也是武工大不错的专业,简称过控专业,以前称为化工过程与机械专业。曾经有人这么解释过过控专业:学过控的比学化工的多懂些机械,比学机械的多懂些控制,比学控制的多懂些工艺。这是一个比较生动的说法。过控学子具有综合型人才的特点,可以涉及与这四个工程相关的工作。真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