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政策背景下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探讨

时间:2022-12-10 09:20:09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vY]:?im5iF6MiM9}<m]t;m^`M9׿;Mu~M99Mum=3ӝ]Ӟ5}^tӽӝʹ]Muw~N5ӭx^׍im^}}Myiv]设计服务领域、科技创新相关业务服务领域为重点(王新新,2012),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三)构建有利于产业融合的机制以促进各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趋势。从三次产业的服务投入率来看,第三产业的服务投入率最高,但第一、第二产业经由生产性服务投入而与第三产业的联系程度较低,三次产业之间互相促进、联动发展的效应并不显著。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融合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导致整个经济的运行难以获得协调发展的条件,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陈宪,2010)。由于服务业具有较强的自我强化效应,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有利于产业融合的机制和环境,促进产业融合。在产业融合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服务行业,缩短产业结构升级的周期,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持续繁荣。

(四)加快改革创新并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从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看,创新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源泉;由于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技术创新走在前面,在管理方法、经营方式、业务流程、外部协作等方面的创新也引领着世界潮流。因此应进行生产性服务业的全面创新。通过扩大利用外资的投资领域、推动走出去对外投资、大力推动发展服务外包等国际化发展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在服务种类、服务质量、服务创新、服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跟上世界的步伐(杨玉英,2010)。

参考文献

1.邓丽姝.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产业融合—基于北京市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3)

2.郭向阳.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12

3.王新新.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2(4)

4.陈宪.论产业跨界融合对服务经济的影响[J].科学发展,2010(7)

5.杨玉英.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推荐访问:山东省 新政策 对策 探讨 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