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发展绿色会计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12-10 09:2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企业具体会计核算环节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是国家进行绿色GDP核算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从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出发,提出了在我国发展绿色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污染;绿色会计;会计核算;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35 文献标识码:A

一、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

(一)绿色会计产生与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初,比蒙斯(F. A. Beams1971发表)和马林(J. T. Marlin1973发表)分别发表了题目为《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污染的会计问题》的两篇有关将会计核算与环境损耗相结合的文章,标志着注重环境保护及资源损耗成本的绿色会计的产生,实现了由传统财务会计向绿色会计的变革。1992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在巴西东南部里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后通过了包括《21 世纪议程》在内旨在保护世界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成本的4个纲领性文件,提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必要性及迫切性。20世纪90年代末,绿色环境会计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形成比较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并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中得到普遍推广;联合国在此基础上颁布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可以看成是绿色会计的核算细则,是绿色会计核算的报告指南,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完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及普及推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我国,1993年是我国会计核算体系重要的变革之年,在这1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按行业编制的《企业会计制度》,充分考虑了我国会计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接轨问题,也部分地考虑了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将自然资源与环境损耗计算在内的问题及考虑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问题,这是在我国考虑实行绿色会计的开始。为了推广绿色会计的核算工作,加强绿色会计核算工作的统一领导,2001年3月财政部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并在同年6月成立了以环境保护与降低资源消耗为目的的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全面展开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工作,标志着绿色会计在我国进入推广、发展、理论研究的新阶段。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还尚未建立起纳入环境和资源成本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绿色会计体系的建设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环境和资源成本的评价要求。

(二)绿色会计的内涵界定

传统财务会计的核算体系与内容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无论是会计核算主体,还是会计核算要素及假设,形成比较完善的核算程序及报告系统,定义明确,概念规范,方法统一。但绿色会计核算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会计核算体系与方法才经历不到5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各国会计学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探讨,但依然存在定义不明、概念不清、方法难以统一的问题,对于绿色会计的内涵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对于绿色会计的内涵一般都是描述性的定义:绿色会计是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会计核算中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损耗的内在联系,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保护资源环境的统一、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资源、社会环境资源耗费的补偿与修复的统一,并运用计量方法,采用价值计量、实物计量和文字表述相结合反映方式,对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提供会计核算报告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一般认为绿色会计是会计体系的一个创新,是一门综合了管理学、管理会计学、财务会计学、计量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一门交叉学科。

(三)绿色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创新

绿色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及自然资源过快消耗分不开的,在经济总量过快增长的今天,已经出现了经济增长较快、自然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与修复成本急剧膨胀的恶性循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打破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综合考虑资源环境要素,是会计核算体系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对现有会计体系的一个创新。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会计核算内容方面的创新。传统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及费用,而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应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及环境污染、资源损耗以及环境与资源补偿修复等内容,将增加会计核算的难度,同时也会影响会计核算的精度。二是在会计计量形式的创新。传统财务会计一般只使用货币一种计量形式,而绿色会计将采用货币、实物以及文字表述3种计量形式,将给会计汇总、国民经济核算带来诸多不便,如何实现计量形式的标准化,采用何种估价方法,将成为绿色会计能否得以拓展的关键因素。三是绿色会计较之传统财务会计,最突出的创新在于如何实现对环境及自然资源损耗的修复问题以及成本高低问题,其核算范围将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及地质资源学,对于会计核算范围将是一个巨大创新。

二、发展绿色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不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细胞,企业不但要重视企业经济效益,还必须考虑企业的社会效益,甚至要考虑企业的生态效益。但当企业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发展冲突时,企业自利行为将放在首位,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相矛盾,这时企业往往会忽视资源与环境,使绿色会计核算流于形式。

(二)绿色会计核算体系与方法可操作性及弹性过大,将严重影响会计核算的公允性。目前虽然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与方法方面颁布了一些实施细则,但由于核算范围及核算内容的不确定性,使绿色会计按目前核算体系与方法提供的会计核算报告可比性差,可靠性不强,可能成为会计信息失真一种来源及手段。

(三)绿色会计的财务制度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没有建立起来。目前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对于绿色会计都没有一套比较完备财务制度及会计制度,更缺少指导会计核算的实务细则,使绿色会计的实行出现法律真空,如果企业不实行绿色会计,也无法对其进行惩处。同时对于广泛推行绿色会计增加了难度。

三、推进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的对策

(一)企业要确立绿色会计的核算理念。绿色会计实施的关键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树立绿色会计的核算理念, 所谓“绿色会计核算理念”是指在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分配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尽可能较少资源损耗、减少废弃物排放,并将企业经济效益与资源损耗成本相结合的核算新理念。绿色会计核算的目标就是将企业经济效益与资金、土地、环境、生态、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成本与价值统一起来,实现人力资本与自然资本的平衡,并最终实现企业效益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完美结合,达到企业、国家、社会、生态的合作共赢。

(二)加快与完善绿色会计核算的法律法规制定工作。实行绿色会计, 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及法律法规,使绿色会计核算有法可依,同时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价值提出科学可靠的评估方法, 建立绿色会计核算账户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联动机制,用绿色增加值、绿色GDP等指标对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的报告进行修正,从而构建绿色会计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和财务监测预警方法体系。在绿色会计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面, 制定绿色会计核算准则及细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与拓展绿色会计的核算工作。

总之,目前在我国绿色会计核算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国家与企业还不够重视绿色会计的核算工作,理论研究滞后,规章法规核算制度不够完善,因此在我国展开绿色会计核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针对绿色会计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可行的对策建议,对于企业健康发展和国家绿色GDP核算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敏、朱志成.浅析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21).

[2] 王红芳.基于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会计[J].经济论坛,2009,(05).

[3] 贾秀丽.绿色会计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1).

推荐访问:国民经济 可持续发展 会计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