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陈冬亮称,过去只是一些大中专院校投入3D打印机技术的研究,现在已经有很多民间资本进入到这个领域。比如,北京上拓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批量化生产3D打印机,下一步上拓科技会把这一技术进行产业化。目前,民营企业、院校和风险投资人已经进入这个行业,并且不断地进行技术推广,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会一直支持他们,让企业进行产业化生产。
在陈冬亮看来,国内的3D打印机企业分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做国外产品的代理商,也是最初级的模式,随着全球几大3D打印机生产商代理门槛的提高,代理商的经营成本不断增加;第二个层次是做打印产品服务,而这部分服务主要是以工业为主,因为目前的民用市场还没有被完全激活;第三,应用别人的技术,企业自己生产设备,据金华市闪铸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陈铮铮介绍,目前3D打印机大多利用国际上开源的技术,生产商获得零部件,就可以进行设备组装;第四,在前三个层次的基础上,企业内部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现在的一些民营桌面式3D打印生产商已经走到了第三个层次,如果市场能够被激活,那必将刺激生产商进行科技创新,就像笔记本电脑一样,会有一小部分大企业获得市场的认可。陈铮铮说:“由于国内市场还不是很大,所以很多大企业还没有进入这个领域,全国每个月的装机量十几台到几百台不等,所以一些小的桌面式3D打印机企业才得以存活,这段时间也是它们迅速发展壮大的好时机。”
目前国际上的大企业也已经开始不断地并购,周美芳称,上拓科技本身也是Stratasys公司的中国代理,他们整个产业链也在不断地完善当中。2012年Stratasys通过并购的方式与Objet联合,因为Stratasys公司的FDM技术优势是材质能够达到客户的要求,使用与实际产品最接近的高强度材质打印,而Objet的喷墨式打印技术在加快打印速度的同时,还可以使打印品的表面更加光滑。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也一定会走向这条道路,将上下游的产业链整合到一起。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已经成立,近期也在召开密集的会议,希望能够出台一些行业规范,以此提高3D打印机的质量。但在陈冬亮看来,行业标准一般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于一个新兴行业,过早地出台行业标准,反而会制约这个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桌面式3D打印机市场上,国内的发展潜力巨大,如果将门槛设得太高,会让发展初期的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还是要遵循市场规律,让企业有更自由的发展空间,这样整个民营市场活跃起来了,更多的民间资本才能够进入这个领域。
尽管目前很多风险投资人看好这个行业,但面对投资时,他们还是比较谨慎,因为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投资需要看效益,但中国民用市场需要多久才能被激活,是他们担心的问题之一。另外一点,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明朗,因为目前还无法判断出消费者愿意购买服务,还是购买设备。
陈铮铮告诉记者说:“我们公司生产的桌面式3D打印机,主要是销往国外,同时也在淘宝网进行线上销售。由于国内对3D打印机的认知度不高,所以国内的购买人群主要是一些设计师和DIY发烧友。欧美市场的消费者对于它的认知度很高,我们的产品在同配置的情况下,要比国外品牌便宜一半。因此,我们产品的2/3销往海外。”
民用从体验开始
当国内企业正在为以何种商业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发愁时,国外已经将体验式的商业模式应用在市场中,有些创新者甚至开始采取全新商业模式争夺桌面3D打印机市场,比如2009年在美国成立的MakerBot公司,他通过出售1,000美元左右的低端3D打印机、运营3D模型分享网站、开设线下体验店等一系列措施,创建了一个完整的商业体系,并且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其在2012年发布的第四代3D打印机也在今年的3月份上市。有业内人士预测桌面式3D打印机将是继苹果手机之后,人们追逐的另一项科技产品。
从2012年初开始,国内的部分厂家也开始采用线上线下一体的销售模式。闪铸科技是国内第一家在淘宝网开设旗舰店的企业,他们的目标客户定位非常明确,即收入每月在6,000元左右的工程师或发烧友,并且在2012年4月率先降价,将其生产的部分桌面式3D打印机的价格降至3,999元,双喷头的3D打印机降到1万元以内,单月的最高销量超过了60台。尽管这不是很大的出货量,但这标志着桌面式3D打印机开始作为一种普通的科技产品走入中国公众视野。当然,随后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记者在一些网络社区与用户交流时发现,国内一些机器的稳定性和使用的方便程度都有所欠缺,甚至一些用户在使用两周后,就希望将自己的设备以半价售出。这样的结果让准备购买的消费者有所顾忌。陈铮铮称,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消费者对打印机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在使用前需要对设备的水平面进行校对,如果没有校对好,在机器打印过程中就会出现故障。
过去,如果消费者想感受3D打印的新体验,必须自己购买一台打印机,但是现在不用了,2013年1月15日3D打印体验馆在北京DRC基地开业,这是国内第一家3D打印体验馆,提供纯彩色3D打印照相服务,另外还包括3D设计、3D扫描、3D数据存数等全产业链的服务。而这家体验馆就是由北京上拓科技有限公司注资成立的。同时,体验馆的线上服务平台叁迪网也投入运营。
在体验馆中,工作人员手中拿着扫描仪,为一位记者进行了全身扫描,花了约15分钟的时间,整个人的三维图像就清晰出现在电脑里。据工作人员称,数据扫描之后,还可以进行修图处理,或者进行二次设计,如果需要打印,则要先把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连接到桌面式3D打印机上,就可以打印出个人头像。
国外一些网站专门销售组装桌面3D打印机的零部件,一些喜欢DIY的消费者可以在网站上自行购买所需要的产品,在家里进行组装,就像台式电脑一样,机器的配置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任意搭配。3D打印体验馆内也有未组装好的产品,供客户自行选择组装。周美芳称,“线下的体验馆主要是一种体验式的消费,和叁迪网形成一个很好的衔接,目前并没有考虑在线上进行零部件的销售,因为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很多客户并没有掌握打印机的组装和调试技术,至少现在还不是在国内出售零部件的时机。未来如果市场有需要,我们也会做结构性的调整。另外,北京的客户如果有时间可以到体验馆现场定制所需要的产品,外地的客户可在网上购买,我们会将产品打印出来后,邮寄到客户手中。未来两年,公司会在全国成立十家3D打印体验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定制服务。”
作为叁迪网负责人,张乐奎说:“为了服务客户,我们会将许多开源的三维数据搜集到一起,把它作为增值服务免费提供给网站会员,或者是购买我们机器的客户。唯有3D技术才能做到个性化定制,并且通过网络成为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希望叁迪网会员达到百万级,将叁迪网做成国内最大的、个性化的定制网站。”
有业内人士称,科技改变生活,桌面式3D打印机目前处在个性化定制和DIY玩偶阶段,这标志着其已经从工业走向人们的生活。而要想打印生活用品,仍面临诸多问题。首先,在价格方面,依然相对偏高,还不具有普及的条件;其次,产品的稳定性仍然有待提高,需要人们了解更多的工业产品制造知识,让大部分人可以进行简单维修;再次,打印时间很长,耗材价格昂贵,工业耗材几万元一公斤,即使是普通的ABS耗材也要几百元一公斤;最后,现在平板电脑或者PC机都可以免费安装与Auto CAD类似的三维数据处理软件,但使用起来并没有像Word这样方便,需要具备一些专业知识才能操作。
有专家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3D打印机会先以社区的形式存在,在那里将个人数据进行扫描、存储,需要时可以在社区打印店中进行专业化定制,比如说衣服、帽子等。从现阶段来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民用3D打印机已经从“工业神坛”上走了下来,一个低成本、规模化生产的3D时代即将到来。